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芯片巨頭美光(Micron)向半導體市場投下震撼彈,重量級宣布在臺灣導入半導體EUV微影制程設備。臺灣投資圈對此熱論,這舉措也明顯是在直接向韓國三星下戰帖。2019年美光首席執行官梅羅塔訪問中國,并與中國紫光集團高層見面,傳雙方可能展開合作。來到2022年,這項傳聞仍然火熱,但收購始終處于消息階段未有進展。
美光參加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資深副總裁暨策略長摩爾(David Moore)發表專題演提到,美光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梅羅塔(Sanjay Mehrotra)也透過視頻說明美光在臺灣重要營運進展,而才剛落成啟用的中科廠將會導入最先進的1α奈米DRAM制程,以及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
(來源:Digitimes)
摩爾在主題演說中表示,疫情推動全球經濟加速數字化,5G、人工智慧(AI)、高效能運算(HPC)、物聯網等產業大趨勢,持續改變世界上每個產業,記憶體扮演關鍵角色。美光與臺灣業者緊密合作,包括聯發科手機平臺導入美光行動式DRAM及儲存裝置、與群聯及超微合作開發PCIe 5固態硬碟(SSD)、與研華共同打造最適合物聯網的DRAM與NAND Flash產品等。
摩爾也宣布,美光創投將注資第二輪基金2億美元于扶植深度技術(Deep Tech)領域的新創公司,關注范疇更廣的深度技術創新,同時為為彰顯美光追求多元平等包容(DEI)的承諾,第二階段基金將有20%的投資資本,鎖定由女性與其他少數族群所領導的新創公司。
梅羅塔表示,臺灣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邏輯和DRAM半導體技術,美光在臺灣創建DRAM卓越制造中心,是先進的半導體制造生態系統,并部署導入人工智慧(AI)的自動化智慧制造系統,有助提高營運效率。美光是臺灣最大外資企業,美光臺中廠是最先進制程的DRAM廠,除了導入1α奈米DRAM制程,EUV技術也會在今年導入,而美光在臺灣員工人數已達1萬人,未來還會持續增加工作機會。
美光已宣布,將EUV技術放入DRAM技術藍圖,將由10奈米世代中的1γ(gamma)制程節點開始導入。美光的EUV制程DRAM會先在臺灣開始生產,美光臺中A3廠是美光首座支援EUV制程DRAM廠,預計2024年進入量產階段,之后再擴大應用到美國、日本等其它地區的DRAM廠。
消息剛宣布,臺灣半導體投資圈炸鍋,除媒體持續報道,社群內的討論也瘋狂涌入。要知道,EUV設備是晶圓代工制造的重要元素,而此前都是由荷蘭ASML所獨占的市場。現如今美光開通新道路,除引起臺灣市場高度聚焦,也快速吸引韓國與中國目光。
美光、紫光集團和韓國三星、SK海力士一樣,都是同時跨足DRAM、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兩大關鍵記憶體業務的業者。紫光記憶體業務剛起步,截至今年第二季,美光是全球第三大DRAM廠、第四大NAND芯片廠。
根據集邦科技統計,三星、SK海力士今年第二季全球DRAM市占居前二大,市占總和超過74%,握有絕對寡占優勢。NAND芯片方面,三星市占34.9%居冠,東芝以18.1%居次,WDC以14%排在第三,美光以13.5%第四,SK海力士為10.3%居第五。
數以百萬計的網路連結,能遠端即時操控,加上AI生產制造和大數據等,范圍涵蓋工業及生活、娛樂,讓半導需求更加重要,美光作為記憶體大廠,在DRAM和NAND FLASH領域,不甘只做為產業界老三,最新釋出三大經營方向,要挑戰三星老大哥地位。
美光強力對外界釋出信號,希望可以消磨掉,頭號競爭對手三星的絕對優勢,但三星能坐穩龍頭地位,可不是三兩天的功夫,24日最新宣布,要在未來5年內豪氣砸下450萬億韓元的資本支出,增加幅度30%,要來強化半導體晶圓代工、記憶體及次世代通訊,甚至包含生物制藥,可以說是三星集團近年來最大手筆的投資。
產業專家分析,三星持續面對排名第二的SK海力士與第三名的美光強烈競爭,過往在快閃記憶體技術領先一年的差距,也幾乎消失了,三星更擔憂與對手的制程距離,已經收斂到半個世代,只能夠加緊腳步提升技術實力,把對手遠遠拋在腦后。
梅羅塔2019年訪問中國,并與中國紫光集團高層見面,傳雙方可能展開合作。業界認為,若美光與紫光“雙光合作”,以美光的技術搭配紫光豐厚的資金與中國官方資源,將掀起業界新旋風,并以超越韓國為目標,也將牽動南亞科、華邦電、旺宏等臺廠后市營運。
韓媒Business Korea報道,梅羅塔訪問中國已讓韓國感到擔憂,擔心一旦美光與紫光合作,將對韓國記憶體產業形成龐大的壓力。
也有業界人士認為,梅羅塔此行可能是美光因應美中貿易戰,探詢未來中國對美國重要科技和智財保護的重視程度,以便在美中貿易談判達成協議后,了解未來是否有進一步合作機會,但目前雙方應屬于試探性的拜會居多。梅羅塔該行程也可能是為了拜訪客戶。
據報道引述當地產業消息人士說,美光在中國有許多客戶,此行可能是新投資前的需求調查,或是為了與中國半導體業展開合作,無論是前者或后者,都將嚴重沖擊韓國半導體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