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全球石油供需關係微妙,OPEC+維持減產立場堅定

發布 2023-10-9 下午04:56
全球石油供需關係微妙,OPEC+維持減產立場堅定
LCO
-

前一周,OPEC+決定將目前的石油減產維持到今年年底。這一聲明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但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OPEC+減產可能已經啟動了許多人口稱的高油價療法,甚至是更高的油價。

但在油價開始影響需求之前,仍有可能繼續走高。一如既往,問題是到底有多高。答案是,也許更高一點。

印度石油部長上周警告說,OPEC+減產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並稱OPEC+產油國有權決定他們將開採多少石油,但他們不應該「不顧後果」。Hardeep Singh Puri補充道:「這可能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需求將下降,因為人們沒有能力維持它。」



據彭博社的Julian Lee稱,需求破壞已經在進行中。在美國,這個駕駛季節的汽油消費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低60萬桶/天,2019年是疫情前的最後一年,被認為需求正常。

此外,最新的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庫存報告顯示,汽油庫存大幅增加,強化了燃料需求不溫不火的看法。不出所料,這是上周打壓油價的因素之一。

然而,儘管美國的需求可能會減弱,但世界其他地區的需求卻在上升。Lee指出,亞洲國家和巴西的石油需求都在上升。不過,在他看來,這種增長需要更加強勁,以抵消其他地區需求的下降。

但這將取決於造成需求破壞的原因。當我們談到美國需求時,並不是價格摧毀了需求(在夏季駕駛季節,油價遠低於90美元/桶)。可能是通脹,儘管消費者支出持續高漲,但通脹仍居高不下,這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年。與此同時,亞洲國家的石油需求正在「蓬勃發展」。

高盛的大宗商品分析師最近表示:「中國的石油需求得到了創紀錄的內部流動性的支撐,強勁的擁堵和國內航班數據就表明了這一點。」他們指出,在低碳能源行業的推動下,該國對銅的需求正在繁榮起來。

雖然印度政府擔心油價,但該國超過80%的石油消費依賴進口,在此推動下,印度的石油需求也相當強勁。儘管印度石油部長對油價發出了警告,但他上周表示,即使油價突破100美元/桶,印度也將「應對」。

這似乎是大多數觀察人士認為的油價走勢。最新加入100美元/桶俱樂部的是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該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預測,「我不排除油價達到100美元/桶的可能性,」但他補充說:「這並不是因為OPEC希望油價達到100美元,我認為他們的目標不是這個價格。」

事實上,Eirik Waerness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觀點,最近幾天其他人也提出了這個觀點。OPEC+整體或沙特和俄羅斯對油價飆升不感興趣,他們知道解決高油價問題的本質。因此,和以前一樣,他們正在做的是一種很好的平衡行為,既能讓價格保持在對生產國來說足夠高的水平,但又不會扼殺需求,至少不會扼殺太多需求。

這是一個面臨風險的關鍵問題:即使油價漲到接近100美元甚至更高,全球經濟還能保持平穩增長嗎?還是會產生影響,最終摧毀更多的石油需求?

就目前而言,經濟似乎仍在穩步增長,但對利率、經濟衰退和消費者支出的擔憂仍在持續。與此同時,有關石油需求見頂的預測不斷出現,最新的預測來自Rystad Energy,這家挪威能源諮詢公司上周出人意料地預測,由於供應充足和石油需求增長見頂,油價即將大幅下跌。

該預測與Equinor的首席經濟學家的觀察結果相反,後者指出,全球產能緊張是油價可能很快突破100美元/桶的部分原因,這也與OPEC多年來一直的警告背道而馳:新產量的投資不足,最終將危及全球供應形勢。

目前來看,儘管沙特和俄羅斯減產,但市場供應似乎相當充足。但多數分析師認為,這種平衡似乎很微妙,短缺即將出現。一旦這成為正式的,過去幾年石油需求的彈性有多大,或者說,它將繼續變得多麼缺乏彈性,就會變得清晰。這可能會解決關於石油需求峰值的爭論,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這樣。



布倫特1原油連續日線圖
北京時間10月9日16:01 布倫特原油連續 報 86.67 美元/桶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