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公佈今年首季經濟數據,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年實際增長為5.4%,但疫情尚未完全過去,經濟未見全面復甦,獲得該增長完全是由於去年基數太低。同時,由於缺乏訪港旅客,消費市道均未見起色。
另一方面,個別商品及工業原材料出現短缺,導致價格近期急升,國內生產者出廠價指數4月份按年增長6.8%,勢必影響零售消費物價,市場因此開始憂慮通脹會升溫。
美國通脹較預期高 美國方面,4月份消費物價上升4.2%,由於3月份升幅已高於2%目標,4月份增長又遠超預期,該數據令投資者擔憂。
這是由於目前來說,反映風險資產價格的美國股市依然處於歷史高位,但反映通脹風險的債券收益率卻偏低,意味短期內消費需求仍然不足,偏高的資產價格、配合產業結構出現瓶頸、消費市道疲弱、加上物價上升,表示信貸未能有效流入實體經濟,滯脹(stagflation)又再發生,市場迅即進入混亂並出現短暫獲利拋售。
如果滯脹在一些主要經濟體真的又再發生,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經濟產出會持續下降,但物價卻持續上升。
由於信貸膨脹導致相關貨幣貶值,假若美元貶值亦會帶動匯價關連的其他貨幣貶值、例如港元。疫情過後預測經濟復甦的水晶球會變得陰暗,投資者因此需要保持一定的謹慎。
本文旨在提供一些相關的分析,幫助投資者了解有關情況。
通脹表示經濟增長 但亦可能曇花一現 物價上升通常表示經濟正在增長,供應滿足不了需求,但在滯脹情況下,物價上升則意味經濟結構正在變化,主要產業增長已經到頂或出現放緩,整體消費意欲減弱,亦包含人口老化、就業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因素。
問題是這種情況會持續多長時間? 這要視乎是否有抵銷因素的存在,如果加上資產或信貸泡沫等加劇因素,根據以往美國大衰退和日本相關的經驗,滯脹可以持續超過十年。
如果沒有泡沫或泡沫並不嚴重的情況下,出現衰退的行業能夠迅速地被淘汰,具競爭力行業興起,經濟可在短時間內重拾正軌。物價上升會迫使央行收緊貨幣政策,而人口結構對於經濟增長來說將會是最重要關鍵。
價格上漲導致科技股被大量拋售 很多創新科技,目前還沒有找到最佳用途,距離創造盈利最大化還有一段距離,很多科企亦在沒有盈利的前提下經營運作。
當通脹壓力正在上升,投資者將資金從「盈利增長型」轉向「盈利穩定型」科企,一些分析認為,疫情雖然間接幫助某些科企盈利增長,但隨著社交封鎖的緩解,很多科企將很難維持疫情期間的盈利增長水平,畢竟在家工作娛樂、消費網購不出門等等不會是一個永遠持續的情況。
缺乏實際盈利對某些科企的股價造成影響,因為投資者希望擁有實際收入,以及看見該等收入正在增長,所以會造成資金轉向壓力。
此外,當市場考慮到通脹影響時,投資者會傾向放棄科技股,因為市場認為科技股是一種壽命比較長的風險投資,需要等一段長 時間才獲得較為合理的回報。
注意力將再次集中在日常消費 持續一年多的疫情,對全球產業供應鏈造成嚴重打擊,當經濟復甦、需求超過供給時,經濟產出缺口(output gap)就會形成,物價也就因此上升,加上貨幣貶值,供應者唯有通過價格調整來抵銷產出缺口。
滯脹帶來最大的傷害也許是由於消費者的通脹預期,即使經濟已經復甦,供需差距開始縮小,但市場的通脹預期會改變消費者的價值取向,貨幣信貸需要進入實體經濟進行周轉,不以增加儲蓄或償還債務等形式被保存起來,好消息是日益普及的電子消費會加強貨幣的流轉速度(money velocity),再配合財政措施抵銷通脹產生的經濟問題,滯脹對經濟的影響才會短暫。
結語:輸家贏家? 短期來看,傾向持有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投資者,會希望購買回報與通脹掛鉤的債券例如iBond,在通脹預期升溫的前提下,為免資金被通脹侵蝕,港府發行的 iBond 顯得相當有吸引力,但該情況只適用於一手認購並持有至到期的投資者,由於iBond的二手成交價過往都是偏高,導致實際息率可能比通脹率低。
假如經濟體出於競爭需要把貨幣進一步貶值,一些依賴出口的經濟體及生產企業將會是輸家,涉及原材料價格上升的更會首當其衝,在市價(nominal price)條件下,這些企業實際收到的外匯將會低於貨幣貶值前的價值。
值得留意的是,由於實物黃金是衡量經濟體是否擁有穩定貨幣的最佳工具,並且在實踐中效果很好,所以短期來說,經濟體會更傾向利用實物黃金作為通脹對沖。
有趣的是,在滯脹情況下投資者自住的房屋將會是一種可靠的通脹對沖,而持有物業進行按揭透支的借款人,更可以在還錢時用相對價值較低的未來現金償還貸款。
相比之下,持有物業用作租金收入、或持有等值實物黃金的投資者將會是輸家,因為自住房屋可以用居住空間的形式收取投資回報,而收租物業往往因為經濟放緩而空置,而實物黃金則以存儲成本的方式增加投資成本。
長遠來說,滯脹會使投機活動進入高峰,而目前最熱門的加密貨幣,持有人會從通脹中得益,但加密貨幣畢竟是一種投機,並非是以新形式的貨幣取代被貶值的貨幣,能否獲利還需要看時機。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