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踏體育(2020.HK)發佈了一則重大人事變動公吿。這也是30年來其最大的人事調整。
根據公吿,丁世忠將卸任集團CEO並留任董事會主席;賴世賢、吳永華將接替丁世忠擔任聯席CEO;丁世家將繼續負責管理集團生產職能,但不再負責集團供應鏈管理。同時,鄭捷將卸任集團總裁及户外運動品牌羣 CEO,以亞瑪芬CEO的身份主要負責亞瑪芬相關業務;畢明偉將擔任首席財務官。
投資即投人是市場上永恆的話題,企業做的好不好關鍵往往在於管理層。此次安踏體育大刀闊斧地改組管理層,也必將為集團注入新的思潮和基因。這對於整體體育用品行業都是不容忽視的“變量”。
至於具體原因與價值,集團公吿及內部全員信等有所透露,或許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理解:
1、面向未來佈局,加速推動全球化
集團自2019年收購亞瑪芬集團後確立全球化發展的戰略,並在2021年宣佈新十年“成為世界領先的多品牌體育用品集團”的願景。為此,集團規劃了清晰的戰略和中長期發展目標,着力構建在競爭新形勢下的核心能力。
此次調整後,丁世忠兼任亞瑪芬董事會主席、鄭捷專任亞瑪芬首席執行官,可見亞瑪芬集團的戰略地位再度上升,得到更高重視。全員信中,丁世忠亦指出:未來十年,發揮安踏集團+亞瑪芬集團的雙輪驅動優勢,推進全球化戰略的落地進程。
另據早前資料,亞瑪芬是安踏體育户外品類的主力,2022年將是亞瑪芬被安踏收購後首次取得利潤貢獻的一年,數額超過1億元。這表明亞瑪芬集團發展態勢向好,強化發展正當時。
2、多品牌提升,更好把握成長機遇
品牌的層面,集團旗下多品牌均隨之提升核心能力,或將更好把握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長期向好的成長機遇。
例如,現始祖鳥中國CEO徐陽或接任安踏品牌總裁,徐陽早前負責安踏的籃球業務,打造了克萊·湯普森旗艦產品和“要瘋”等自主IP,任始祖鳥中國CEO期間也帶領品牌取得高速成長,其擁有的產品及高端品牌運營經驗或有利於強化安踏品牌的專業度,支持安踏品牌升級。
原隸屬於户外運動羣下的迪桑特及KOLON品牌總裁開始直接向聯席CEO賴世賢彙報,彙報等級有所提升,可能提升管理效率;吳永華分管FILA品牌,彼時在其推動下,安踏品牌迴歸專業運動,着力材料科技、顏值設計等方面,實現全國一盤貨,或將為FILA品牌注入更多科技基因,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3、職責分開,治理架構對標國際先進企業
丁世忠卸任集團CEO並留任董事會主席一舉分開董事局主席與CEO的職責,進一步提升治理水平,治理架構直接對標國際先進企業。
事實上,當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結構層級越來越複雜,規模越來越大,對管理層的體力、視野都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兩職分離即讓董事會主席考慮長遠的戰略問題,讓CEO決策日常管理的戰術問題,有利於獲得長期繁榮。參考國際經驗,在大型企業中,將這兩種職務分開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具體來看,丁世忠未來將專注於主持集團戰略、人才建設、企業文化、經營監督等事項的工作,並直接管理審計監察與收購合併事宜。
4、執行聯席CEO制度,從管理效率中獲取動能
並且,集團CEO將執行聯席CEO制度,由現任執行董事—賴世賢和吳永華擔任聯席CEO。全員信中,丁世忠表示:他們是合作多年的親密戰友,均共事超過二十年,一直深度參與集團的重大決策和經營管理工作,個人能力經驗和過往業績得到了董事局的高度認可。
與上文類似的邏輯,隨着安踏體育發展到一定階段,如何在越來越複雜的戰術層面實現精準發力、高效統籌,成為一個現實問題;而聯席CEO制度將更有效地統籌多品牌複雜的管理體系,強化高層人才的輪崗及梯隊建設,提升集團日常運營管理的效率。
隨着管理效率的提升,也將釋放更多內生增長動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撐安踏體育的可持續成長。
總的來説,在筆者的觀點裏,此次調整後安踏體育將形成更為高效的組織架構,以保障全球化、多品牌戰略的落地,同時基於制度調整在戰略、戰術層面雙升維,發展前景更為明朗,有望深入分享中國體育用品的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