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4月27日)紐約時段盤中,北京時間22:30,美國EIA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當周美國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增幅不及預期,精鍊油庫存和汽油庫存降幅超預期。EIA數據公布后美國原油價格短線小幅上漲0.3美元。
EIA原油庫存降幅大超預期
具體數據顯示,美國截至4月22日當周EIA原油庫存變動實際公布增加69.2萬桶,預期增加216.7萬桶,前值減少802萬桶。
此外,美國截至4月22日當周EIA汽油庫存實際公布減少157.3萬桶,預期增加48.3萬桶,前值減少76.1萬桶;美國截至4月22日當周EIA精鍊油庫存實際公布減少144.9萬桶,預期減少58.3萬桶,前值減少266.4萬桶。
EIA報告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出口減少54.9萬桶/日至372.1萬桶/日。上周美國國內原油產量減少0萬桶至1190萬桶/日。美國上周戰略石油儲備(SPR)庫存減少291.0萬桶至5.531億桶,降幅0.52%。美國原油產品四周平均供應量為1936萬桶/日,較去年同期減少1.6%。
EIA報告顯示,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上周進口593.4萬桶/日,較前一周增加9.7萬桶/日。除卻戰略儲備的商業原油庫存增加69.1萬桶至4.144億桶,增加0.2%。
EIA報告顯示,美國至4月22日當周EIA戰略石油儲備庫存為2002年1月18日當周以來最低。美國當周東海岸汽油庫存下降到2014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
美國原油價格5分鐘圖顯示
全球疫情擔憂高漲,對原油需求前景帶來嚴重影響
面對近期美歐等眾多國家和地區逐漸放鬆甚至撤銷防疫措施,世衛組織日前再次向全球發出新的警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遠遠沒有結束,現在不是放寬防控措施的時候。專家分析認為,由於傳播能力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種肆虐,加之部分國家過早放鬆防疫措施,疫情未來的走勢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數據顯示,全球確診病例居高不下,並呈現重新急劇攀升的趨勢。其中,美歐在經歷了短暫的疫情平靜期后確診病例再次急升,正面臨新一波疫情高峰。亞洲多地疫情也處於嚴峻時刻。
報道稱,短暫的疫情平靜期即將結束的清晰警告已經從西歐發出。隨着出現傳染性更強的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BA.2,英法德等許多歐洲國家的確診人數正在迅速攀升。報道稱,在過去兩年裡,歐洲暴發一輪疫情浪潮后,幾周內美國也必定出現類似的疫情浪潮。報道採訪的10名傳染病學家都認為,導致歐洲疫情再度暴發的很多因素在美國也存在,只是不清楚美國下一波疫情何時到來。
分析表示,全球抗疫已步入第三個年頭。總體來看,在疫苗與特效藥等的幫助下,全球疫情將逐漸趨緩,但仍面臨嚴峻挑戰。現階段疫情呈現如下新特點:一是疫情危害創新高,持續時間之長、危害之大、疫情「綜合征」之多,不亞於一場世界大戰;二是世界多國疫情反彈,此起彼伏、反覆無常;三是無癥狀感染者佔比偏高,病毒的隱蔽性與防控難度增大。
儘管疫情形勢不容樂觀,但美歐等多國卻在放鬆甚至取消防控措施。英國政府宣布,於3月18日凌晨4時起,取消所有入境限制措施。荷蘭從3月23日起取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進入公共場所必須戴口罩和出示核酸檢測結果的規定。法國已經停用「疫苗通行證」,除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外,不再強制要求人們戴口罩。當地時間4月5日,德國聯邦衛生部長勞特巴赫宣布,從5月1日開始,新冠病毒感染者將不再需要強制隔離。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稱,近期全球確診病例激增背後存在多重因素,一是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毒株仍在廣泛傳播。目前奧密克戎已經發現BA.1、BA.2等亞型,其中BA.2是迄今為止傳播力最強的毒株;二是一些國家已取消多數甚至是所有防疫限制措施;三是全球新冠疫苗分配仍然極不均衡,許多地方的疫苗覆蓋率不夠高;四是有關疫情的錯誤信息泛濫。范克爾克霍夫說:這些錯誤信息包括奧密克戎致病率較輕微、疫情大流行即將結束等,這些錯誤信息造成了很多混亂。
