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中國「祕密」收購大量黃金、瘋狂拋售4810億美國國債!分析師:官方黃金儲備已超5000噸

發布 2023-9-6 下午01:52
中國「祕密」收購大量黃金、瘋狂拋售4810億美國國債!分析師:官方黃金儲備已超5000噸
USD/CNY
-
GC
-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較峯值水平下降近4810億美元,銷售速度正在加快。黃金分析師Jan Nieuwenhuijs表示,中國「祕密」收購大量黃金,官方黃金儲備估計超過5000噸。他稱,消息源於大型貴金屬諮詢公司工作的業內人士猜測。他強調,中國市場需求仍然強勁,成爲金價的重要推動力。

知名推特財經賬號Wall Street Silver披露,多年來,專家們一直懷疑中國是否會拋售美國國債,這會對美國經濟和貨幣造成影響。帖文中寫道:「您可以看到這條線如何變得陡峭,中國正在擺脫美國債務併購買黃金。」

(來源:Twitter)

Jan在週二(9月5日)分析文章中預計,到2023年6月底,中國的官方黃金儲備將達到5029噸。2023年前六個月,中國央行估計購買353噸。儘管2023年上半年的需求較2022年下半年下降了34%,但需求仍然強勁,是金價的推動力。

他提到,金融界最保守的祕密之一,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擁有多少黃金。他指出:「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經解釋過,中國央行黃金儲備的增長不能通過跟蹤中國開採或淨進口的黃金數量來衡量,因爲這些黃金實際上全部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出售給私營部門。」

「中國央行用美元在國外購買黃金,然後將黃金運往北京,而不會在海關報告中留下任何痕跡。只有一種方法可以瞭解中國央行的購買量,通過與與中國央行打交道的銀行和煉油廠密切接觸的人士,」Jan繼續補充。

據悉,Jan的出發點是2015年一位曾在大型貴金屬諮詢公司工作的業內人士與他分享的一個有根據的猜測。據該消息人士稱,當時中國央行大約持有3300噸。另外,兩位熟悉此事但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告訴Jan,未報告的央行購買規模可用於評估中國人民銀行的季增量。

他稱:「他們告訴我,未報告的購買大部分可以由中國央行認可。」

世界黃金協會(WGC)每季都會發布一份總金額,顯示所有央行和國際金融機構估計購買了多少黃金。這一估計基於公共數據和行業情報,包括已報告和未報告的購買情況。

Jan也解釋說,世界黃金協會的季度預估通常高於央行報告的購買量,任何差異都反映了未報告的購買量。「由於缺乏準確的削減,我猜這些未報告的購買中有80%與中國人民銀行的祕密購買有關,軼事證據讓我確信這是一個合適的百分比。」

「我們以2022年第三季爲例,世界黃金協會披露,各國央行在此期間購買了估計459噸黃金。據報道,所有央行的購買量爲109噸。350噸差額中的80%爲280噸,這是中國人民銀行祕密獲得的,」他計算展望道。

2022年12月,英國《金融時報》就中國央行2022年第三季的祕密購買發表了文章。報道提到,全球第二大金礦商巴里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首席執行官馬克·布里斯托(Mark Bristow)表示,根據他與衆多消息來源的討論,中國已購買了約200噸黃金。

布里斯托的大致估計爲200噸左右,與Jan的估計280噸相似。

據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在2023年前6個月購買了103噸,而未報告的購買量爲250噸,淨增量總計353噸。儘管央行在2023年上半年的購買量較2023年下半年下降了34%,但需求仍然強勁,可能是這一時期金價的推動力。央行買盤預計將持續增加,支持黃金市場的長期看漲趨勢,並刺激私人需求。

(來源:Gainesville Coins)

Jan總結成:「我最好的猜測是,中國央行目前總共持有5029噸黃金,比報道的2113噸多了近3000噸,我的估計將使中國成爲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官方黃金儲備國。」

(來源:Gainesville Coins)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