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崔東樹:限時促銷潮後仍需穩住汽車消費

發布 2023-3-25 上午12:23
© Reuters.  崔東樹:限時促銷潮後仍需穩住汽車消費

智通財經APP獲悉,3月24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近期汽車市場出現一些波動,3月初車市掀起了一股降價潮,這輪限時促銷潮已經逐步降溫。崔東樹認爲,穩定汽車消費尤其是要關注燃油車生態,合理穩定燃油車銷售節奏,實現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協同發展。在目前國六庫存消化較被動情況下建議老款庫存清理給予合理政策調整。未來建議有車購稅優惠等政策、400萬以下限購城市限時放開限購、購車抵個稅、支持汽車下鄉、鼓勵出口等政策。只有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均能較快發展才能有效地促進消費穩定,促進內循環消費的不斷擴張。

1、本輪促銷潮比較出圈

湖北地區等多款東風燃油車開始進行“限時促銷”超預期的出圈,這次能出圈的的策劃還是有很多亮點的,力度大,概念多、範圍小,有效地拉動了社會關注,形成巨大的社會傳播效果。本輪全國多家車企推出的降價或補貼政策類似于我們熟悉的‘雙十一’促銷活動,並不是車企長期的降價行爲。此次大幅度降價出現了出乎意料的影響力,是一次超預期的促銷活動。

局部促銷潮引起全國車市的觀望停滯。由于促銷帶來的消費者購車價格促銷期望值迅速拉升,形成關注多,但購車下單反而延遲觀望的特征。全國各地的汽車銷售終端出現的觀望潮引起廠家高度重視。

3月是生産消費的黃金期,生産在持續穩定推進,因此銷售時間是不能損失的,因此全國車市迅速産生了連鎖效應。一汽集團、長安集團、奇瑞集團、上汽集團等多家車企跟進,相繼開展了優惠補貼活動。

我們在3月初判斷市場異常,已經迅速向相關部門提交有關市場的判斷和國六排放標准實施的靈活調整的政策建議。

2、本輪促銷潮核心是去除國六A庫存

多年來我國不斷升級控制汽車汙染物排放的政策,從國一逐漸升級至國六。而國六分爲A和B,其中國六A從2020年7月1日開始實施,市場上不能繼續銷售、注冊低于此排放標准的車,國六B從2023年7月1日開始實施。國六B是目前對汽車汙染物排放控制最嚴格的政策之一。

中國對于汽車汙染物排放的控制標准在全球升級最快,此前我國對汽車汙染物排放的控制基本與世界同步,現在已經領先于世界,這也是我國貫徹“雙碳”目標的體現之一。

促銷戰的核心原因是去年受到疫情影響,部分車企預計的“金九銀十”沒有出現,前期積壓了一些國六老款庫存。因爲今年初車購稅優惠退出和新能源車“國補”退坡,車市形成了短暫的停滯現象。目前車企正處于‘脆弱’階段,7月1日我國開始執行國六B排放標准,車企希望在此節點前盡快清庫存,因此營銷宣傳比較有力度,宣傳方式有些出圈。只要相關企業的國六老款車型促銷完成,或相應庫存處理政策微調,廠家和經銷商的心態就會穩定下來,促銷潮將會平穩度過。判斷本輪車市促銷會在3月底進入平穩階段,不會持續蔓延成爲長期降價潮。

3、長期趨勢不要短期化

這次購車優惠活動還是類似于‘雙十一’的促銷優惠活動。“特斯拉引發全國車企大降價”、“中國車市即將崩盤”等言論都是不准確的。我認爲此輪車市降價將會主要是消化老庫存,同時帶動地方汽車消費,並不是簡單和新能源汽車的競價行動。

長期趨勢看,新能源車對傳統燃油車形成替代效應,2030年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會突破80%,新能源車必然是車市的主體。但短期看車市主要矛盾是應對國六標准升級的老庫存及時清理。從曆史經驗看,越臨近政策節點的價格損失越大,因此車企及早清理,並通過大促銷宣傳的效果,目前看是很好的。

傳統燃油車的價格體系是諸多因素影響的,國家將燃油車定位爲奢侈品的高端高稅收政策體系,這個總體稅收體系支撐下車市價格體系很難短期改變。中低端燃油車價格已經很低,很多中國品牌車型的海外銷售價格也遠高于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的高端競爭性相對平穩,而中低價車型價格內卷嚴重,因此不必硬套海外價格說價格要崩盤等,這對穩定消費很不利。