另據報道,截至2022年3月底,全球共施打110多億劑新冠疫苗。但全球約36%的人口尚未接種第一劑。對此,陳向陽表示,新冠疫苗雖然效果明顯,但全球「疫苗鴻溝」亟待彌合。美西方發達國家自私自利、全球治理赤字突出等問題導致疫苗分配嚴重失衡,不少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地區仍然嚴重缺乏疫苗。
俄羅斯將切斷向波蘭的天然氣供應,引發市場憂慮
據外媒報道,俄羅斯將在周三切斷向波蘭的天然氣供應,這一消息表明莫斯科與歐洲各國在關鍵能源供應問題上的緊張關係出現重大升級;
波蘭的主要天然氣公司PGNiG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通知,從歐洲中部時間周三早上8點起,俄羅斯將停止對波蘭的所有天然氣供應。
現在的焦點轉向其他歐洲國家,尤其是德國,該國也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此前,德國經濟部長Robert Habeck表示,德國已經減少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因此禁運俄羅斯石油對於德國來說影響將變得「可控」。俄羅斯石油在德國石油進口總量中所佔比重已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的35%降至12%左右。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意大利政府正在密切關注局勢,不過目前的評估是,還沒有出現可能切斷意大利天然氣供應的直接風險。
俄烏衝突引發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油氣行業進行打壓,已經令俄羅斯原油生產出現明顯下降,預計對上游生產的衝擊還將進一步顯現。俄羅斯目前原油和天然氣凝析液產量約為1000萬桶/日,僅次於美國和沙特。俄羅斯原油出口量僅次於沙特,包括原油在內的石油產品出口量則為全球首位。
美國和加拿大已經對俄羅斯實施石油禁運,英國宣布將在今年年底結束從俄羅斯進口石油。雖然歐盟還在討論對俄羅斯的油氣制裁措施,但企業主動迴避或撤出俄羅斯業務已經令俄石油產量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國際能源署在4月份石油市場報告中預計,俄羅斯原油供應將在4月份減少150萬桶/日,5月份俄羅斯油田停產規模預計將達到約300萬桶/日。
由於對西方國家進行銷售越來越困難,俄羅斯開始加大向亞太和其他市場的銷售。受制於運輸條件和西方國家的施壓,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將顯著萎縮。俄羅斯原油供應的減少和制裁措施正導致石油貿易效率出現損失。即使俄烏衝突結束,由衝突帶來的生產和貿易結構變化將對油氣價格形成持續影響。
美國石油供應不斷增加,限制油價上漲
美國能源部長周一表示,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正在上升,並將繼續上升,以彌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市場上減少的 100-150 萬桶石油/日供應。
美國能源部長格蘭霍姆對錶示,美國石油供應將增加約 100 萬桶/日,這首先來自於美國總統拜登從 5 月開始、持續六個月創紀錄釋放戰略石油儲備。
拜登政府預計,未來幾個月國內石油產量也將增加,這有助於穩定原油和汽油價格。格蘭霍姆在談到供應釋放對油價的影響時表示 : 這可能是價格趨於平穩的原因之一。
格蘭霍姆說,如果歐洲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全球和美國國內石油市場可能會做出反應。她說," 如果他們真的決定實施某種形式的禁令或類似的中等程度的禁令,那麼毫無疑問將對油價產生影響,因為這將使市場供應進一步減少。
隨着歐洲日益依賴美國能源,以彌補俄烏衝突造成的供應中斷,六年多來首次出現由超級油輪將美國原油運往西班牙的現象。跟蹤數據顯示,4月中旬,超級油輪Solana號將其200萬桶原油中的一部分運往西班牙畢爾巴鄂港,隨後在德國威廉港和荷蘭鹿特丹港卸貨。Solana號在駛往歐洲之前,在墨西哥灣接收了美國原油。
從歷史上看,運往歐洲的美國原油絕大多數都是由容量在60萬至100萬桶之間的中小型油輪完成的,而非通過容量達200萬桶的超級油輪,後者在長距離航線上更受歡迎,例如從美國到亞洲。歐洲極其依賴俄羅斯原油,數據顯示,2021年,俄羅斯占歐盟石油進口的27%。但在俄烏衝突升級之後,歐洲買家日益避開俄羅斯石油,並轉向美國原油以填補這一供應缺口。
不過,由於內部意見始終得不到統一,歐盟直到現在也未能出台俄羅斯石油禁令。近期,歐盟方面表示,將很快提出對俄羅斯的第六套制裁方案,其中包括「某種形式的石油禁運」,措施可能包括逐步淘汰俄羅斯石油,或對超過一定價格上限的出口產品徵收關稅。
