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CSCO-複宏漢霖(02696)腫瘤免疫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發布 2022-7-5 上午03:23
© Reuters.  CSCO-複宏漢霖(02696)腫瘤免疫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智通財經APP獲悉,7月3日,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 (CSCO) 和複宏漢霖(02696)聯合舉辦的 “CSCO-複宏漢霖腫瘤免疫高峰論壇” 于線上隆重舉行。

山東省腫瘤醫院于金明院士、南京金陵醫院腫瘤中心秦叔逵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瑞華教授、吉林省腫瘤醫院程穎教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孔北華教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李進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梁軍教授、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馬軍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吳令英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60醫院王寶成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周彩存教授、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儲以微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李蘇教授等專家及複宏漢霖董事長、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張文傑先生、複宏漢霖總裁朱俊先生共聚雲端,共同慶祝H藥 漢斯狀®商業化上市,並就腫瘤免疫治療在消化道腫瘤、肺癌、婦科腫瘤等領域的現狀、前沿技術及發展前景等話題展開討論與分享,推動本土創新醫藥成果更好造福廣大患者。

會議伊始叁位大會名譽主席對各位嘉賓的出席表示歡迎並致辭,于金明院士提到:“很高興與各位專家于線上相聚,分享腫瘤免疫治療研究成果,探討未來發展方向。同時,祝賀複宏漢霖自主研發的PD-1抑制劑漢斯狀®上市,爲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實體瘤患者帶來治療新選擇。該生物創新藥適應症布局廣泛,期待後續更多優異的臨床研究結果,爲我國腫瘤免疫治療賦能添勢!”秦叔逵教授代表ASTRUM-010臨床研究組對漢斯狀®的上市表示熱烈祝賀,他提出:“腫瘤免疫治療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以漢斯狀®爲代表的免疫治療藥物的湧現對該領域治療水平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作爲中國民族制藥企業,複宏漢霖致力于抗腫瘤藥物的研發,爲中國腫瘤治療的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今後複宏漢霖能研制出更多創新生物藥,切實惠及廣大患者。”徐瑞華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漢斯狀®的上市滿足了臨床之需,以‘質高價優’給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用藥選擇,並再次證明了複宏漢霖強大的研發實力。冀望漢霖能夠繼續發揮研發和産品管線優勢,與CSCO等相關方加強以臨床需求爲導向的合作,以更多更好的産品助力腫瘤防治事業邁向新台階。”

張文傑先生寄語本次大會:“非常感謝各位專家莅臨‘CSCO-複宏漢霖腫瘤免疫高峰論壇’。腫瘤治療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諸多免疫治療藥物的湧現在造福患者的同時,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爲國際化的創新生物制藥公司,複宏漢霖以有效創新、先進生産和強大商業化能力滿足臨床未盡之需,致力成爲中國新一代生物制藥領導者。H藥是公司首個創新型單抗,于2022年3月獲批治療MSI-H實體瘤。圍繞H藥,複宏漢霖還布局了肺癌、食管癌、頭頸鱗癌和胃癌等適應症,期望這款‘中國制造’的高品質創新抗癌藥爲更廣泛的腫瘤患者提供可負擔、療效更好的治療方案。此外,複宏漢霖也將繼續發揮産品組合、研發平台、生産質量體系和商業化規模和效率等方面的優勢,並攜手産業鏈上的夥伴不斷豐富産品管線、探索商業新模式,以‘求真、求實、求新’的姿態向Biopharma穩健進化,推動我國醫藥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隨後,朱俊先生向與會嘉賓介紹了複宏漢霖全球研發管線布局:“H藥是複宏漢霖的核心産品之一,在産品設計及適應症布局等方面具有差異化優勢。目前該生物藥已獲批MSI-H實體瘤,其針對其他適應症的臨床研究正有條不紊地推進中,全球入組已超2800人。此外,公司充分發揮和挖掘H藥的優勢和潛力,積極推進其與公司其他産品的聯合創新療法研究。除H藥外,複宏漢霖的HLX11(帕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HLX14(地舒單抗生物類似藥)、HLX208(創新型BRAF抑制劑)、HLX301(創新型抗PD-L1xTIGIT雙抗)、HLX35(創新型抗EGFRx4-1BB雙抗)等多款産品的臨床研究也正在有序開展。我們將持續與各方保持密切溝通和協作,推動在研産品的各項進程,以完善的産品管線和創新研發探索更多可能,惠及全球更廣大患者。”

醫學的研發與探索任重而道遠,中國的臨床科研工作者們不斷突破壁壘,打破局限,爲患者帶去希望之光。本次大會開場特設了“致敬研究者”環節,共同向爲腫瘤治療披荊斬棘的中國研究者們致敬。于金明院士、馬軍教授、程穎教授、梁軍教授、孔北華教授、王寶成教授紛紛寄語,希冀中國腫瘤治療之路越走越寬,以創新實幹描繪宏偉藍圖,爲腫瘤患者創造更多生機!此外,于金明院士、徐瑞華教授、李進教授、沈琳教授、周彩存教授對H藥這款創新生物藥的上市也送上了祝福並寄予厚望,希望複宏漢霖充分發揮H藥臨床優勢,積極探索更多適應症研究,以優異的臨床表現和研究成果,賦能中國腫瘤治療事業新發展。

