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2月24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香港立法會提交2021至2022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陳茂波在此次演講中,除了提到了備受市場矚目的股票印花稅問題外,他還預判香港經濟今年將恢複正增長,而促進疫後經濟恢複的措施包括發展數碼經濟、發放消費券、繼續向旅遊業提供財政支援等。
金融市場發展方面,陳茂波稱,爭取年內開通“債券通”南向交易,並以資助等形式鼓勵更多房托基金在香港上市。
陳茂波表示,港交所會檢視整體第二上市制度,包括非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大中華公司是否需要屬創新科技公司,才能透過新設立的渠道在港作第二上市,以及它們相應的市值要求。
“互聯互通”方面,陳茂波稱會爭取繼續擴容,包括逐步納入ETF等不同資産種類,以及擴大合資格的股票範圍。隨着國際投資者透過“互聯互通”計劃加大參與A股市場,利用A股指數期貨對沖風險的需求日益增加。港交所會加緊預備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合約的工作。
以下是陳茂波演講的要點摘錄:
預料香港經濟今年恢複正增長
香港整體經濟去年上半年大幅收縮百分之九,第叁季稍見改善,但第四季後期至今再受疫情打擊。去年全年合計,經濟收縮百分之六點一,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亦是香港首次連續兩年負增長。
香港經濟預料今年恢複正增長,但複蘇進程將視乎疫情發展。考慮到內外最新形勢,以及財政措施的提振作用,預測今年經濟實質增長介乎百分之叁點五至五點五。
中期而言,香港會繼續受惠于內地的持續發展及全球經濟重心西向東移的大趨勢,經濟前景正面。綜觀各項因素,並考慮到經濟今年初步複蘇後,應續見追趕式增長,我預測香港經濟在二零二二至二零二五年間,平均每年實質增長百分之叁點叁,基本通脹率則預計平均爲百分之二。
疫後經濟恢複措施
要讓經濟在疫後得以恢複,必須對准重點,除了協助企業適應疫後經濟“新常態”,促進消費市場回暖,亦要在海內外推廣香港的優勢。相關措施包括:
數碼經濟
我會在二零二一/二二年度起,分叁年向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撥款合共叁億七千五百萬元,資助開發虛擬平台以增強舉辦線上活動的能力及進行數碼化。
發放消費券
我會向每名合資格的十八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五千元的電子消費券,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預計措施可惠及約七百二十萬人,涉及約叁百六十億元財政承擔。香港政府會物色合適的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協助推行計劃,並會盡快公布計劃細節。
拓展市場
我會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注資十五億元,分階段擴大資助地域範圍,由二十個經濟體大幅增加至叁十七個,以涵蓋所有與香港已簽署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的經濟體,並將每家企業的資助上限由四百萬元提高至六百萬元,支援它們充分利用投資協定提供的更佳保障,發展更多樣化市場。
支援旅遊
除已向旅遊業提供近二十六億元的財政支援,我會預留總數達九億叁千四百萬元提升旅遊資源。亦會預留七億六千五百萬元,支持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重振旅遊業的工作。
在保障公共衛生的大前提下,香港政府將考慮恢複放寬本地遊旅行團的群組聚集限制,幫助旅遊業爭取營運空間。香港政府會和香港有密切經貿關系和疫情相對穩定的地區就“航空旅遊氣泡”進行商討及作出安排。
除以上各項措施外,亦會投放額外資源改善郊野公園、提升康樂設施及優化海濱等。
經濟發展的定位和方向:繼續強化香港在環球金融的領導地位
從産業角度看,香港在金融、創新科技、綠色經濟、空運、供應鏈管理和專業服務等範疇都大有作爲。要繼續強化香港在環球金融的領導地位。
大灣區是香港參與國家經濟內循環的最佳切入點。香港和東盟的自貿協定及投資協定最近已全面生效,去年十一月,國家與十四個經濟體簽署了RCEP。我們正積極爭取香港成爲第一批在協定生效後加入的經濟體,協助港商及投資者開拓市場,促進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
金融服務
香港一直是內地企業境外融資中心,亦是國際資金進入內地市場的重要渠道。香港資本市場與內地資本市場可相互補充和促進。
去年滬深港通南北雙向成交總量增加超過一倍,互聯互通運作暢順。香港在國家雙循環策略中可以作出更積極貢獻。香港財庫局已與香港金管局、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證監會)和香港保險業監管局(香港保監局)成立聯合工作小組,研究香港如何配合國家的經濟及金融發展和國際投資者的需求,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制訂發展藍圖目標,提出具體方案和措施,並與中央溝通,爭取支持。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
