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高度機密曝光!英特爾與臺積電將合作開發2奈米 計劃2025年量產 大摩急認錯喊買進

發布 2022-2-7 下午03:17
高度機密曝光!英特爾與臺積電將合作開發2奈米 計劃2025年量產 大摩急認錯喊買進
INTC
-
TSM
-
2330
-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半導體在新冠疫情期間,快速成為全球爭搶的市場大餅。美國領頭羊英特爾(NASDAQ:INTC)當前可能將3奈米制程工藝交給臺積電(TW:2330)(NYSE:TSM)代工,同時也開始跟臺積電討論合作開發2奈米工藝,并計劃在2025年量產。摩根士丹利急喊多,轉向喊出3大優勢買進臺積電。

英特爾與臺積電將合作開發2奈米的說法,還沒有得到英特爾或者臺積電的證實,考慮到這是高度機密的信息,一時間也不會有官方確認的可能。此前有消息稱英特爾已經拿下臺積電3奈米一半產能,近日則有消息稱英特爾現在又要跟臺積電合作開發2奈米工藝。

據悉,臺積電3nm的量產時間預計2022年四季度啟動,且首批產能被蘋果和英特爾均分。至于未來的2nm工藝,臺積電將在2nm節點推出Nanosheet/Nanowire的晶體管架構并采用新的材料,預計會在2025年量產。

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布報告表示,在半導體產業景氣面臨挑戰之際,臺灣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股價至今已浮現投資潛力,受惠臺積電有望拿下更多蘋果(AAPL)、英特爾(INTC)的訂單,未來資本支出侵蝕獲利狀況逐步緩解等利多加持,看好臺積電2024年將一掃陰霾,年復合成長將達20%。

大摩表示,短期半導體產業周期正面臨挑戰,供給過剩是目前業內主要風險,電視、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終端市場已開始進入庫存修正期,臺積電恐怕難以倖免。此外,加密貨幣波動使挖礦需求浮現成長風險,這些因素恐使臺積電今、明兩年成長承壓。

不過長期而言,臺積電仍具備三大優勢,大摩預估未來蘋果、英特爾、索尼依賴程度將進一步提升,且2024年開始資本支出侵蝕獲利的狀況將緩解。此外,近期3奈米研發出現重大突破,并已開始逐手研發采用環繞閘極(GAA)架構的2奈米先進制程。

大摩認為,2024年英特爾CPU委外臺積電代工的比例將超過20%,蘋果自研芯片包含基頻芯片,以及索尼感光元件都將挹注更多訂單,預計2024年臺積電年營收上看1000億美元,2021至2024年年復合成長率(CAGR)將達20%。

此外大摩也表明,臺積電2019至2023年斥資1400億美元的研發支出正在取得成果,過去一年臺積電3奈米與三星3奈米GAA與Intel 4的競爭中已逐漸脫穎而出,技術差距正在擴大,預估明年臺積電將完全拿下3奈米市場。

另一方面,臺積電2奈米研發成本降低將能緩解資本支出壓力,使資本支出密集度下降至35%,進而提高自由現金流與現金股利發放。鑒于臺積電長期強勁成長趨勢,大摩上調臺積電評等至加碼,預估2024年每股現金股利將達20元,股利收益率達3%,目標價780元。

Digitimes提到,1990年代CPU市場的佼佼者英特爾甚至生產主板,挑戰臺灣主板廠商。而至于英特爾是否真的對制造主板感興趣,當然不是。英特爾打算用自己的自制主板來激勵臺灣制造商提升技術水平,這與臺積電發展IC封測技術的戰略目的非常相似。英特爾從臺灣購買PCB以在波多黎各組裝主板,提供廉價勞動力,其戰略目的是向臺灣制造商銷售先進的微處理器,同時為成熟的市場尋求垂直整合。

英特爾正在著眼于一個贏家通吃的計劃,但英特爾的計劃從未成功,否則筆記本和手機供應鏈就不會繁榮起來,甚至會對IC設計行業造成嚴重破壞。當時,英特爾淘汰超微(AMD)。蘇麗莎上任超微首席執行官后,大刀闊斧地改變戰略,充分利用臺積電的產能,在先進節點制程上強勢卷土重來,在10奈米與7奈米工藝上一舉擊敗英特爾,而超微幸存下來。在手機市場站穩腳跟后,蘋果急于抓住高性能計算的商機。此外,英偉達憑借其代工合作伙伴的制造能力,已在人工智能和元界市場占據戰略地位。

高通和聯發科也在采取行動,當前谷歌、亞馬遜、微軟能否忽視自動駕駛芯片、人工智能和元界的商機嗎,文章稱答案肯定是不會的,中國玩家也不會錯過與美國互聯網巨頭正面交鋒的機會。

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下,最先進的節點工藝最初僅限于少數關鍵采用者,晶圓代工廠作為整個供應鏈的關鍵部門,似乎在未來幾年扮演著改變游戲規則的角色,這要歸功于硅含量的顯著增長。因此,可以假設臺積電的全球領導地位將保持穩固,直到2025年2奈米開始發揮作用。但是2025年以后會發生什么,如果臺積電失敗,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報道總結,半導體這個行業沒有無與倫比的玩家。在1980年代,誰會相信IBM的領先地位會下降。在1990年代,英特爾是無與倫比的。原先市場認為,英特爾在2025年之前沒有機會擊敗臺積電。臺灣市場稱臺積電為“神山”,但這座神山80%的股權是外資的,沒有人真正知道如果發生劇烈變化會發生什么。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