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 精選股票觀點,五一輕鬆解鎖財富密碼領取限時優惠

年報裡的分紅回購假像

發布 2024-4-2 上午08:02
更新 2023-7-9 下午06:32

2023年的上市公司財報披露已經接近尾聲,市場連虧三年,而美股早已突破新高,讓大家看清了融資市場的本質。

在股價的不斷下跌和聲討中,上市公司不得不採取行動來救贖,業績要看大環境,不是想怎麼就怎麼樣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加碼股東回報的方式,來挽救不斷下跌的股價。而當下還能給市場注入較大增量資金的,也確實就只有上市公司本身了。 因此,我們不妨來看看2023年年報下公司的股東回報表現進展,有哪些公在司採取行動,有哪些公司充耳不聞。而整體上,分紅回歸能為市場帶來什麼?

  • 低派息率公司進步較大

分紅仍是大部分中國公司選擇的回報股東的方式,相比回購,擁有更多的自由度,同時也讓大家拿到真錢,而且在A股持股超過1年無紅利稅,自然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分紅是要比回購登出更好的股東回報方式。關於兩者的差異可以參照《回購:美股長期牛市的奧秘?》這篇文章。 2022年,A股上市公司無回購無分紅的股票占比為26%,換言之發生過回購或分紅的公司比例達到76%,而在美股,大量的初創型企業處於無分紅回購狀態,無分紅回購公司的占比達到42%,從這點看也許是A股贏了。 但看到金額上,A股就打回原形了,2022年的分紅加回購約為22468億,占目前總市值75億的3%左右。
而目前的美股2022年的總回購加上總分紅約在24000億美元左右,2023年更高,如今的美股總市值為51萬億。綜合來看,美股的總股東回報依然高於A股,這就是美股持續上漲的底氣。

可以說,A股PE相比美股雖然低,但由於利潤轉化成股東回報的能力很弱,導致了以分紅回購率定價吸引力不如美股,哪怕美股現在在歷史最高點。 2023年報公佈以來,分紅的趨勢是有一定改變。 首先對市場總分紅具有決定性的大市值國企股,如四大行三桶油等,這些公司不少公司都因為業績趨勢變化而影響了派息比例的提升。

主要是週期因素導致的業績下滑,如中國海油和中國神華,都因為利潤下滑影響了派息金額。而如工商銀行,業績降速至0%,派息比例維持,因此整體派息金額也維持一致,沒有提升。四大行的派息金額基本上也沒有較大提升。 但是,業績下滑了,還是可以提派息比例來保持甚至提升派息金額呀。現在這些國企派息比例也都沒有到100%,還有空間,尤其是銀行股,只有30%的派息比例。 可見,在提升派息比例上,國企們目前的積極性是一般的。 他們的態度是,派不派還是得看業績週期。而一旦面臨週期性轉折,派息比例不升反跌的可能性更大些。目前看來,國企要想提升派息比例,只能期待週期反轉大幅增長,又或者什麼周年紀念活動派特別股息,不可持續。 唯一能夠讓市場稍有慰藉的是中移動和中石化,公司業績提升不大,但派息比例提升較多,中石化儘管業績有所下滑,但股息金額比2022年還高,並且還有回購,算是一股清流。 反觀中石油利潤雖然增長,但派息比例卻下降了,他可以解釋擔心週期向下,油價不可持續,但確實反映了對派息比例長期提升悲觀的態度。 所以還是別過度指望國企們了。很多行業的週期都在高位,而隨著週期往下,根據業績不好削派息比例的慣性,極有可能發生利潤和派息比例雙重下跌的死亡螺旋,所以投資者盲目追求股息投資是令人擔憂的。 比如港股近3年來股息率的冠軍東方海外國際,頂峰階段一年能派近80港幣,幾乎等同如今股價,但週期反轉後,利潤和股息率都下滑,如今一年只能派7港幣,這不但是利潤下滑的影響,而且派息比例也從70%跌至50%。所以說看股息,賭股息的前提是,排除週期性干擾。 高利潤公司動作遲緩,整體市場的股息率大幅提升也就無從談起了。 下面再來看那些同樣大市值的民營巨頭公司。 這部分公司有相當一部分派息比例表現改觀較多,但這也許是它們歷史上的派息比例太低所導致的。 平安銀行的每股股息從0.28提到0.71,而利潤幾乎沒多大提升,看上去股東回報提升幅度相當大。但一算派息比例,只是從12%上升到與四大行看齊的30%,換言之2022年的455億利潤只分了50億左右。詮釋了只要考得越差,進步空間就越大。
如果說有銀行股能夠把派息比例從30%大幅提升到50%甚至更高,那麼會是一個標杆事件,但顯然平安銀行不是。 倘若看到民營的製造業巨頭們,那就確實是樂觀一點了。 寧德時代是當下的分紅標杆,分紅額大幅提升,去年分了利潤的20%,60億左右,今年在利潤增長的基礎上,提升派息比例到50%,年底分紅+特別分紅達到了近220億元。股息率是大幅提升了。
不過,這仍然有著新能源行業週期性的因素,主要是甯德時代業績也在大增。 50%的派息比例,有30%是額外增加的特別派息——管理層給自己留了個後路,業績不好可以隨時砍30%,回到只派20%的慣例。可見這樣的派息提升是有條件的。 值得一說的是家電行業的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一個派息比例從2022年的58%提升到今年的61.5%,一個則從36%提升到45%,幅度都不小。 考慮到家電行業目前增長乏力,兩家公司業績增速都不算高,在20%以內,營收增長一般,行業週期相對穩定狀態還能有這樣的提升,就是顯然的逆週期股東回報提升。 派息比例固然有隨週期波動的規律,但是,大家想看到的是,以前週期不好派20%,週期好時派50%,變到以後週期不好時派息50%,週期好時派80%。這才叫股東回報中樞大幅提升。只有這種提升才是有價值的。 理想很豐滿,但從2024年年報看到的是,這種中樞性的派息比例提升幅度,只有個位數,並不多,大家聚焦的分紅大增公司大部分是週期性提升,以此為案例來宣傳A股股東回報之風其實沒什麼意思。 所以A股靠股東回報提升價值的過程,還非常漫長,真正超越週期的中樞性分紅比例提升幅度不夠大,當然有個別公司作出了這樣的行為,那註定它們將能取得超越市場的表現。
二、真假回購