H空出世 鑒往知來

本環節由李進教授和沈琳教授主持,回顧腫瘤免疫治療發展史,聚焦中國免疫治療格局及未來藥物研發趨勢。

儲以微教授首先分享了腫瘤免疫治療百年發展史,她介紹,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給癌症的治療帶來了諸多奇迹,回顧腫瘤免疫治療100多年的曆史,從嘗試激活免疫控制腫瘤的免疫治療初始階段,到腫瘤免疫相關理論的突破、關鍵細胞的發現爲腫瘤免疫治療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再到近二叁十年免疫治療取得了一系列矚目成就,成爲腫瘤治療之光。免疫治療的沉浮百年,雖曆經坎坷,發展起步晚,但進步快、前景好、有望成爲攻克癌症的利器。目前,腫瘤免疫療法湧現了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治療、癌症疫苗等已應用于臨床的新一代治療方法,並在部分治療難度較大的腫瘤領域獲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患者獲益明顯,給腫瘤治療提供了新方向,具有巨大的臨床應用前景。相信隨着科研的持續進步,新興的免疫療法將得到長遠的發展,同時希望更多人加入免疫治療研究行列,給患者帶去更多希望。

在專家討論環節,在主持人李進教授的引導下,各位嘉賓針對我國免疫治療發展和相關藥物研發趨勢各抒己見。沈琳教授表示,免疫治療在腫瘤臨床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PD-1/PD-L1投入臨床使用,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但其耐藥性問題值得關注。對此,First-in-Class和Me-Better是未來藥物研發的方向之一,此外,相關企業也需探索拓展適應症的布局,真正聚焦臨床需求,以“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胸懷,推出更多高品質免疫藥物。秦叔逵教授提到,國內PD-1/PD-L1領域競爭激烈,同質化現象嚴重。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旨在引導企業做好産品立項,尋求差異化發展。在此背景下,免疫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轉化研究是關鍵,本土創新藥企更要致力創新,以差異化、可持續的競爭推動腫瘤免疫治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張文傑先生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分享了看法:“腫瘤免疫藥物的‘內卷’是行業發展早期的産物,這是一場大浪淘沙的過程,最終留下的必將是具有獨特優勢、更爲優秀的企業。對于複宏漢霖而言,這是個曆練的過程,因我們在研發、生産和商業化方面的強大實力,我對H藥的脫穎而出充滿信心。”徐瑞華教授最後補充道,免疫治療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需要通過企業、研究機構等各方共同努力來更深層次地剖析該治療模式,充分挖掘潛力,更好地將免疫治療應用于臨床治療,探索更多聯合其他療法的可能,爲腫瘤治療帶去啓迪。

H空出世 聚焦前沿

此環節由周彩存教授和孔北華教授主持,多位專家從H藥的藥理學特性及其針對消化道腫瘤、婦瘤、肺癌等領域免疫治療優勢等方面多維度剖析H藥的創新之道。

李蘇教授提到,以PD-1/PD-L1抑制劑爲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發展極大地影響了腫瘤治療的格局,免疫治療已成爲癌症治療的核心支柱。其中,斯魯利單抗作爲一款創新型PD-1抑制劑,其在MSI-H實體瘤臨床應用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臨床研究等領域表現優異,從臨床藥理學角度來看,綜合廣泛的臨床數據和藥理學模型分析,斯魯利單抗的6大特性可總結爲:結構穩定、無ADCC、CDC和ADCP效應,有效保護活性T細胞、結合表位面積大、親和力高、免疫原性低、抑瘤活性強。同時斯魯利單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在各項臨床研究中得到廣泛地驗證,助力高效免疫治療。

李進教授在大會上介紹了腸癌臨床研究的進展,他說: “免疫治療給很多腫瘤帶來了福音,針對MSI-H實體瘤,PD-1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顯著。作爲一款創新型的PD-1抑制劑,斯魯利單抗在MSI-H型結直腸癌患者中12個月OS率高達88.7%,爲患者提供了更優的用藥選擇。此外,針對于腸癌中占比更高的MSS型患者,全球也開展了衆多臨床研究,探索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小分子抗血管靶向藥物、其他PD-1/PD-L1靶向藥物等來提升治療效能,降低毒副反應,延長患者生存期。未來,免疫治療作爲腸癌領域的重要治療手段將迎來更多創新,例如,雙免再聯合其他靶向藥物,包括BRAF或抗血管的靶向藥物等,相信腸癌的治療能夠從中取得更多突破,期待腸癌治療的春天盡早來臨!”

