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財華聚焦|「黑馬」竟是它!Lucid能趕超「白馬」特斯拉嗎?

發布 2021-11-19 上午05:11
財華聚焦|「黑馬」竟是它!Lucid能趕超「白馬」特斯拉嗎?

每個成功的電動汽車品牌背後,都有一個站在富豪榜頂端的男人。

特斯拉(TSLA.US)有馬斯克,不過馬斯克是因為特斯拉的市值衝天而成為首富;市值第二高的電動汽車品牌Rivian(RIVN.US)背後有亞馬遜(AMZN.US)的創始人貝佐斯;而市值第三高的電動汽車品牌Lucid (LCID.US)則有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在馬斯克減持特斯拉而致股價下跌後,Rivian和Lucid卻接著奏樂接著舞,股價均屢創新高。

Rivian上市僅五日,已累積漲幅87%,市值達到1,268億美元,超越傳統品牌通用汽車(GM.US)。Lucid也不甘落後,在公佈2021年第3季業績後股價持續攀升,市值突破850億美元,比美國第二大汽車製造集團福特汽車(F.US)總市值797.65億美元高出6.6%。

財華社最近分别對特斯拉和Rivian進行了深度報道,請參閱《財華聚焦|一騎絕塵!特斯拉的百倍市值貴不貴?》以及《財華聚焦|前「車」之鑒為Rivian赢得千億市值,特斯拉的對手來了?》,接下來我們看看黑馬Lucid後勁如何。

Lucid的背景

說起Lucid,估計大家都會想到「下週回國」賈躍亭。

2014年1月,北汽1億美元參與Lucid的C輪融資而成為第一大股東,隨後賈躍亭以及樂視汽車入股,並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2015年承接了北汽轉讓的全部股份後,賈躍亭成為Lucid的最大股東。有指賈躍亭或有意將Lucid與法拉第(FF)合並。然而未等到合並,賈躍亭就因為法拉第陷入資金危機而出售所持的Lucid全部股份。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力促沙特阿美上市、擁有雄心壯志要改變沙特多年來依靠石油致富現狀的八零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抛棄傳統的投資思維,而專注於與石化燃料逆行的新能源和新經濟發展機會。他主理的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曾參與特斯拉的投資,被指為2018年馬斯克計劃私有化特斯拉背後的神秘資金。

不論該傳聞是否屬實,PIF對特斯拉的興趣明顯不如對Lucid濃厚。自2018年起,PIF參與了Lucid的多輪融資。

到2021年7月23日Lucid通過SPAC(空白支票公司,即先設立一家殼公司募資,殼公司一般在兩年内物色和合並有意上市的資產)方式,與空白支票公司Churchill合並,而在納斯達克上市,PIF通過關聯公司Ayar持有其62.7233%的普通股。

PIF於2021年9月30日的持股文件顯示,對Lucid的持股佔其投資組合的59.31%,市值達257.67億美元。

Lucid到底有何魅力,讓王儲如此鍾情?

Lucid的實力和前景

當前Lucid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Peter Rawlingson,畢業於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曾為Corus Automotive的汽車工程主管,擔任過蓮花汽車的總工程師和捷豹汽車的首席工程師。

不過最受關注的卻是他在特斯拉的履歷。在加入Lucid前,Peter是特斯拉汽車工程副總裁,Model S的總工程師。他建立了工程團隊,領導Model S從零到量產的工程準備。這應該是大家將Lucid第一款量產電動汽車Lucid Air與特斯拉的Model S相提並論的原因。

產品

Lucid是一家垂直整合的科技和汽車公司,專注於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新一代電動車、電動車電力係統和電池係統。

直至2021年9月30日,該公司都沒有售出一輛車,收入主要來自電池組係統、供應及相關服務的銷售。

於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季度,該公司完成了亞利桑那州卡薩格蘭德新建廠房的第一期工程,並於2021年9月開始商業化生產其第一款車型Lucid Air。2021年10月27日正式交付第一批新車。有趣的是,幾日後特斯拉老板馬斯克在微博和推特上發佈了讓大家腦洞大開猜測其内涵意思的《七步詩》。

Lucid Air的設計是通過微型化關鍵驅動係統部件,提供高性能和寬敞的内部空間,同時外觀型似高性能跑車。該公司相信,其電動係統和電池組技術與别不同。

筆者認為Lucid Air的獨特之處應是其電源管理。根據Lucid,通過其900V+係統,Lucid Air充電20分鍾可行駛300英里(約合483公里),充一次電可續航500英里(約合805公里),其中Dream Edition R車型可續航520英里。

相較而言,特斯拉Model S單次充電續航里程最高為405英里(特斯拉Model S Plaid版為396英里,Model 3為358英里),在超級充電站充電15分鍾可補充最多175英里續航里程(Model 3為200英里)。

Lucid Air擁有超過1000馬力(Model S的峰值功率為1020馬力),在2.5秒内可從零加速到60英里/時(而Model S的Plaid版只需1.99秒,Model S為3.1秒)。

Lucid Air目前或主要在北美銷售,在美國的售價最低為7.74萬美元,低於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S Plaid在美國的起步價8.874萬美元及12.374萬美元。由此可見,單就產品而言(不談軟件、充電和服務),若對標Model S,Lucid Air在性價比方面或有一定競爭力。

不過服務方面,Lucid Air或尚未跟上。與充電、銷售和服務佈局相對成熟的特斯拉以及在推售汽車前已預先佈局充電裝置的Rivian不同,Lucid在先期似乎更重視亞利桑那州工廠的建設,不過該公司表示會在2021年前增開銷售點和服務中心。

