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楊超越、李佳琦以人才名義落戶上海之後,戶口再次在打工人内心蕩起層層漣漪,原來有錢人也care戶口。
不過就在2020年歲末之際,在城市漂泊的打工人收獲一波暖心政策。
以福州為首的多個能級城市紛紛降低落戶門檻,擁抱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人。如果這些打工人落戶,他們或可以得到二套房購房名額,孩子也可以隨著家長落戶,並獲得在當地高考的資格。當然,在一些養老福利保障好的城市,打工人未來也將老有所養、無後顧之憂。
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外地人落戶多了,城市也會得到利好,首先落戶人口更穩定,會為城市帶來人力資本,人要消費,無論是房地產投資也好,教育投資也好,都將會提高城市的綜合活力。
在此之前,各大城市落戶門檻都是相對嚴格的。尤其是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更是金貴得不得了,一戶難求。
從本質上說,戶口是公共福利分配的一種限制,城市要養活戶籍人口,提供糧食等物質供應、教育等福利資源,為減少成本壓力,自然對戶籍人口有所限制。
那問題來了,為何一夜之間,各大城市紛紛降低落戶門檻,從限制人口到吸引落戶,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人才大戰」變為「搶人大戰」,城市落戶門檻一降再降
落戶政策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就連人人向往的「人間天堂」蘇州市也加入戶籍改革城市列,出台租房即可落戶、蘇州、南京等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改革措施。
在蘇州之前,已經有多個城市陸續放寬落戶限制。
12月14日,福州發佈通知,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明確不設學歷、年齡、就業創業限制,外省市人員均可申請在福州落戶,六縣(市)、長樂區人員均可申請在五城區落戶。
完全摒棄各類落戶條條框框障礙,福州此舉可謂霸氣。就此各為看管可以注意到一個悄然的變化,各大城市已經從前兩年的「人才落戶」政策變為更為直接的「搶人」,很多城市已經持續降低落戶門檻,摒棄學歷限制。
同日,青島發佈徵求意見:中心四區放寬人才落戶限制,取消社保年限限制;取得居住性質的產權房屋,可申請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落戶;全面放開縣域(膠州、平度、萊西市城鎮區域)落戶。
緊接著12月15日,無錫發佈戶籍準入新規,放開江陰、宜興兩個縣級市落戶限制;調整市區人才落戶限制。
無錫的落戶政策也很放得開,但還不如福州放得開。在多個城市放低落戶門檻之餘,一線城市行動了。
12月16日,廣州人社部發佈關於公開徵求《廣州市差别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意見,對在多個行政區就業或創業、具備大專以上學歷、滿28週歲及以下、繳足一年社保條件即可入戶。
再早之前,上海放松高校畢業生落戶限制,北京完善積分落戶制度等,一線城市在人才落戶上也開始松動。
今年以來人口問題越來越頻繁的被提及,多個城市落戶門檻一降再降、從「人才大戰」變為更直接的「搶人大戰」,這背後無不顯示著缺人了。
一向高企的落戶門檻為何降低?
人口事關供給側勞動力要素,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各地經濟、產業發展有天然的對勞動力的需求。
2017年以來全國約100個城市掀起「人才大戰」。西安、杭州、蘇州、武漢、長沙、東莞等二三線城市不斷推出人才引進政策,成為人才聚集的新熱門城市。
據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2019年新一線城市相對於一線城市全面實現人才淨流入。截至2019年11月,一線城市職場人淨減少0.58%,較2018年同期增加0.05個百分點。
反之,由於新一線城市大力推出人才引進政策,杭州、東莞、武漢、長生、蘇州成為2019年求職者離開一線城市後首選的五大城市。
上面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兩年人才在城市間流動趨勢演變,從一線城市,向壓力更小的新一線、熱點三四線城市流動。
在這種情況下,一線城市除卻北京這樣主動往外疏散人口的政治性大都市,上海、廣州這類市場化、商業化氣息更濃重的都市更需要挽留人口。
2019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6%,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4.38%。這意味著常住人口如果不轉化為戶籍人口,就有可能會變成一個容易消失的變量。
隨著城市公共設施水平提高,為了避免「空心化」,城市越來也需要人口來支撐產業發展。
在人口紅利消失的當下,國際形勢風雲變換,以内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策略下,消費、製造等人口密集型需求側改革被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驅動。
在這個大背景下,城市對人力資本的需求更是尤為迫切,甚至可以說城市間的「搶人大戰」堪稱古代軍隊搶壯丁。
但我們仍要看到,即使搶人,大城市的生產資料也絕對做不到分配平均。一些中低收入人群仍面臨向外圍溢出。
作為一線城市的衛星城市,類似於北京周圍的燕郊、大廠、香河、固安等順其自然成為打工人生活甚至落戶的絕佳地點,也就形成我們常說的京津冀都市圈。
以北京、天津為首京津冀都市圈始終不如以上海、蘇州、杭州「三足鼎立」的長三角都市圈來的熱鬧。
現在蘇州醞釀和南京等地實行居住和社保年限互認,相當於在長三角範圍内共享人才資源,對長三角都市圈發展是一種利好。
戶籍城鎮化率將成為城市間新一輪競爭?
一直以來,市場比較關注城鎮化率,卻忽略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2019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6%,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4.38%。
如果能將這部分高出的長住人口轉化為戶籍人口,以市民化身份落戶城市,在城鎮率提升同時,城市、都市圈也必將加快推進。
經濟學家馬光遠在近日表示,都市圈是構建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的核心,而城鎮化是雙循環戰略的最大抓手。
他認為,未來中國的城鎮化就是大城市化,因此一線和部分熱點城市的樓市仍有機會。
樓市雖然在國内被視為投資,但其卻是國人最大的消費開支。但人口、房子,這兩種要素之間往往被政策制定的「戶口」的鴻溝劃開。
有了戶口就可以買第二套房,在城市購房的門檻也會相應降低。這也是為何房地產業歷來有一句經典之談,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房地產又是某些城市、都市圈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在城市經濟體量中佔據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增高將成為未來房地產銷售新增量。
海通證券的觀點恰好相似,其認為,戶籍放開和因城施策會帶來城市圈内中外環區域輪動復甦。人口的流入為當地房地產市場帶來增量剛需和改善性需求。
落戶制度紅利為城市、都市圈帶來持續的剛需和改善型需求。在這個逐漸壯大、互為因果的矛盾里,城市的競爭格局也將因人口而變化。
可以說這輪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大比拼,將成為城市新一輪增長的動力,事關未來城市、都市圈競爭格局。
基於此,繼福州、蘇州、廣州之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降低落戶門檻,擁抱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