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超級巨頭漲不動的時候,到底是小盤股補漲,還是美股全面崩盤?

發布 2021-12-30 上午08:27
MSFT
-
GOOGL
-
AAPL
-
AMZN
-
NVDA
-
TSLA
-
GOOG
-

倫敦大學學院經濟學家@10BaggerDan在Twitter上更新了一條關於2022年極具爭議的帖子,原文是這樣的:

我對2022年有一個大膽的預測,由於我認為大型科技公司蘋果公司 (NASDAQ:AAPL)、微軟公司 (NASDAQ:MSFT)、Alphabet(NASDAQ:GOOGL)、亞馬遜公司 (NASDAQ:AMZN)、 Tesla(NASDAQ:TSLA)、英偉達公司 (NASDAQ:NVDA)處於泡沫中,因此它們在2022年的表現將明顯落後。這將是小盤股、高增長的一年公司。你同意嗎?

這條帖子一經發出就引發了巨大的爭議,也引發了眾多網友的思考,明年的投資到底是繼續屬於大盤股,還是小盤股騰飛的一年,因為無法預測未來,現在我們並沒有答案,但下面爭論的全過程卻值得我們思考,我們也有幸參與了這次討論,下面是討論的全過程:

@kashyaps15我大膽的預測是,我會看到 2022 年接下來兩個月的此類預測。過去二十年我一直聽到此類預測,但它們從未實現。

@美股研究社:我也不同意這個觀點,明年是經濟艱難的一年,只有超級巨頭可以跑贏通脹並且維持增長,它們仍然是最安全的選擇,一旦TFAAMNG回檔,小盤股只會跌的更多。

@10BaggerDan:大多數小公司的股價已經下跌了 50% 以上,而大型科技公司則以創紀錄的高估值大幅上漲。

@AlanNeveu事實並非如此,大型科技公司先上升,然後小公司上升。如果經濟衰退的時間足夠長、深度足夠的話,當事情變得不穩定時,小公司首先會陷入困境,然後才是大科技公司,

@Holmes1618跌幅超過 50% 的是大部分沒有自由現金流的公司,也就是估值為 10 到 100 倍銷售額的小型新成長型公司。我會說現金流和盈利增長良好的真正公司將獲得多次擴張。

@美股研究社:每次股指暴漲過後,大盤回檔會逮住成長股爆殺,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迴圈了,每次大盤回檔,成長股跌成狗屎,巨頭微跌,等調整差不多了,一些人醒悟了過來,也跑去抱緊巨頭,更多資金抱緊巨頭,指數漲的更高,流入成長股的資金變得更少,等巨頭漲不動了,又是一輪回檔,成長股再次暴跌,巨頭又是微跌。然後更多人醒悟了過來,更加極端的抱緊巨頭,當所有人都在抱緊巨頭的時候,意味著成長股沒人買了,沒有增量資金去買巨頭了,最後資產價格繃不住的時候,雪崩就這麼來了。明年的美股會反復重複這個過程。

@10BaggerDanBig Tech 估值創歷史新高(大多數公司有 30-40% 的溢價),預計增長率將下降。

@krishna_gaurav隨著旅行的開放,$FB和$GOOG應該會增長得更快。抱歉,您需要更好的分析。

@Cryptopunk888為什麼2000-2003 年的所有技術都在銷售?利率上升至 5%。華爾街正在粉碎每家虧損超過3 年的公司。為了使現金流為正,每家公司都在裁員,到處都在大規模裁員。

@chrisyellow23整個行業沒有利潤是什麼意思?我想我們是在談論個別公司吧?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肯定會更多,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可能會下降到一定程度,但即使市場份額下降,他們仍然可以賺錢。不過超級巨頭可能真的有泡沫,馬斯克說特斯拉到 2030 年將售出 2000 萬輛汽車,那麼如何看待他們的增長率?順便說一句,特斯拉今年的銷量可能只有90萬台。

@ArneUlland我認為相反。一旦利率開始出現,FAANG 將表現良好,而小型股將表現不佳。從FCF創造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沒有一個處於泡沫中。穀歌甚至看起來很有吸引力,是什麼讓你說他們處於泡沫中,除了強勁的%YTD?

