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匯市日報】降息預期壓制美元在104區域艱難尋找機會,加元從兩週高點回落,加元/人民幣在5.30附近徘徊

發布 2024-6-4 上午03:26
【匯市日報】降息預期壓制美元在104區域艱難尋找機會,加元從兩週高點回落,加元/人民幣在5.30附近徘徊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週一(6月3日),疲軟的ISM5月份PMI報告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美聯儲9月降息的可能性略有增加,美元指數(DXY)繼續下跌至104.15區域附近。加拿大央行將於本週三公佈利率決議,目前市場普遍預測降息,這一預測引發加元出現動盪,並從兩週高點回落,同時帶動加元/人民幣在5.30附近徘徊。

美元指數連續三個交易日一路下跌,目前已滑向104.15區域附近,截至發稿,現報104.18,跌幅0.43%。

(美元指數走勢圖,來源:FX168)

在經濟數據方面,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工廠的一個關鍵晴雨表跌至三個月低點,原因是新訂單減少,企業因借貸成本高企而不願投資。由於製造業萎縮的跡象,投資者對ISM採購經理人指數報告表示擔憂。

根據週一公佈的ISM數據,5月ISM製造業PMI收縮至48.7,低於預期的49.6和4月的49.2。ISM報告被視爲了解經濟健康狀況的窗口。而低於50%的數字表明製造業正在萎縮。ISM主席Timothy Fiore表示,「經濟的製造業方面似乎已經停滯不前,」

低於預期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導致美聯儲9月降息的市場概率增加。數據公佈後,9月降息的可能性增至近60%。

由於債券交易員對該報告做出反應,國債收益率走低。2 年期國債收益率回落至4.82%,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穩定在4.40%附近。國債收益率下跌給美元帶來了額外壓力。

在利率下降之前,經濟的工業方面不太可能產生持續增長,較低的借貸成本會吸引客戶購買更多商品或投資。與此同時,石油、塑料、銅和鋁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給價格帶來上行壓力。這可能會使通脹居高不下。

「這份就業報告和工資數據應該會在這方面提供進一步的線索。最近幾周,我們看到債券收益率上升,投資者越來越擔心利率可能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City Index分析師Fawad Razaqzada表示,「如果這種情緒發生變化,比如說由於一系列低於預期的美國數據,那麼美元最終可能會更果斷地崩潰,並開始一個乾淨的趨勢。然而,如果數據仍然非常火爆,那麼矛盾的是,隨着降息預期進一步推高,這可能會打壓風險情緒。」

儘管美聯儲官員發表了謹慎的聲明,但美國最近的經濟數據助長了對今年晚些時候降息的預期。這種情緒的轉變給整個5月份的美元指數帶來了下行壓力。

影響市場預期的關鍵數據點是美聯儲4月份核心PCE(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的漲幅低於預期,這是美聯儲的關鍵通脹指標。再加上美國個人支出和收入增長的下降,表明通脹壓力有所緩解。因此,5月份美元指數兌主要貨幣下跌約1.5%。最近幾周,美元指數表現出令人驚訝的平靜。在5月初跌至104點後,它部分恢復,同時保持2024年的上升趨勢。

然而,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仍未實現,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尼爾·卡什卡里等一些美聯儲成員主張保持利率穩定,直到實現通脹目標。美聯儲陷入了降息的市場壓力和維持物價穩定的兩難境地。

有趣的是,最近的下跌走勢表明美元指數在104.25附近得到強勁支撐。然而,從好的方面來看,阻力位在105.1。如果美元繼續溫和攀升並突破104支撐位,該指數可能會回落至102。

展望未來,焦點將轉向美國的數據和言論。鷹派立場可能會推動美元指數突破105阻力位,可能達到106.5,並與2024年的擺動高點保持一致。

市場注意力現已轉向勞動力市場數據,特別是5月份非農就業報告,以便投資者收集有關美國經濟的更多數據。市場預計非農就業數據爲18萬,失業率爲3.9%。平均時薪預計同比增長3.9%。

「上個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自23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低於20萬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本月的發佈上,以衡量這是否只是一次性的,或者新就業是否真的在降溫。這對美元至關重要。」瑞銀首席投資辦公室策略師Dominic Schnider表示,「如果美國勞動力市場數據偏弱,市場可能會提高7月首次降息的可能性,這將進一步削弱美元。」

