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SEHK:175)股價於2021年表現異常波動,今年初在母公司伙拍百度(SEHK:9888)(NASDAQ:BIDU)設合資新能源車企消息下,帶動股價升至創歷史的36.25元,但隨著首季銷量倍長安汽車追上,由「一哥」變「二哥」,加上科技股熱情冷卻,股價腰斬至5月中旬的17.14元 ,然而過去一個月股價反彈3成至22元,公司能否繼續回勇,未來主要睇以下三大關鍵因素。
1.銷量情況 吉利2021年首季實現汽車銷售33.36萬輛,按年增長62%,4月份汽車銷售按年跌5%至10.03萬輛,與3月銷售水平相若,反映疫情以來的低基數效應消失,首4個月銷量按年雖升39%,達43.39萬輛,僅佔全年銷量目標156萬輛的28%,銷情進度未如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芯片和原材料短缺所致。
而令投資者進一步憂慮的是,長安汽車首季賣出64.11萬輛,按年增長111.56%,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的銷量超50萬輛,反超吉利的中國品牌汽車銷量。
不過,5月初吉利一共新增兩款超值版車型:1.5L手動超值版和1.5L CVT超值版,售價分別為4.99萬和5.99萬人民幣,價格非常低。有望在入門級汽車市場搶佔相當份額。
此外,據摩通引述吉利汽車管理層指,仍有信心達成全年銷售156萬輛的目標,且認為即使第二季因汽車芯片短缺和原材料成本上升而令產量有單位數影響,但公司已調整生產和產品組合,優先銷售較高價車型,可望提升盈利能力。
2.合資新能源車企發展進度 吉利今年在新能源車大展拳腳,市場焦點非吉利汽車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與百度合資的新能源車企集度汽車莫屬。百度與吉利分別佔合資公司55%及45%權益。
集度汽車將於今年第三季度開展對外融資,計劃未來五年投資500億元人民幣用於研發和生產智能汽車。 集度CEO夏一平預計首款車於明年亮相,定價在20萬元人民幣以上。
此外,吉利控股1月時亦宣布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主要業務包含但不限於汽車整車或零組件、智慧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製造流程等,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客製顧問服務。
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 50%。吉利控股其後亦與法拉第未來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計畫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展開合作,並考慮由吉利和富士康組成的新合資公司提供代工服務。
3月時,吉利控股與韓國SK集團共同投資GLY Capital Management的移動出行基金 ,雙方將各自投資3000萬美元,目標在年底時總規模達到 3億美元。該基金將對互聯汽車、自動駕駛、共享和電動化等未來汽車關鍵領域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進行投資。與此同時吉利控股與SK Holdings也達成協定,雙方將在氫燃料、電池材料、半導體和無人駕駛技術等領域展開合作計劃。
吉利控股組建了一個由系統設計到關鍵零部件的智能汽車研發網絡,子公司吉利汽車自然亦能受惠,而隨著合作有進一步消息發佈將可帶動吉利股價上行。
3.中國政府打壓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從2019年底開始在中國銷售Model 3電動車,很快就登上中國電動車銷量排行榜。同樣根據中國乘聯會資訊,特斯拉當月賣出1.5萬輛,佔中國電動車市場23%,從此長期佔據第一位置 ,然而到4月出現大變化。
特斯拉4月賣出2.58萬輛車,較3月大跌9633輛。中國乘聯會指,特斯拉4月從中國出口1.42萬輛車,即中國內需市場只賣出1.17萬輛車,出口量較內銷還多。
特斯拉在華銷情急跌,主要由於中國政府打壓所致,今年3月12日發布《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規定要求汽車製造商需在中國境內存儲數據,如需將數據發送至海外實體須獲得監管許可。10日後,市傳內地政府以特斯拉的車上攝影機有安全疑慮為由,禁止特斯拉的車進入軍事設施、部分敏感國企與政府部門,甚至傳出有部門要求幹部停止使用特斯拉並將其出售。
路透5月報道指,特斯拉原本要買地,將上海打造為特斯拉電動車全球出口中心,「但計畫已擱置,因為特斯拉不願意再積極擴張中國產能。」但特斯拉給路透社的回覆,只含糊稱「發展仍按計畫進行」。
實際上,特斯拉對內地車企發展智能汽車是最主要及最大競爭對手,當特斯拉被打壓,其原有份額便會由其他本地車企頂上,吉利作為行內龍頭自然可分得杯羹。
結語 吉利今年預測市盈率為19.5倍,較歷史平均的15倍為高,明顯略為偏高,然而對比內地電動車龍頭比亞迪(SEHK:1211)的80倍預測市盈率,以及另一新冒起發展電動車的長汽(SEHK:2333)約30倍實則卻屬便宜。加上吉利現價仍較年初高位低逾3成。考慮中國政府會繼續扶持本地企業,吉利前景可以睇好。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