印度和日本開始釋放原油儲備,但釋放戰略庫存對油價影響有限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聲稱要釋放大約5000萬桶石油儲備,來緩解當前油價過高的問題,引起世界各國媒體的高度關注。在美國「一聲令下」之後,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紛紛準備釋放儲備原油,印度也「痛快下跪」,突然也宣布將跟進美國的全球能源消費國協調計劃,準備釋放大約500萬桶石油儲備,來緩解高油價問題。
據媒體最新報道,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等國在近期紛紛指責俄羅斯和歐佩克組織成員國「故意」限制石油產量,導致最近半年時間國際油價上漲了大約60%,這讓全世界石油消費國家叫苦不迭,特別是因為世界石油價格在新冠肆虐的2020年「大跳水」之後,美國頁岩油企業還沒有恢復到之前的產能水平,這讓美國國內對石油價格上漲格外敏感。
分析人士指出,同樣在「痛苦中掙扎」的還有印度。與美國可以自己產油不同,印度是名副其實的「貧油國」,印度石油和天然氣的85%來自進口,作為世界上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印度的石油資源主要來自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
油價高漲導致美國和印度國內的通脹飆升,10月份美國的通脹已經達到30年來的最高點,為了降低通脹壓力,印度在本月初還曾經下調了本國的燃油稅,付出了損失6000億盧比財政收入的代價。印度和美國還一起向歐佩克組織成員國施壓,要求其儘快增產,但遭到了沙特和阿聯酋方面的拒絕。
目前,美國原油戰略庫存已經下降到 2002 以來的最低水平,此輪釋放之後,美國戰略儲備將逼近3億桶附近,按照美國300萬桶/天的凈進口核算,基本上接近90天的安全線,後期進一步釋放戰略庫存的空間有限。
目前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短期解決的是供給偏緊的問題,短期對油價會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核心在於釋放戰略原油庫存解決的只是「輸血」的問題,並未解決「供血」的問題,在當前全球原油庫存逐步見底的過程中,釋放原油戰略庫存影響有限。
世行:預計2022年能源價格將上漲超50%,原油每桶100美元
當地時間26日,世界銀行在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中表示,烏克蘭局勢給大宗商品市場造成重大衝擊,全球貿易、生產和消費模式因此發生的變化將使全球價格一直到2024年底都保持在歷史高位。
世行表示,過去兩年能源價格出現了自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的最大漲幅。食品類大宗商品(俄烏兩國均為主要生產國)和化肥(以天然氣作為生產投入品)的價格漲幅也是2008年以來最大的。
世界銀行公平增長、金融與制度副行長Indermit Gill表示:總的來說,這意味着我們正面臨上世紀70年代以來規模最大的大宗商品衝擊。和那時一樣,食品、燃料和化肥貿易限制的激增進一步加劇了衝擊。這種情況使滯脹的可能性提高。政策制定者應當抓住一切機會促進國內經濟增長,避免採取可能損害全球經濟的行動。
世行表示,預計2022年能源價格將上漲50%以上,隨後在2023年和2024年回落;包括農業和金屬在內的非能源價格預計2022年上漲近20%,此後幾年也將回落。
儘管如此,預計大宗商品價格仍將長期保持高位,遠高於最近五年的平均水平。如果烏克蘭局勢持久或各方對俄制裁加碼,則價格水平可能會比目前預測的更高,波動程度更大。同時,由於地緣政治衝突導致貿易和生產中斷,預計2022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100美元,是20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比2021年提高40%以上。預計2023年將回落至92美元——仍遠高於每桶60美元的五年平均水平。
摩根大通警告油價或飆至185美元
在「遮羞布」撕開后 ,歐盟成員國內部對是否禁運俄羅斯石油的爭執徹底白熱化。波蘭、荷蘭等國堅定的要求徹底執行禁令,而德國則以「將損害國家利益」及「新禁令推高油價可能會反過來增加俄羅斯收入」為由強烈反對。目前,設置「俄羅斯石油支付上限」、「對俄羅斯石油收關稅」以及「逐步替換」的議題被提上了日程。
摩根大通分析師Natasha Kaneva在最新的報告中警告稱,若歐洲對俄羅斯的原油採取「全面且迅速的禁令」,原油及成品油供應端的損失量或超400萬桶/日。屆時,布倫特原油有可能飆升65%至185美元/桶。不過,若歐盟採取同禁運俄羅斯煤炭類似的做法,在約四個月內逐步淘汰俄羅斯的原油供給,摩根大通認為原油市場價格尚有望不被顯著擾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