目前我國銷售新能源車絕大部分難以賺取利潤,許多傳統大型車企都依靠燃油車來支撐新能源車發展,純粹的新能源車品牌更是難以盈利。因此對于大型車企來說,穩住燃油車的銷量、加強新能源車賽道上的技術競爭,才是根本之道,不太可能通過燃油車‘自殺式降價’去跟新能源汽車競爭。

4、穩消費仍需政策給力

穩定消費要從增強購買力和穩定消費信心、增強汽車産品魅力等多方面着手。穩定消費信心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産品和價格的信心都是消費穩定的基礎。

去年針對新能源汽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效果比較明顯。今年將在落實好政策的同時,積極出台新政策措施,包括指導地方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優化充電等使用環境,推進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

A、給國六老庫存設定緩期期

國六A車型使用上沒有任何的差異,反而由于沒戴口罩而相對更有勁、更省油,但不一定滿足動態環保標准。由于去年的市場有一定波動,部分車企有一些老庫存,這些庫存的清理本來應該相對順暢。但由于有時間節點,而且現在大家都知道這些老庫存的壓力,因此我建議對老庫存的清理設立緩沖區,在近期大促銷潮中,要穩定市場預期,防止激進的價格信息對市場帶來不必要的幹擾。

B、建議對車市有一定短期刺激政策對沖壓力

2022年5月份,國務院部署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措施,相關部門相繼出台落實包括對部分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車型爲(不含增值稅)30萬元以下、2.0升及以下排量;實施時間爲6月1日至12月31日]、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放寬汽車限購、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和促進汽車更新消費等促汽車消費措施。

今年下半年面臨的車市基數偏高,穩增長壓力巨大,因此建議有一定的穩增長的車購稅優惠等政策實施,合理銜接穩增長,平順高基數壓力,並爲4季度的強增長奠定良好政策基礎。

C、建議汽車保有量低于400萬的城市逐步放開限購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爲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要把恢複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如何發揮好消費的基礎性作用,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需求潛力?這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

D、建議購車抵個稅實施

個稅減免的政策是有利于居民消費的利好政策,家庭購車應該與購房享受同樣的免個稅政策。比如每個家庭叁年內有一次購車免稅機會,購車可免除每月1000元個稅,從繳納車購稅後分36個月抵沖36000元個稅繳基數,這樣既能促進消費,也平衡私人車輛挂靠公司抵稅的不公平稅收問題,能促進稅收公平。

個人所得稅調節財富效應很明顯,是重要的收入財富再分配手段。目前個人所得稅的抵扣項中,購房貸款抵稅,今年買養老理財可以抵稅,而購車不抵稅,這也是嚴重的制約消費的問題。

目前的購房貸款和買養老理財可以抵個人所得稅,按統計角度是促進投資行爲,而不是促進消費。2023年要鼓勵消費發展內循環,就要改變購房貸款抵稅的行爲,而是鼓勵消費,實施購車抵稅的行爲。

E、燃油車置換新能源車應允許保留原號牌

未來隨着新能源車保有量高速增長,新能源車的路權等政策也是必然取消的,因此回歸號牌一致性也是未來趨勢。因此從長遠看,允許燃油車置換新能源車保留原號牌,不會帶來遺留問題的。因此建議燃油車置換新能源車應允許保留原號牌。

F、支持小城鎮的汽車消費

農村鄉鎮市場是目前中國人口的主力,居住近8億人口,這是汽車普及的核心增長動力。

中國汽車普及與其他成熟國家有巨大的差異,中國是有錢的發達地區普及率高,沒錢的地方普及率低,說明我們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近期的小城鎮的公交系統已經部分暴雷出現生存壓力,未來改變需求格局要靠小城市和縣鄉市場的增量,縣鄉市場的私車普及要高于天津和北京這樣的高普及的大城市。

G、建設海外出口的良好消費環境

中國汽車出口過去3年爆發增長,但增長基礎不穩,海外需求波動大,要創造良好的海外消費環境,促進中國汽車出口的平等競爭。目前出口運輸問題已經得到有效的解決。未來仍需進一步推進人民幣跨境支付,鼓勵金融機構協同“走出去”。建議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海外汽車個人消費信貸支持力度,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和業務布局,增加農村地區汽車金融服務有效供給;針對汽車庫存融資、供應鏈金融等提供特色金融服務,更好滿足多樣化需求。深入實施FTA戰略,加大與重點市場國際産能合作,實現有效規避貿易戰的前瞻性海外布局。

H、發展二手車消費

推動汽車消費二手車流通要加速,換車便利化,減少二手車交易次數,降低成本。應該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不得限制符合在用車排放標准的二手車遷入。可以設定低排放區的思路,讓部分地區是低汙染排放區,實現電動車和低油耗車爲主,減少汙染和控制流量。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