美元/加元小幅攀升,盤中曾觸及日內高點1.366,截至發稿,現報1.36449,漲幅0.14%。

(美元/加元匯率走勢圖,來源:FX168)

加元隨着加拿大央行將於週三(6月5日)公佈的利率決定而出現劇烈波動。舊金山Klarity FX董事Amo Sahota表示,「看起來,美國製造業數據走軟對股市造成的影響最終在本交易日佔了上風,並導致加元回落。」「我認爲,在本週看到加拿大央行政策文件之前,交易員們正試圖避免加元出現方向性突破,」「降息已反映在掉期市場中,但現貨外匯本週仍會受到消息波動的影響。」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加拿大央行將宣佈四年多來的首次降息決定,因爲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通脹,加拿大央行維持了限制性政策框架。投資者還將關注有關加拿大央行在6月會議後降息路徑的新線索。根據路透社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29位受訪經濟學家中有22位預計加拿大央行將在6月5日降息25個基點。但這種觀點並非普遍認同,一些人預計央行還會再等一段時間。

加拿大皇家銀行助理首席經濟學家Nathan Janzen表示:「所有因素都足以證明降低利率是合理的。」但他表示央行可能對未來舉措保持「謹慎態度」。

本週的降息將標誌着加拿大央行的一個重大轉折點,該央行於 2022 年 3 月開始大幅加息,以應對不斷上升的通脹。這也將減輕持有浮動利率抵押貸款的家庭的負擔,並減少未來幾個月準備續借抵押貸款的家庭的還款額。

但是,降息的轉變也預示着壞消息,因爲這是「加拿大經濟表現不佳的症狀」。

加拿大央行行長蒂芙·麥克勒姆表示,降息是有可能的,但決定將取決於經濟數據。他表示,加拿大央行正在觀察需要看到的情況,但希望看到更長時間,以確保價格穩定進程能夠持續下去。

加拿大統計局上週發佈報告稱,加拿大第一季度經濟增長未達到加拿大央行的預期,央行將根據該報告做出利率決定。該報告還下調了對 2023 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的預測。

然而,4月份就業報告顯示,當月就業人數增加了9萬,創下一年多以來的最大增幅。失業率穩定在6.1%,比一年前高出整整一個百分點。

RSM Canada 的經濟學家 Tu Nguyen 表示,加拿大央行本週應該降息「毫無疑問」。她表示:「考慮到通脹已經下降,經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增長,失業率還在上升,維持 5% 的通脹率除了抑制經濟發展外,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即使降息,加拿大央行的政策利率在一段時間內仍將保持「限制性」,這意味着利率將繼續對經濟造成壓力並抑制通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央行可能會降息並重新點燃加元的疲軟。

高盛的一份報告稱:「我們認爲市場低估了6月降息的風險,目前降息幅度在50%至60%之間,並低估了政策分歧的範圍。」

如果加拿大央行決定降息,加元很有可能出現大幅拋售,特別是考慮到市場尚未完全消化這種可能性。

一些分析師認爲,加拿大央行更願意在接近美聯儲首次降息時降息,以儘量減少任何潛在的金融市場風險和加元疲軟。但相對於美國,加拿大經濟明顯表現不佳,經濟學家認爲任何延遲都可能進一步損害經濟,這意味着央行最終將不得不進一步降息。

一些分析師表示,央行更願意等到7月,以便進一步確認通脹率正在回落至2.0%的目標。「我們預計加拿大央行將在週三保持擱置,」巴克萊銀行的每週外匯簡報稱,「雖然加拿大央行表示通脹正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但它也表示希望看到這種情況持續更長時間,以便相信進展將持續下去。因此,我們預計加拿大央行將等待7月會議,以實施25個基點的初步降息。」「6月份的擱置不應該改變加元的遊戲規則:行進方向仍然是與美國的政策分歧,我們仍然看跌加元。」

不幸的是,這次油價可能不會挽救加元。正如阿爾伯塔中央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harles St-Arnaud在早前的報告中指出的那樣,加拿大「石油貨幣」的時代已經結束。對加拿大石油行業的投資減少,更多資金流向投資者,其中許多是外國人,這意味着油價不再像過去那樣提振加元。因此,最近油價的走低雖然阻礙了加元的走勢,但是對加元遠期影響不造成重大影響。

加元/人民幣小幅波動,維持在5.30附近,截至發稿,現報5.3076,跌幅0.10%。

(加元/人民幣匯率走勢圖,來源:FX168)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