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公布的一季度財報數據並不好看,但看上去這並沒有妨礙途牛(TOUR.US)最近兩個交易日股價走強。6月3日,途牛股價收盤大漲10.4%,報2.76美元。6月4日,途牛延續了上一個交易日的強勢,盤中雖短暫下挫,但最終依然收漲2.17%,報2.82美元。
智通財經APP認爲,近日途牛股價的連續上漲,或許源于公司樂觀的業務展望。財報顯示,對于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預計將産生1.429億元-1.497億元(人民幣,下同)淨收入,同比增長320%-340%。
收入續降虧損收窄
正如前文所述,僅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途牛的成績難言樂觀。財報顯示,途牛Q1的淨營收爲7736萬元,同比下降55.5%;淨虧損4163.1萬元,而去年同期爲2.05億元,虧損大幅收窄。
首先來看公司的收入狀況,途牛已連續6個季度收入同比下滑。公司的收入來源于旅遊度假業務和其他收入兩個部分。其中,旅遊度假業務實現營收4540萬元,相比于2020年同期下降62.3%;其他收入貢獻收入3200萬元,同比下降40.5%。
據了解,途牛的旅遊度假業務包含跟團遊、自助遊等旅遊相關服務。不過,從宏觀環境來看,今年一季度國內旅遊市場的熱度並不低。根據5月中旬文旅部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顯示,一季度全國旅行社國內旅遊組織1187.28萬人次、2863.11萬人天,同比增加138.5%、85.83%;接待1489.04萬人次、3059.22萬人天,同比增加163.04%、122.89%。
國內旅遊市場的強勁複蘇,卻沒有刺激途牛旅遊度假業務的業績,這或許與途牛的産品類型有關。智通財經APP了解到,與攜程集團(TCOM.US,09961)、同程藝龍(00780)等主做機票酒店的同行不一樣,一心想要做出差異化的途牛主攻休閑旅遊,即跟團遊和出境遊産品。但由于海外疫情影響,出境遊一度處于停擺狀態,這也是最近一年多以來途牛收入增速屢下台階的外部原因之一。
途牛自身的解釋也印證了上述觀點,根據財報披露,公司坦言旅遊度假業務收入下滑是受新冠疫情爆發和傳播的影響,前往國際目的地的旅行減少。
除了旅遊度假業務以外,途牛的其他收入表現也不理想。財報顯示,途牛的其他收入包括銷售旅遊景點門票、簽證申請、酒店預訂、航空票務、火車票務、巴士票務、汽車租賃、保險及金融服務等與旅遊相關的服務。報告期內,該業務收入大幅下滑主要系金融服務産生的收入減少。
反觀公司的盈利表現,公司從2014年登陸資本市場以來,始終沒有擺脫連年虧損的尴尬。據統計,2014年-2020年,途牛七年累計虧損超過70億元。今年一季度,途牛虧損得以大幅收窄,與公司積極壓縮成本不無關聯。財報顯示,一季度途牛的運營費用爲8350萬元,同比下降72.9%。其中,研發費用爲1180萬元,同比減少76.9%;銷售和市場費用3540萬元,同比下降71.6%;一般和行政開支爲4470萬元,同比減少66.6%。
業績掉隊市值走低
從行業角度來看,途牛所處的位置頗有些尴尬。就股價表現而論,攜程集團在美股和港股的市值分別高達250.1億美元和1935.3億港元,同程藝龍的市值也有448.9億港元,然而途牛僅爲3.48億美元,體量與前兩者已不可同日而語。
市值表現大相徑庭,背後體現的是叁者業績的差異。以一季度爲例,報告期內攜程實現營收41億元,同比下降13%;歸屬于攜程集團股東的淨利潤爲18億元,同比扭虧爲盈。同程藝龍的業績也不遑多讓,實現收入16.1億元,同比增加60.6%;經調整EBITDA爲4.2億元,同比增長162.7%。
不難看出,攜程集團和同程藝龍的Q1業績受疫情的影響遠沒有途牛那麽大,而同程藝龍更是在營收和利潤兩端均實現大幅度提升。攜程收入雖受跨境旅行業務擾動而有所下行,但幅度遠較途牛爲小,而且它的業務布局更爲多元,報告期內國內業務表現亮眼推升總體收入表現,同時盈利水平也堪稱強勁。
好消息是,雖然橫向比較同行之下途牛的業績表現已然掉隊,但同自身相比途牛最黑暗的時刻或許已經過去。受益于國內疫情防控成效卓著,途牛的國內業務增長明顯。3月,途牛簽約GMV較2月增長超180%,定制遊簽約交易額環比增長超800%。此外,清明小長假通過途牛預訂出遊的人次同比增長超過3倍,五一長假期間GMV同比增長超過4倍。從兩個法定節假日強勁的數據看,途牛方面對Q2業績頗爲樂觀也不意外了。
對于途牛來說,僅僅是收入層面的回暖或許還遠遠不夠。首先從規模來講,途牛已被攜程集團和同程藝龍遠遠甩在身後,未來如何接近甚至趕超這些同行是成爲公司必須要面對的關卡;其次從盈利來看,即便是在疫情以前,途牛也沒有找到穩定盈利的方式,一季度公司雖通過控制各項開支借以縮小虧損幅度,但距離真正實現盈利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近兩個交易日的股價表現優異,但如果途牛無法解決上面兩個問題,長期來看它的股價持續上行的動力恐怕並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