程穎教授在本次大會上分享了小細胞肺癌(SCLC)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未來發展,並對H藥在此領域的臨床應用前景寄予厚望。她表示,SCLC作爲一類侵襲性強、進展快、預後差的惡性腫瘤,一直是臨床關注的焦點。隨着研究的進展,免疫治療在SCLC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免疫聯合化療已成爲ES-SCLC新的一線標准治療方案。以斯魯利單抗爲例,其聯合化療治療ES-SCLC開展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將總生存期提高到15.4個月,這是目前公布的所有免疫一線治療ES-SCLC研究結果中總生存期獲益最顯著的,也是首個PD-1抑制劑一線治療ES-SCLC獲得陽性結果的研究,實現了小細胞肺癌新藥研發領域的裏程碑突破。未來,我們還需從探索更高效的免疫治療策略,分析免疫獲益人群,深挖發病機理等方面入手,探尋治療突破,讓更多SCLC患者獲益。

近年來,免疫治療在婦科腫瘤領域收獲了諸多成果,吳令英教授介紹道,近年我國婦科叁大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女性的健康。然而,患者從傳統的治療方法中的獲益有限,5年生存率較低,無法滿足我國婦科腫瘤治療的需求。研究顯示,婦科腫瘤具有高PD-L1表達、高MSI-H發生率等提示可以使用免疫治療的特征,換言之,免疫治療能夠爲婦科腫瘤治療帶來新思路。以斯魯利單抗爲例,其聯合白蛋白紫杉醇二線治療晚期宮頸癌研究主要終點ORR達57.1%,次要療效終點中位OS爲15.5個月,12個月DOR率達到70%,患者獲益顯著。此外,在斯魯利單抗二線及以上治療MSI-H/dMMR 實體瘤的研究中,子宮內膜癌隊列的DCR達100%,安全性良好,有望爲更多婦科腫瘤患者帶來生存獲益。另外,業界也在積極探索免疫聯合方案的應用前移,可以說,免疫聯合治療是婦科腫瘤的未來方向,期待未來更多的研究爲婦科腫瘤患者帶來更多可能。

H空出世 心懷使命

馬軍教授和梁軍教授共同擔任該環節主持,聚焦實體瘤免疫診療現狀,倡導腫瘤診療規範化和標准化,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王寶成教授介紹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數據,2020年中國癌症新發病例457萬例,占全球23.7%,新發癌症前十位的均爲實體瘤,死亡人數排名前九位的也都是實體瘤。目前,免疫治療已成爲實體瘤治療的重要手段,其中以PD-1/PD-L1爲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預後,降低死亡風險,但在臨床仍存在藥物可及性低以及醫生缺乏使用經驗等問題,導致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應用的不規範。因此,CSCO免疫治療專委會特別推出《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以期規範診療、讓免疫治療更加有據可依。而本次CSCO推出的《CSCO實體瘤免疫治療白皮書》,基于科學的臨床調研,更系統地描述了我國當前腫瘤免疫治療藥物的臨床應用情況,包括處方情況、用藥頻率、不良反應處理、生物標志物檢測等,此外,白皮書還將幫助了解不同科室臨床醫生免疫治療的觀念差異,知曉臨床醫生對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應用和認知,爲相應臨床研究及規範化治療奠定基礎,從而推動我國免疫治療規範應用,提升我國腫瘤規範化診療和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水平。

在隨後的《CSCO實體瘤免疫治療白皮書》線上發布儀式上,該白皮書專委會成員秦叔逵教授、李進教授、梁軍教授、馬軍教授以及王寶成教授啓動白皮書發布,共同倡議建立並規範腫瘤治療標准,多方聯手推動腫瘤診療規範化、高質量發展,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維護腫瘤患者的健康權益。

大會總結

在會議總結中,秦叔逵教授說到,今天的大會圍繞腫瘤免疫治療進行了多維度的探討,成果頗豐。斯魯利單抗的上市也爲我國的腫瘤免疫治療帶來新希望,期待它在臨床發揮所長,在其涉獵的其他適應症研究中取得優異結果,造福更多患者。徐瑞華教授提到,此次會議對我國腫瘤免疫治療的現狀進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並就其未來發展提供了參考方向,收獲良多。希望H藥的上市也能從臨床角度推動腫瘤治療發展,並以其差異化優勢促進行業有序競爭,讓患者獲益最大化。最後,兩位教授表達了對複宏漢霖及與會專家的感謝,宣布本次會議圓滿結束。

隨着相關學科、臨床研究及腫瘤治療技術發展,腫瘤免疫治療將持續創新,進一步提高我國臨床腫瘤診療水平,爲腫瘤患者帶去更多可能和希望。作爲免疫治療的“新利器”, H藥也將帶着所有的期盼,以首個獲批適應症MSI-H實體瘤爲起點,在肺癌、食管癌、頭頸鱗癌和胃癌等適應症領域繼續推進各項免疫聯合療法研究,盡快惠及更廣泛的患者,爲他們提供更多更優治療選擇。此外,複宏漢霖也將發揮H藥的“引擎”作用,積極推動公司在創新生物藥和生産工藝等方面的開發和優化,拓展産品管線,加速全球商業化布局,致力打造中國生物制藥民族品牌。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