@FetzerJohn過去 5 年,$GOOG和$AMZN 的歷史市盈率一直非常穩定,不像$AAPL和$MSFT一直在攀升。不知道你如何看待他們最近的轉速和收益,並說他們整體上被高估了。

@osmar_axe非常同意,特別是針對 Google。他們的市盈率相當穩定,為 28-30,同時仍在盈利增長。YouTube 仍將傾銷大量增量現金。

@HeyRhettBarrettAMZN 連續 18 個月持平,而收益增長了 40%。它低於歷史 p/s 水準。很難將其與您列表中的其他人進行比較。

@BullManzana亞馬遜營收同比增長 5%,增速確實放緩了,但這就被定義成泡沫了嗎?所有這些都有顯著的收益增長,但 NVDA 除外,它的收入增長令人難以置信,所以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我認為亞馬遜將成為 Covid-19 的長期贏家。

@美股研究社:亞馬遜明年很有可能會跑贏大盤,最近兩年亞馬遜因為電商滲透率的激增,進行了大量基礎設施的投入,明年將是利潤增長的一年,看好明年的表現。

@Mike09964617我認為當美聯儲第二次或第三次加息時,我們確實將經歷 10-15% 的修正。市場將不得不尋求更高的增長。Big Mega Cap 將放緩至 5-10% 的增長或持平甚至為負。但與大型科技公司相比,小盤股將受到更嚴重的打擊。

@JonahLupton我希望看到小型股在 2022 年表現更好,但它們與一些宏觀逆風有關,這並不容易。大型資本技術短期內不會出現重大調整,如果您查看其 FCF 收益率與 10 年收益率相比,它們並不處於泡沫中。

@joaoofragosoMega Cap 股票的估值理應創下歷史新高。關於小型科技股(高增長),當然有上漲潛力,但您必須有選擇性,不要試圖購買每家企業。其中一些公司可能會倒閉或停滯不前或停滯不前。

@mbruck8最好的技術是半導體,我的意思是QCOM、AMD、INTC這些公司的價格是合理的。

@TonyTrupp我正在考慮賣掉我的一些。半買家已經因供過於求而囤積。現在製造業指數快速下降。Semis 的訂單可能會減少。從長遠來看,他們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對他們來說可能是艱難的 2022 年。

@10BaggerDan:除非他們擁有高速增長的軌跡和強勁的資產負債表,其餘的我會儘量避免。

@fangmast如果人們不吸取 2022 年的教訓,那將是另一個代價高昂的選擇。看看QQQ的表現吧。這些公司賺取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所謂的中型股很難賺取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更不用說盈利了。

@kingofcalif一旦美聯儲開始縮減規模和/或利率上升,虧損的成長型公司將表現不佳。FAANG會沒事的。

@SeekerRisk我不相信$AAPL $GOOG $MSFT 存在泡沫,如果估值確實收縮,這似乎很可能是沒有利潤小盤股和高增長更加艱難。

@Crisprtalk產生大量現金永遠不會真正讓你陷入泡沫。

@美股研究社:真正需要擔心的,可能並不是超級科技巨頭,而是一些像NKE、MCD這類價值股,它們幾乎沒有增長,卻保持超40倍的PE,比起TFAAMNG這些代表未來的公司來說,這些才是有真正泡沫的。

@AlWatterson我會說$TSLA(大幅上漲)是唯一可以說真正處於估值泡沫中的人。$NVDA可能會,但$AAPL、$MSFT、$GOOG、$AMZN和$FB是不可阻擋的收入機器,其市盈率遠低於同一行業的其他大部分股票。

@BugsbyDaniel嗯,有很多名字要組合在一起。$AAPL擁有如此龐大的現金儲備,他們有能力“購買”增長。我可以看到$TSLA表現不佳,因為估值中包含了如此多的完美預期。隨著量化寬鬆政策的減少,其他人的表現可能無法達到我們更高的預期。

@finding_value_到 2022 年,我認為隨著加息的發生,虧損的公司將大量減少。利潤可控、利潤可觀的廉價公司將會蓬勃發展。

@EWMInvest我不喜歡輕易使用“泡沫”。它經常被拋出。估值是一個很大的範圍,取決於許多變數。如果不符合預期,大型科技公司總是會下滑一年……當然。但下跌 10-30% 只是估值調整。

@DannyDeleteo考慮到大多數上市公司都是收入增長迅猛的現金流機器,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哪些領域屬於小盤股?除非利潤率高且資產負債表完好,否則小盤股科技公司可能會因利率的邊際上升而受寵若驚。

@SpiltMilk88自從 10 年以來,我聽說大型科技公司被高估了……到目前為止,反其道而行之……

@viggy_krishnan每年我都認為蘋果不能再增加 20% 以上,但每年我都看起來像個傻瓜。剛剛放棄,蘋果之于股市如同日本之於經濟,莫名其妙。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