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歐盟充電接口新規劍指蘋果,iPhone 14或成閃電接口絕唱?

發布 2022-10-12 上午04:33
歐盟充電接口新規劍指蘋果,iPhone 14或成閃電接口絕唱?

蘋果(AAPL.O)公司用了十年的Lightning(閃電)接口,可能即將「壽終正寝」,而iPhone 14或將成閃電接口絕唱。

據報道,歐洲議會10月4日通過一項新規,將在兩年後(2024年),統一歐盟區域内所有便攜式電子設備充電接口。

根據協議,屆時,歐盟區域内所有的移動便攜設備必須統一使用USB Type-C接口作為有線充電器的端口。歐盟官員表示,統一充電接口,不僅可以每年為消費者節省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8億元,還能產生諸多環保效益。

歐盟這份議案,劍指蘋果。在歐盟新的充電接口規定出台後,蘋果公司並未正面回應,但據蘋果知名分析師郭明錤預測,蘋果可能將在2023年下半年發佈帶有USB Type-C接口而非Lighting接口的新iPhone。若按此推斷,今年發行的iPhone 14可能成為最後一代使用閃電接口的iPhone手機。

眾所周知,作為蘋果產品的標志性充電接口,閃電接口已經用了十年,深入人心。

從2012年開始,蘋果公司的Lightning接口就使用在蘋果的各移動產品上。閃電接口在十年前的推出是很驚豔的,他的優勢是無論插拔時方向是正還是反,都可以正常使用,對比USB接口每次還要看正反方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技術進步。(注:我們目前常用在電腦上的是USB Type-A接口標準,如果插反了就插不進去)。但十年間,在數據傳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候,蘋果仍然堅持「Lighting第一」的原則。

而蘋果給出的堅持理由看起來似乎也很有道理,比如「採用同一種充電規格將會阻礙創新」,「現有的Lighting配件如果全部更換接口,會造成巨大浪費,對環保有害」等等理由,但其實據分析,蘋果不願意更換接口,還有更現實的理由,就是利益。

所有公司想生產蘋果認證的配件,都必須進行MFi認證。通過收取MFi授權認證費,每年給蘋果公司帶來的利潤可能超過百億元人民幣,所以蘋果不會輕易放棄如此巨大的蛋糕,這可能是最重要且更深層次的原因。如果蘋果乖乖遵守歐盟新規,抛棄用了十年的閃電接口,這將讓蘋果喪失高額的授權利潤來源。

此外,如果蘋果真的改換接口,那麽目前蘋果產業鏈上的某些公司,恐怕也連帶著產生巨大的影響。

比如港股鴻騰精密(06088.HK),作為富士康的兄弟、鴻海精密旗下的子公司,跟蘋果公司緊緊綁定在一起。據公司財報,2022上半年,受益於品牌公司智能手機零組件產品拉貨動能強勁,公司的Lightning線纜及插頭產品出貨量增加。若按產品種類劃分,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機終端市場產生的營收同比增長26.6%。

作為專供蘋果手機適用的Lightning線纜,蘋果手機大賣,生產該線纜的鴻騰精密也是收益頗豐。但蘋果公司若未來改換充電接口標準,像鴻騰精密這樣的蘋果產業鏈公司,大概率是受到影響的,先不說MFi認證大概率就要重新做,最起碼為了新的接口標準,要重新搞研發、重新買生產線設備吧?

那麽在歐盟新規出台後,蘋果未來會不會松口,改用Type-C呢?其實歐盟早在2019年就曾提出要將境内銷售的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接口統一為Type-C,當時蘋果就提出了反對,不過從這幾年蘋果推出的部分新款產品看,其實蘋果也在悄悄地開始使用Type-C標準作為充電接口了,比如ipad平板。而目前蘋果唯一還在堅持使用閃電接口的,就是對其收入影響最大的iPhone系列手機。

此外,最近蘋果悄無聲息的在官網上架了兩個新款的35W雙Type-C口充電器。所以雖然蘋果嘴上顯得很硬氣,不過在法規要求下,其實蘋果也在漸漸「服軟」。

法規的影響只是一方面,行業的趨勢可能才是更為重要的因素。目前安卓系手機以及各主要移動便攜設備,早就換成了Type-C接口標準。畢竟和閃電接口比起來,Type-C接口標準不僅可以像閃電接口那樣不看方向的正反都可以插,而且技術優勢非常明顯,比如快充這件事。

iPhone手機無法像安卓手機那樣進行快速充電,主要原因就在於蘋果閃電接口的傳輸速率和支持的最大電流都遠遠落後於Type-C接口。如果蘋果還在堅持使用閃電接口,那麽不僅在未來可能會受到歐盟法規的懲罰,也可能會逐漸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的抱怨。

使用蘋果手機的人都期盼快充,但傳統的Lighting數據線(USB轉Lighting)不支持快充,蘋果又是怎麽在這幾年「曲線救國」的?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目前蘋果的快速充電器搭配的是USB-C轉Lighting數據線,雖然能做到快充,但與安卓手機充電線兩頭都是Type-C標準的快充速度比起來,還是遠遠落後的。大家吐槽蘋果手機的充電速度已經很久了。

所以,如果蘋果真的放棄掉閃電接口,而全面改用Type-C標準,恐怕歐盟和消費者都會歡欣鼓舞,唯一不開心的或許只有蘋果自己和產業鏈上的某些廠商了。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