在分紅趨勢以後,再來看看回購。2023年A股表現拉胯,有關部門也號召許多公司積極回購,而它們也確實去做了。口頭行動較多,例如2023年的回購次數創新高,回購金額卻同比下滑。

2024年開年暴擊,也確實讓回購金額創了同期新高,今年以來客觀地說回購是增多了的。但是如果股價沒跌,還有沒有那麼多回購了呢? 註銷式回購比例很小,只有股權激勵目的的回購占多數。當然股權激勵註銷和市值管理裡面,有些多買了的股份有的時候也會註銷,但總體來說,回購主打的就是一個維穩股價,然後給員工發福利,在A股仍然沒有把回購視作一種股東回報的思潮。
股權激勵回購的會計處理,在美股就是典型的non-gaap問題,按照gaap利潤的保守處理原則,股權激勵費用視作公司成本。所以這一大堆的上市公司回購,2024年的財報是理應減少利潤來進行調整的,股權激勵回購降低了流通股,注入資金,增加買盤。同時,卻減少了公司利潤,這對於公司價值來說是負作用。 可見A股公司們還是並不理解回購的意義,美股回購,大部分是作為避稅式分紅使用,是股東回報,所以會出現蘋果這些巨頭它們回購遠多於分紅的狀態。 回購的意義在於避稅,所以港股的中國公司衡量股東回報,回購則比分紅重要得多,這是要跟A股區分開的,畢竟港股的紅利稅負極重,一個分紅轉回購就增加了10-20%的股東回報金額了,而港股的回購基本也是註銷式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多公司的回購是在分紅不變基礎上額外增的。 2024年至今港股總回購金額達到658億,是2023年同期191億的3倍還多。港股今年以來股東回報表現是好過A股的。

不過與A股也一樣,港股要看長期回購態度,是否把固定年回購寫進報表裡。如果只是股票下跌的特別回購,那還是不行。

三、結語

最後回到A股,目前的狀態下,基於紅利稅優勢,沒必要去硬扣回購,分紅提升那也算是有所行動了。 只是目前這個分紅表現是還遠遠不夠的,美股多少公司是100%派息(分紅加回購)。這中國公司到60-70%,怎麼就好像到極限了呢? 目前看經歷了這一年,去週期性的派息比例中樞提升幅度在5%左右,不期待一蹴而就。如果上市公司每年都堅持這樣提升,那麼10年後中國也能出現一大批100%派息比例的公司了。但擔心的是,如果往後市場變好,漲回去了,上市公司會停下了中樞派息比例提升的腳步,甚至吐回去。 要是那樣,就等於到頭來回到原點了,那可以預估的是,A股仍然會長期不漲,3000點穩定踏步,看著美股年復一年持續向上,股東回報率卻仍然高於A股,這確實是挺悲哀的。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