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匯6月22日丨歸創通橋-B(02190.HK)發佈公吿,公司擬全球發售6000萬股股份,其中香港發售股份600萬股,國際發售股份5400萬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2021年6月22日至6月25日招股,預期定價日為6月25日;發售價每股發售股份39.80-42.70港元,每手買賣單位500股,入場費約21565港元;摩根士丹利及中信證券為聯席保薦人,預期股份將於2021年7月5日於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就集團全面的產品組合而言,集團是中國神經和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市場的領導者。作為一家以自主研發及製造能力、專有技術平台及經良好往績記錄證實的商業化能力為支撐,並由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帶領的綜合醫療器械公司,集團為中國及海外的醫生和患者提供治療及應對神經和外周血管疾病的醫療器械。集團目前的治療領域包括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顱內動脈瘤、頸動脈狹窄、外周動脈和靜脈疾病及透析相關疾病。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集團為患者及醫生提供中國國內神經和外周血管醫療器械公司中最全面的涵蓋神經和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產品組合解決方案。集團目前的神經血管產品組合涵蓋五大類別(即缺血性、出血性、狹窄、頸動脈、血管通路裝置)的全套產品,且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集團是中國國內唯一一家已開發出涵蓋上述所有五大類別的神經血管產品組合的公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集團擁有22款獲批產品及候選產品,在中國的國內參與者中,集團擁有最全面的外周血管介入產品組合,涵蓋支架、球囊、導管和濾器等全系列動脈和靜脈產品。此外,集團的產品組合亦包括兩款血管閉合裝置候選產品,使集團成為國內首家開發出血管閉合裝置候選產品的醫療器械公司。
自2012年創立以來,集團已係統、全面地開發出45款產品及候選產品組合,涵蓋神經及外周血管器械市場及血管閉合裝置市場,這些市場都存在滲透率嚴重不足且發展迅速的特點。集團的兩款核心產品是蛟龍顱內取栓支架和UltrafreeTM 藥物洗脱PTA球囊擴張導管(“Ultrafree DCB”),這兩款核心產品已在中國實現商業化,且集團正在對這兩款核心產品展開進一步研發。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集團的廣泛產品組合包括中國及海外的合共12款獲批產品,其中包括6款用於治療神經血管疾病的獲批產品及6款用於治療外周血管疾病的獲批產品。集團亦在中國擁有36款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候選產品,其中6款處於註冊階段、9款處於臨牀試驗階段、11款處於型檢階段及10款處於設計階段。於往績記錄期間,集團在中國和海外實現了6款產品的商業化,並自該等產品的銷售中產生收入。2020年,集團大幅增加在中國的銷售,集團於中國銷售的收入佔2020年總收入的87.9%。隨着集團目前的產品和候選產品在中國獲得更多的上市批准,集團預計將在中國產生更多的銷售額。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中國政府並無就卒中治療及預防器械設定指導價。
集團已與基石投資者訂立基石投資協議,據此,基石投資者已同意按發售價認購以總金額1.45億美元(約11.255億港元)可購買的一定數目的發售股份。基石投資者包括Hillhouse、富達國際 、Lake Bleu Prime(由清池資本(香港)有限公司管理)、Boyu Capital Opportunities Master Fund(由博裕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投資基金)、AIHC Master Fund、Hudson Bay、Snow Lake Fund(雪湖資本為投資管理人)、Cormorant、Octagon、Athos Capita、Sage Partners、及常春藤。
假設發售價為41.25港元(即發售價範圍中位數),基石投資者將予認購的發售股份總數為2728.15萬股發售股份,佔根據全球發售所提呈發售的H股的約45.47%(假設超額配售權未獲行使且未計及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將予發行的任何股份);緊隨全球發售完成後集團已發行股本總額的約8.44% (假設超額配售權未獲行使且未計及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將予發行的任何股份);及緊隨全球發售完成及超額配售權獲悉數行使後集團已發行股本總額的約8.21%(未計及根據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將予發行的任何股份)。
集團估計,假設超額配售權未獲行使及假設發售價為每股41.25港元(即發售價範圍的中位數),集團將收到的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將約為23.14億港元。其中,約37.0%將被分配予集團的核心產品(即蛟龍顱內取栓支架及Ultrafree DCB);約11.0%將被分配予集團其他5款主要產品(即顱內動脈瘤栓塞彈簧圈、血流導向裝置、可回收腔靜脈濾器、外周靜脈支架系統及血管閉合裝置)的持續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其中四款處於臨牀階段,一款處於註冊階段;約40.0%將被分配予集團其他38款產品及在研管線,以開發集團的產品組合,進而提供全線解決方案;約3.0%將分配予進一步升級研發設施;約4.0%將分配予潛在戰略收購、投資、授權引進或合作;及約5.0%將用於集團的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