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理集團(SEHK:806)其一始創人──謝清海曾被稱為「亞洲巴菲特」,其對價值投資的忠誠一直體現在旗下基金產品上。中國經濟在開放時期經歷大躍進,不少中資價值股獲得重估,基金表現曾經令人振奮。最近惠理公布2019全年數據,盈利雖然大增,但實際經營利潤有所倒退。到底惠理集團的前景如何呢?
收入增長停滯 2019年度,惠理的費用收入輕微倒退,按年跌2.3%。當中管理費只增長1.1%,這可歸因於期內的在管資產在期內並無增長。以基金表現為基準的表現費就下跌1.6%,反映基金在期內表現欠驚喜,這大概解釋了在管資產規模的零增長。市場的認購意欲下降,惠理的認購費收入更跌逾20%。整體而言,惠理三大收入來源的表現都有停滯跡象。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
市場發展不利 惠理的價值投資定位可算是市場獨有,基金往績表現令人佩服,投資團隊的能力更是不容置疑。惠理集團的業務失去動力,很大程度上與行業的變化相關。對於主動型基金管理產業而言,被動投資的興起就是一個勢不可擋的威脅。儘管惠理近年亦有積極於開拓ETF產品,但進展就不太理想,而旗下主動型基金產品的需求卻一直被搶走。這樣一來,在管資產的規模難在長線實現可觀增長,管理費收入的增長空間就較有限。
產品結構不利 惠理旗下主動型基金在過去的表現雖然出色,但隨著惠理的品牌漸受關注,客戶之中散戶佔比有所增加,變相就加劇了基金對市場表現的敏感度,而基金的價值投資策略亦難以發揮功效。因為互惠基金或單位信託屬開放式結構,跌市中會被迫以不利的價格出售持股來應付紀律欠佳的散戶贖回單位。升市之中,資產價格上升卻會吸引散戶認購,基金又要將新資金用於購買售價昂貴的資產,變相實行「高買低賣」,限制了價值投資的長線效益,基金難以再實現成名前的強勁表現。
結語 惠理以價值投資闖出名堂,但成名後基金投資表現面臨結構性限制,加上行業發展前景黯淡,發展空間或會面臨收窄,惠理集團未必是長線投資的好選擇。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Oscar Yu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