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最新!💥 獲取ProPicks查看哪些策略擊敗標普500指數1,183% 領取40%折扣優惠

值得留意零售市場一個新趨勢

發布 2020-7-12 下午07:15
更新 2020-7-12 下午07:45
© Reuters.  值得留意零售市場一個新趨勢

頭條新聞大致集中於最危急的事件,先是COVID-19大流行,然後是最近美國的種族主義示威浪潮。不過有一些其他報導其實亦值得留意,多個連鎖集團品牌並不計劃重開門店,即使所屬的商場已經……重開。

這些商店早已大批撤出購物中心。冠狀病毒疫情導致商店關閉,只是加快這個趨勢而已。據穆迪(Moody’s)行業研究機構Real Estate Solutions (REIS)資料,購物中心的空置率到2019年底達9.7%。REIS預計隨著個別零售商重組和重新計劃門店位置,商場空置率到明年底將攀升至14.6%。

梅西百貨(Macy’s) (NYSE:M)和Foot Locker (NYSE:FL)等知名零售集團,並非全部都放棄商場門店,但越來越多這類零售商在尋找商場以外的其他位置,這類門店擁有較親切的環境,租金亦較低,這包括露天購物中心,又或像鬧市中心這樣較新穎的地點,甚至是靠近社區的獨立場地。

採取這類策略的零售商均處於轉型階段,都是在摸索本身的業務發展。

集體撤出商場 正如筆者同事萬里富(Motley Fool)專欄作家Rich Duprey幾天前解釋,Foot Locker已經逐步撤出商場,轉到露天購物中心。冠狀病毒疫情純粹加快這個轉變。

這種現象並非Foot Locker獨有,梅西百貨同樣有此轉變。今年早前,公司推出「梅西百貨市集」(Market by Macy’s),規模較梅西百貨一般百貨門市更小,感覺更加親切。有一點更值得留意,這些門店的選址除了購物商場外,任何地方都可以,有助抵消梅西百貨計劃到2023年關閉125家商場門店的影響。

健康輔助品連鎖集團GNC Holdings在2018年後期亦作出大膽決定,毅然關閉多達900家門店,其中約一半設於購物商場。

即使是化妝品和美容零售商等購物商場重要租戶同樣作出轉變。由LVMH (OTC:LVMU.Y)擁有的Ulta Beauty (NASDAQ:ULTA)和絲芙蘭(Sephora)均暗示,未來選址不會再像過去側重商場。

絲芙蘭美洲區副總裁Jeff Gaul今年初對記者表示,公司雖然仍希望選址商場,但即將開設的100家門店,都不會座落商場,而是在消費者更方便的地方。Ulta Beauty去年初亦表示,不久將來,約四分之三開設的門店將座落郊區露天購物中心。

如果選址重心放在露天位置這個趨勢,純粹涉及一兩家零售商,那麼影響有限。但當行業中這麼多龍頭都同時間同聲同氣,足以證明這場轉變將會是翻天覆地。

門店為何撤出商場 這個趨勢沒有單一原因。相反,多個因素同時在發酵,促使零售商撤出商場,遷到民眾的居所附近。

其中一個因素就是租金急漲。在電子商貿未出現前,大多數零售商都有實力為商場租用的地方支付昂高租金,但隨著網上購物興起,門店的銷售額下降,成本卻居高不下。REIS去年底報告指,零售商支付的租金刷新紀錄,達每年每平方英尺43.53美元。商場業主看來並未因應零售商最新面對的現實作出調整。

然而,社區露天購物點正在取代大型密集式購物中心,最大原因可能是生活方式和個人喜好的轉變。絲芙蘭的Gaul透露更多門店將選址商場以外地方後,在2月向時尚出版品牌Glossy解釋指,顧客普遍「向我們表明,確實希望可更容易和方便買到心頭好。我們有龐大的門店網絡,包括時代廣場(Times Square)、第五大街(Fifth Avenue)和第34街(34th Street),但我們一直缺乏社區的門店,若有的話,顧客若是星期五晚去SoulCycle健身或拿取薄餅外賣,亦可順道光顧。」

並非只有絲芙蘭的顧客才有這種情況。

暫時跑出的公司屬於黑馬 這個早就該出現的趨勢,目前仍然處於起步階段,若要找出誰是贏家和輸家,可能言之尚早。上文提到的各企業都在摸索這個轉變,需要處理某些因素,例如怎樣平衡商場和非商場的門店分佈。

然而,有一家公司能夠同時成功經營商場和露天購物中心的門店,可望脫穎而出:Nordstrom (NYSE:JWN)。

您沒有看錯,這家百貨公司雖然不是全球最大,對可能會光顧J.C. Penney門店或梅西百貨的中產消費者,這家百貨公司亦不是最有吸引力。但公司已經找到商場和Nordstrom Rack等非商場門店的正確比例,後者照顧最精打細算的消費者,提供低價商品(多是之前在Nordstrom商場門店以正價發售)。

幾年前,公司開設Rack門店時,原本想法未必是這樣,但時至今日,公司擁有247家Rack門店,只有約100家商場門店。公司已經有非商場門店業務,並且業績一直都很理想。

其他零售商呢?只有時間能證明各企業在這方面取得多大進展。但至少現在各企業都知道必須有此轉型。

延伸閱讀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