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暴增300%!全球央行狂買近400噸黃金 神秘大買家揭曉?傳中國“賬外”保存數千噸黃金

發布 2022-12-9 上午06:40
© Reuters.  暴增300%!全球央行狂買近400噸黃金 神秘大買家揭曉?傳中國“賬外”保存數千噸黃金
XAU/USD
-
GC
-

24K99訊 在第三季度將黃金儲備增加至歷史最高水平后,各國央行在第四季度開始買入更多黃金。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匯編的數據,10月份全球各國央行在官方儲備中又增加了31噸黃金。

央行的黃金持有量目前處于197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阿聯酋央行是10月份最大的黃金買家。該國的黃金儲備增加了9噸多一點。今年到目前為止,阿聯酋的黃金儲備增加了18噸。

土耳其在10月份也購買了大約9噸黃金。土耳其央行是2022年最大的黃金買家,迄今為止增加了103噸黃金儲備。

烏茲別克斯坦也一直在不斷增持黃金。該國在10月份增加了9噸外匯儲備,為連續第七個月購買黃金。這使其年凈購買量達到37噸,盡管年初第一季度賣出了近25噸。黃金儲備占烏茲別克斯坦總儲備的60%多一點。

哈薩克斯坦國家銀行在10月份將其官方黃金儲備增加了3噸。這使得今年的凈銷量降至18噸。

對于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等購買國內生產的黃金的央行來說,在買入和賣出之間切換的情況并不罕見。

卡塔爾增持了1噸黃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柬埔寨國家銀行凈買入了2噸黃金。今年7月至9月,該國購買了大量黃金,使該國的黃金儲備總量增至52噸。

印度8月份缺乏黃金購買是值得注意的。幾個月來,印度一直在持續購買黃金。印度目前擁有781噸黃金,是世界上第九大黃金持有國。自2017年底恢復購買以來,印度央行已經購買了200多噸黃金。2020年8月,有報道稱印度央行正在考慮大幅增加黃金儲備。

這些數字反映了官方公布的黃金購買量,但第三季度黃金持有量有大量未公布的增長。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的央行經常不報告購買量。許多分析師認為,中國是囤積黃金的神秘買家,目的是將美元的風險敞口降至最低。

一直有人猜測,中國持有的黃金數量遠遠超過其官方公布的數字。正如吉姆·里卡茲(Jim Rickards)在2015年《米塞斯日報》(Mises Daily)上指出的那樣,許多人推測,中國在一個名為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的獨立實體中“賬外”保存了數千噸黃金。

各國央行為何要囤積黃金?彭博社給出了一種解釋:“黃金確實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優勢:與債券不同,它不會將你與一個不可靠的交易對手綁在一起。在一個你不能相信任何人的世界里,用金屬防彈是有意義的。”

世界黃金協會匯編的數據顯示,各國央行在第三季度增持了近400噸黃金,比2021年第三季度高出300%,是自2000年世界黃金協會開始記錄以來的最大季度增幅。

包括神秘購買在內,全球央行僅在第三季度就(凈)增加了393.3噸黃金。加上10月份的購買量,2022年的總購買量約為704噸。這比自1967年以來的任何年度增幅都要高。

2021年,各國央行在全球儲備中增加了463噸黃金,比2020年高出82%。

世界黃金協會的一項調查發現,“黃金在危機時期的表現及其作為長期價值儲存/通脹對沖的作用,是各國央行決定持有黃金的關鍵決定因素。”

去年是央行連續第12年凈買入。在此期間,各國央行總共凈買入了5692噸黃金。

在經歷了2018年和2019年的創紀錄年份之后,央行的黃金購買量在2020年放緩,凈購買量總計約273噸。考慮到央行在2018年和2019年的購買力度,2020年的購買率將會下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混亂也對市場產生了影響。

2019年,央行的需求為650.3噸。這是50年來第二高的年度購買量,略低于2018年656.2噸的凈購買量。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2018年是自1971年美元暫停可兌換黃金以來央行年度黃金凈購買量的最高水平,也是有記錄以來年度總購買量的第二高水平。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