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美技術戰加劇!中國放慢美國公司收購交易審查速度,間接向美國政府施壓

發布 2023-4-5 上午02:04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曾經鼓勵中國建立健全的反壟斷制度。但如今,隨着與美國的技術戰愈演愈烈,中國政府推遲了對涉及美國公司的併購交易開綠燈的要求。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監管機構最近放慢了對多家美國公司擬議收購交易的審查速度,其中包括英特爾(Intel Corp.)以52億美元收購以色列Tower Semiconductor Ltd.以及芯片製造商MaxLinear Inc.以38億美元收購臺灣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 Technology SIMO)。

知情人士說,作爲批准部分交易的先決條件,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SAMR)的官員要求企業將在其他國家銷售的產品在中國銷售,從而對抗美國針對中國加強出口管制。

中國的要求可能會讓美國公司陷入兩難境地,因爲美國政府已經立法限制美國公司向中國銷售產品的能力,並在中國擴大某些類型的生產。

對於跨國公司來說,併購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就能引發中國的反壟斷審查。例如,如果交易中的兩家公司每年從中國獲得的收入超過1.17億美元,合併就需要得到中國政府的批准。

過去幾年,獲得中國的批准往往意味着拖延,因爲負責審查的中國機構協調不力,而且其員工規模也小於全球主要反壟斷機構。如今中國政府已將所有反壟斷事務整合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之下,並擴充了工作人員。

跨國公司高管及其行業協會表示,近年來,中國政府越來越多地利用併購審查程序和反壟斷規則來推進政治和經濟目標。儘管中國監管機構很少直接拒絕交易,但他們會採取拖延和扣留審批的方式,直到要求得到滿足爲止。這些要求往往集中在犧牲外國競爭對手的利益、讓中國企業受益等方面。.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官員認爲,併購審查是一種相對微妙、成本較低的方式,可以向外國公司、進而向它們的政府施壓。

相比之下,中國政府一直對使用中國版的華盛頓出口黑名單即實體清單持謹慎態度,因爲擔心這會進一步損害中國獲得外國技術的機會。實體清單可能會禁止外國公司在中國銷售產品。到目前爲止,中國只將兩家美國公司列入了黑名單,分別是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和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的一個子公司,這兩家公司在中國幾乎沒有業務。

過去幾周,中國對芯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ies Inc.)的進口產品展開了網絡安全審查,拘留了日本製藥商Astellas Pharma Inc.的一名員工,並突擊搜查了美國調查公司Mintz Group的北京辦事處。

今年3月,中國暫停了德勤北京辦事處3個月的業務,對其針對國有企業中國華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 Co.)的審計工作進行了3100萬美元的罰款。華融本身及其七家子公司分別被處以約1.45億美元的罰款。德勤表示尊重處罰決定。

總部位於華盛頓、爲跨國公司提供諮詢服務的諮詢公司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的負責人Amy Celico表示:「如今全球併購交易更難獲得中國的批准,因爲中國向外國公司施壓的手段減少了。」

自2000年代末以來,中國政府逐步建立了反壟斷制度,包括併購審查。這種做法得到了美國的鼓勵,美國認爲這是中國加強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之間市場競爭的一種方式,也是中美監管機構加強競爭執法合作的一種方式。

儘管涉及大型國有企業的併購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仍不受監管審查,但中國一直在不斷完善這一制度,使其在審查外資交易時擁有更大的靈活性。中國企業以及監督經濟規劃、信息技術和其他行業的大約10個政府機構被允許參與審查過程。

去年11月,DuPont de Nemours Inc.取消了以52億美元收購電子材料專業公司Rogers Corp.的交易,原因是沒有獲得中國監管部門的批准。DuPont向Rogers支付了1.625億美元的解約費。

微軟(Microsoft Corp.)計劃以687億美元收購視頻遊戲公司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 Inc.)的交易也受到了中國政府漫長的審查,此外還有其他國家的審查。去年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拒絕了兩家公司以簡化和加快程序提交交易的請求。

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 2022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即使中國推遲併購審查不會導致交易終止,也會提高受影響的美國公司的經營成本,這些公司可能不得不支付過高的費用,應對中國長期審查的風險。

成本上升可能導致更多外國公司計劃撤出中國。Albright Stonebridge的塞利科說,一些公司正在考慮他們是否有能力離開中國市場,這樣就不必受制於中國的決定。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