因應在二零五零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我們會繼續推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鼓勵機構作相關投融資及認證,並吸引全球頂尖機構和人才來港提供相關服務。
我們于上個月成功發售第二批總值二十五億美元的政府綠色債券,當中的叁十年期債券更是特區政府迄今發行年期最長的債券,也是亞洲至今年期最長的政府類別美元計價債券。我們計劃定期發行綠債,並會擴大“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的規模。我們建議將借款上限提升一倍至二千億元,讓我們可以于未來五年,因應市場情況,再發行合共約一千七百五十五億元等值的綠色債券。我們亦計劃發行綠色零售債券,讓市民參與。
香港政府先前推出的“債券資助先導計劃”和“綠色債券資助計劃”將于今年中屆滿。我們會整合兩個計劃爲“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的債券發行人和借款人的發債支出及外部評審服務。計劃爲期叁年,香港金管局稍後會公布詳情。
“債券通”
“債券通”以達致南北雙向交易爲目標。落實“債券通”的南向交易將更便利內地投資者作多元化資産配置,也爲香港金融業帶來龐大機遇。香港金管局與人民銀行已成立工作小組推動“債券通”南向交易,爭取在年內開通。
零售債券市場
鑒于于環球低息環境將會維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不少市民特別是長者追求穩定而可靠的投資回報,我們計劃在本年度繼續發行不少于二百四十億元的銀色債券和不少于一百五十億元的通脹挂鈎債券(即iBond)。我們建議將香港政府債券計劃的借款上限由二千億元提升至叁千億元,以便有足夠空間發債,達致持續發展債券市場的目標。此外,亦會將合資格認購銀色債券的年齡由六十五歲降至六十歲。
房地産投資信托基金
我們致力推動香港房地産投資信托基金(房托基金)市場的發展,加強香港作爲首要集資中心的功能,同時爲投資者提供多元化及回報較穩定的投資機會。爲鼓勵更多房托基金在香港上市,未來叁年獲證監會認可並在香港上市的合資格房托基金將獲資助其付予本地專業服務提供者費用的七成,上限爲每只基金八百萬元。
證券市場
雖然外圍環境充滿挑戰,去年香港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一千二百九十五億元,較前年上升百分之四十九;同期的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達叁千九百七十五億元,較前年上升百分之二十七,其中內地企業的集資額占超過九成。香港不單是國際首選的集資平台,更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資中心。新上市制度實施至今已有四十叁間公司循該制度在港上市,合共集資超過四千二百億元,占期內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約四成,總市值更超過十一萬億元,占香港股市總市值約四分之一,包括十間“中概股”回歸作第二上市,以及叁十一間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
港交所會檢視整體第二上市制度,包括非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大中華公司是否需要屬創新科技公司,才能透過新設立的渠道在港作第二上市,以及它們相應的市值要求。港交所會在稍後咨詢市場。
“互聯互通”計劃擴大香港資本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亦配合國家的金融發展策略。我們會爭取繼續擴容,包括逐步納入ETF等不同資産種類,以及擴大合資格的股票範圍。隨着國際投資者透過“互聯互通”計劃加大參與A股市場,利用A股指數期貨對沖風險的需求日益增加。港交所會加緊預備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合約的工作。
保險及國際風險管理中心
我們正進行一系列立法工作,爭取在下月底前爲包括海事及專項保險在內的合資格保險業務提供利得稅率減半優惠;利便在香港發行保險相連證券;擴大專屬自保保險公司的可承保風險範圍;以及優化集團監管框架。我們亦正准備推行保險業風險爲本資本制度,取代以規則爲基礎的資本充足制度。
我建議推出爲期兩年的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以吸引保險企業或機構來港發行保險相連證券。視乎證券的年期,每次發行的資助金額上限爲一千二百萬元。
空運業
隨着現有的速遞貨運站擴建、新的高端物流中心及機場叁跑道系統將會先後啓用,香港國際機場每年的貨運處理能力預計將由七百四十萬公噸增加至二零二四年的約九百萬公噸。疫情過後,我們有信心香港國際機場會再度成爲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
公共財政
過去一年,我們爲應對疫情和纾困而大幅增加開支,兩年間財政儲備從相等于二十叁個月政府開支的水平,顯著下降至十叁個月。
我預期下一財政年度雖然收入有所改善,但由于推出逆周期財政措施,加上經常開支持續上升,財政赤字爲一千零十六億元,相等于本地生産總值百分之叁點六。換言之,香港經過十五年來錄得盈余之後,將會連年出現赤字。
我們充分考慮對證券市場和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後,決定提交法案調整股票印花稅稅率,由現時買賣雙方按交易金額各付百分之零點一,提高至百分之零點一叁。政府將繼續全力推行各項發展證券市場的措施,將香港的金融業發展至更高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