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李寧設計爭議暴跌是價值投資機會

發布 2022-10-24 上午11:28
© Reuters.  李寧設計爭議暴跌是價值投資機會
2331
-

李寧 (HK:2331)(2331.HK)早前舉行新品發佈會,其中一系列服裝被指似「日本軍服」,惹來辱華嫌疑,李寧股價更因此而大跌,投資者可以把握時機入貨?

 

中國品牌定位有優勢

 

品牌辱華事件經常都發生,但消費者的記憶短暫,這些事件對長線品牌價值的影響很有限。事實上,李寧並不是首次陷入「辱華」公關危機,過去就曾經因為台灣專頁賀雙十節而掀起中國內地網文不滿,但事件最終亦自然淡化。如無意外,今次服裝設計爭議在一兩星期後就會被遺忘,事件對於李寧的品牌價值的負面影響非常有限。

最近PWC發表的一份市場報告《2022年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中國報告就指出更多中國消費者傾向選購國產品牌。

目前中國市場中份額較突出的中資體育用品品牌有安踏、李寧和特步,而當中安踏與特步都已走上海外收購的道路,唯獨李寧至今依然堅持單品牌策略,可算是龍頭之中唯一純中國體育品牌,在國產消費熱潮下品牌吸金力值得關注。

 

李寧業績走勢強勁

 

回顧近年業績表現,李寧的增長能力與盈利能力都很優越。在2017年至2021年間,李寧的營業額累計增長了至少150%,複式增長達到了26%。由於近年國產品牌開始受消費者重視,李寧的定價能力亦有改善跡象,五年間毛利率持續改善,由2017年的47.1%提升至2021年的53%。

營業額基數擴大,再加上定價提升帶來更高銷售邊際,李寧的經營溢利率更在五年間提升17.4個百分點至22.3%,核心盈利增長在過去五年便成功支持李寧股價累升近800%。

在2022年上半年,李寧的營業額錄得了21.7%增長,最近公布的第三季度數據同樣正面,整個平台的零售流水按年錄得10%-20%中段增長。

不過,2022年上半年的盈利能力有倒退跡象,毛利率與經營溢利率分別跌至50%和21.3%,反映防疫措施不利實體渠道銷售,零售折扣提升,以及生產成本上漲等影響。可幸的是,這些影響都屬於暫時性,等到中國防疫措施進一步放寬,實體銷售渠道全面復甦,李寧的業績有望可以重回疫前的內需驅動的增長軌道。

 

結語

 

李寧作為中國的龍頭國產體育品牌,長線增長動力強勁,今次服裝設計爭議總會淡化,長線投資者可以考慮把握機會吸納。

作者:Alvin Yu

更多內容:

10月股災月再應驗 瑞信爆財務危機勢成雷曼2.0?

本地公用股價殘 三隻近6厘收息可吼

較銀行定存收息多的三家房託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