產能

Lucid Air主要在亞利桑那州卡薩格蘭德新廠房生產,包括製造廠AMP-1和相隔幾英里的電力係統工廠LPM-1。

該公司預計廠房竣工後,其在卡薩格蘭德的工廠面積將超過495英畝。其中AMP-1的初始產能為3.4萬輛/年。

該公司已自9月起在AMP-1工廠生產Lucid Air。在2021年第3季業績中,該公司表示有信心於2022年交付2萬輛。但考慮到當前汽車行業的供應鏈和物流問題,要實現目標仍存在風險。

截至2021年9月30日,該公司已取得可退款訂單(反映潛在銷售額)13億美元,第3季的客戶預訂量為1.3萬輛,到目前為止已上升至1.7萬輛。當前的訂單量已相當於2022年預計交付量的85%,而從其短短一個多月就增加4000輛訂單來看,市場需求不俗。

這應該也是其第3季業績未見改善,但績後股價卻屢創新高的原因,市場應是看中它未來的發展前景。

在10月交付第一批新車後,Lucid將自2021年第4季起產生汽車銷售收入。隨著產能的釋放,2022年的汽車銷售收入有望大增。

銷售

Lucid計劃通過其零售店或門店(該公司稱為工作室),以及線上平台銷售汽車,也就是說,該公司採用的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模式,也是特斯拉與Rivian的營銷模式,以迎合消費者偏好的轉變,以便能通過其網站和到店服務,為客戶提供更可控的售後服務體驗,創造更高附加值。

截至2021年9月30日,該公司開設了9家零售店,其中四家位於加州,兩家位於佛羅里達,一家位於紐約,一家位於伊利諾伊州,以及一家位於亞利桑那州。預計會在2021年底前在北美開設更多商店和服務中心。該公司認為,通過自有的銷售和服務網絡,能有效控制整個客戶服務體驗。該公司還計劃在多地組建服務店和移動服務車隊。

前景

Lucid計劃在未來十年推出更多車型,目前已展開對豪華SUV車型Project Gravity的工程和研發工作,預計會使用相同的平台並沿用為Lucid Air開發的多項先進技術,預計於2023年底開始量產。

在Lucid Air和Project Gravity之後,Lucid還計劃借助其技術和製造優勢,加快及加大性價比更高的車型量產規模。該公司相信,其電池係統的專業技術可讓其生產出更具優勢的固定式儲能係統(ESS)產品。

產能方面,Lucid將開始進行亞利桑那州工廠第二期工程的建設,預計到2023年,產能可提高至9萬輛,用於擴大Lucid Air產量及生產Project Gravity SUV。

Lucid還計劃將市場擴張到加拿大(2021年第4季),中東、非洲和歐洲(2022年)以及中國(2023年),拓展全球業務。

這次通過SPAC進行合並,Lucid籌得44億美元淨現金收益。截至2021年9月30日,其持有的現金達47.97億美元。該公司預計,在2023年之前,因要繼續推進AMP-1和LPM-1工廠的建設,以及進行海外擴張,其每年的資本開支都會增加,到2023年之後,其資本開支或將下降。

Lucid能否成為黑馬?

相對於特斯拉2021年前三季的交付量62.75萬輛以及Rivian來自亞馬遜的10萬輛EDV訂單和5.54萬輛R1係訂單,Lucid當前的1.7萬輛訂單只能算零頭。

從細分市場來看,Lucid Air或更為大眾化,與特斯拉的Model S、Model 3車型以及其他品牌面向消費者市場的乘用車相若。當然,Lucid Air也有其獨特性吸引特定消費者,例如性價比、電源等,但在這個有點擁擠的賽道,Lucid Air未必佔據優勢。

相對來說,除了面向消費者市場外還專注於企業市場的Rivian或更有看頭,快遞、貨運、零售企業為兌現淨零碳排放而置換新能源運輸車輛,或可為其提供理想的發展機遇,還有大股東亞馬遜的助力,Rivian顯得更務實。

但是,儘管Rivian的潛在產量和產能級别至少是Lucid的四倍以上,其市值僅為Lucid的1.5倍。如果說Rivian的市值已過高,那麽在競爭更為激烈的細分賽道披荊斬棘奮力前行的Lucid,恐怕已將中短期潛力都悉數炫耀在股價中。

11月18日,德國太陽能汽車初創公司Sono Motors母公司Sono Group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首日股價大漲1.55倍,市值達27.54億美元。該公司正開發世界上第一款面向消費者的太陽能電動汽車Sion,或以外包方式進行生產,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交付。顯然,IPO上市依然大有市場。

在電動汽車的發展熱潮推湧下,SPAC也成為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快速上市的捷徑,Lucid是其中非常成功的案例,但這也鼓勵了眾多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前赴後繼而來,例如沃爾沃旗下的極星有望於明天上半年以SPAC形式登陸納斯達克,這家2025年目標銷量或為29萬輛的電動汽車公司估值或為200億美元。

特斯拉的成功故事,帶給了資本市場無限的想象空間,不少投資者期望再造下一個神話,但這並非易事。

Lucid或許與特斯拉有些相似之處,畢竟它的首席技術官來自特斯拉,但在產品、技術上,它仍與特斯拉有較大距離。

此外,如今的資本市場已不比特斯拉當年。特斯拉在那時還是稀有品種,而現在的資本市場充斥著不少努力往上爬的電動汽車企業、轉換到新能源賽道的傳統大企以及躍躍欲試的初創公司,已變得十分擁擠,所以精明的投資者對於電動汽車企業的估值也會變得更加嚴苛。

綜上所述,Lucid再往上跑的馬力恐怕不足。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