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製藥(SEHK:1177)早前公佈業績,股價隨即急跌逾1成,不過公司股價從年內高位累跌已有4成,此時會否是入市時機?
中生製藥公布首9個月業績,期內盈利按年跌18%至18.5億元人民幣,若撇除收購、權益投資及金融資產未實現公允價值虧損等,中生製藥基本盈利跌11.7%至22.9億元,收入則按年跌6.2%至181.2億元。業績公佈後,中生股價於12月1日隨即急挫12%至6.88元,較年內高位11.22元累計回吐4成。
中生較同業便宜但仍偏貴 中生製藥貴為藍籌,但市值卻並非同業最大,如另一藍籌藥明生物(SEHK:2269)市值高逾3000億元,翰森製藥(SEHK:3692)市值2100多億元、百濟神州(SEHK:6160)1800多億元,均遠較中生的1300億元為高。而對比藥明、翰森現價市盈率分別240倍和65倍,中生現價市盈率僅 40倍明顯便宜得多,中生今、明兩年預測市盈率則分別為35倍及28倍。然而中生估值相比之下較低並不代表抵買。
首先,中生股價的歷史平均市盈率為26倍,現時較之明顯仍然略高。其次,中生股價不振主要是由於增長憧憬被比下去。彭博綜合券商預估公司今年全年經調整每股利潤為按年倒退22%,而公司今年首三季每股盈利按年跌17.9%,意味市場預期第四季盈利跌幅將會進一步擴大。至於明年及2022年每股盈利預估增長則分別為23%及19%,表現不俗,但對比近年新上市的藥股而言則增長明顯遜色。
歷年增長跑輸同業 中生2015年至2019年間的收入年複合增長及稅前盈利年複合增長分別為13.6%及12.8%,較藥明生物的63.5%及104%要低得多,同期石藥(SEHK:1093)的18%及21.7%也表現優於中生。值得一提是,石藥當前市盈率為20倍,今年預測市盈率為16倍,估值較中生更為便宜。
中生季績其實並非全無亮點,其中新產品銷售收入佔集團總收入約36.7%,總額按年升67%至66.59億元人民幣,創新藥銷售額佔集團總收入約25%,去年同期佔比為約20%,反映公司在研發新藥方面增長頗為不俗。更重要是,截至第三季已累計臨床批件、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和申報生產的在研產品高達398件,涵蓋肝病藥、抗腫瘤藥、呼吸系統藥和心腦血管藥等,若當前有某些藥品能提前應市,對生意增長也具有相當潛力。
派息穩定適合收息族 此外,中生另一賣點是派息穩定,自2000年上市以來,每年均有派息。計及今年,將連續3年每年度派8仙。公司預測息率雖只有0.78厘,至2022年預估也僅得1.05厘,不過公司於2015財年、2017財年及今財年採取2送1紅股政策。不定期的紅股分派策略,加上公司採取1年4次分派的做法,對收息族有較高吸引力,亦可培養長情投資者。
總括而言,中生現價水平依然略貴,但長線增長及派息平穩是大賣點,建議待其進一步回調後分階段吸納作長線持有為佳。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