獲取40%折扣優惠
🔥 本站AI選股策略科技巨擘, 至5月已上漲 +7.1%。把握股市正熱,加入行動。領取40%折扣優惠

「摘B」再添新軍,港股生物科技股板塊熱度重燃?

發布 2023-5-12 上午03:48
「摘B」再添新軍,港股生物科技股板塊熱度重燃?

又有兩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宣佈「摘B」。

2023年5月9日,3D MEDICINES-B(01244.HK)(簡稱「思路迪」)及諾誠健華-B(09969.HK)先後發佈公告稱,宣佈已獲得香港聯交所批準,公司股份簡稱即將删除「B」標記。其中,諾誠健華-B表示將自5月12日起,股份簡稱將不再標記「B」,而思路迪則表示,「摘B」生效日期將適時進一步公告。

隨著諾誠健華-B和思路迪-B成功「摘B」,意味著港股生物科技板塊中成功「摘B」的企業成功突破10家,非常具有里程碑意義,預示著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基本面正不斷發展積極的改變,對當前投資情緒低迷的生物科技賽道有一定提振信心的作用。

據悉,在諾誠健華-B和思路迪-B宣佈擇日「摘B」之前,共有9家生物科技公司成功「摘B」。以發佈「摘B」公告日計,這9家企業分别是2018年「摘B」的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和君實生物,2019年「摘B」的康希諾生物和復宏漢霖,2020年「摘B」的康方生物和再鼎醫藥,2021年的「摘B」的諾輝健康,以及2022年「摘B」的博安生物。

「摘B」對於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的意義非常重大,可以說是企業一次蛻變。

首先簡單講講為何有帶「B」與不帶「B」生物科技股之分。

2018年,港交所修改了《上市規則》,其中第18A章指出,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同時,遵循第18A章赴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其股票代碼後綴「B」以做標識。

彼時,時任港交所行政總裁的李小加先生通過網志對「帶B」生物科技公司進行解釋,他指「未盈利生物科技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板塊,如果研發成功,公司的股價可以一飛衝天,如果失敗,公司的股價可以一文不值,因此只適合比較有經驗的成熟投資者,我們會給這類上市公司的股份名稱添加特别的標記‘B’,向投資者提示風險。」

簡而言之,帶「B」就是一種風險提醒,好比A股被標以「ST」或「*ST」的公司。

對於「摘B」港交所在公司市值、營收方面設定了條件,譬如年收入需滿足大於5億港元、市值大於40億港元等條件。

截至目前,自18A推出以來,共有57家公司通過港交所18A上市規則完成在港上市。其中,成功「摘B」共有11家生物科技公司(包括本次宣佈「摘B」的諾誠健華-B和思路迪-B)。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摘B」直觀反映出企業主營業務取得積極進展,經營狀況取得階段性成果,但並不代表企業已經實現賬面的盈利,絕大多數「摘B」生物科技公司可能因研發管線產生大量研發開支導致連年虧損的情況,例如2018年「摘B」的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和君實生物,迄今都處於虧損。

除此之外,在二級市場中,帶不帶「B」,受到的待見是千差萬别。

具體而言,帶「B」生物科技公司相較於不帶B的生物科技公司,在融資渠道、股份流動性、基金關注度及估值等方面都是相對薄弱的。尤其是在融資渠道,帶「B」生物科技公司在股權再融資及債務融資方面都遇到不小的限制及阻礙。

當然,如果成功「摘B」之後,公司在融資、股權流動性等方面或將迎來質的飛躍,對於企業長足發展非常的重要。

截至目前,在諾誠健華-B和思路迪-B宣佈「摘B」之前,前9家「摘B」生物科技公司總市值均值為429億港元。其中,首家宣佈「摘B」的百濟神州港股總市值已達1,970億港元。

反觀,目前未「摘B」的生物科技公司,未有一家企業市值超過300億港元,47家帶「B」生物科技的總市值平均值僅有30.2億港元,與成功「摘B」的生物科技公司總市值均值相差逾10倍。

隨著諾誠健華-B和思路迪-B先後宣佈「摘B」之後,港股生物科技板塊行情出現了異動。尤其是未「摘B」的生物科技公司,漲勢尤為出彩。

截至5月11日,近十個交易日,港股生物科技板塊中,東曜藥業-B(01875.HK)股價累計漲幅達34.15%,位居板塊成份股漲幅榜之首,創勝集團-B(06628.HK)則以32.33%漲幅摘得榜眼,而包括藥明巨諾-B(02126.HK)、瑞科生物-B(02179.HK)、歌禮制藥-B(01672.HK)、中國抗體-B(03681.HK)、心玮醫療-B(06609.HK)、諾誠健華-B(09969.HK)、兆科眼科-B(06622.HK)、先瑞達醫療(06669.HK)等在内的十多家成份股以不同程度的漲幅緊隨其後。

對於港股生物科技板塊行情異動,市場給出解釋也是眾說紛纭,有投資者認為2023年迄今連續兩家生物科技公司宣佈「摘B」,反映出生物科技賽道依舊方興未艾,對同業來說更是一種鼓勵,此時宣佈「摘B」極大的提振了市場信心。

此外,亦有觀點認為,步入5月以來,在「AI+醫療」概念熱度重燃,以及部分生物科技股2023年一季度業績向好等利好消息的共振之下,港股生物科技股已經有所反彈,市場關注度開始回暖。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