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理想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NASDAQ:LI)汽車-W (HK:2015)交出了份超預期的財報,成為最高毛利率的電車企業,CEO李想給出今年80萬輛車的交付指引,強調2024年是理想的產品大年,對自家的新產品信心很足,並預測今年Q4會出現3家車企佔據20萬以上車型的80%份額。
在今年電車進一步價格戰的局面下,理想能做到毛利率不惡化,交付指引較去年翻一倍,日子已經比其他同行要好過的多,甚至特斯拉麵對的問題比理想還要多。難聽點的比喻便是理想在天堂,其他車企還在泥潭裡,進入傷及利潤率的淘汰賽階段。
例如,昨日披露財報的蔚來,營收171億,同比下滑6.5%,賣車毛利率為11.9%,低於管理層此前給出的15%指引,也低於13%的市場預期。另一方面,帳面現金等價物只剩570億左右,假設按照當前單季度虧損60億的現金性虧損來看,蔚來也就只能撐2年,何況現在加大價格戰,現金流危機又一步步逼近蔚來了。
理想是今年指引最好的一家,財報後先是大漲25%,但近3日又跌去15%。
原因有兩點,一是理想今年推出的首個主打車型Mega,有媒體統計數據稱,Mega車型上市72小時,付定金的大定量約3218台,而整體退訂量約10297台,市場預期Mega往後月均銷量目標為5000輛左右。
雖然資料不一定很準確,但市場發現李想沒有公佈Mega車型的訂單情況,這是很罕見的情況,這加大了市場對銷量資料不好的恐慌,從而導致股價大跌。
退訂量激增的原因,與Mega的外觀設計有關。
自從Mega在發佈會亮相後,網路上不少評價說Mega長得像靈車,或是說像棺材車。而這對一輛主打家庭定位的7人車來說,輿論不僅難聽還很惡毒,這多多少少都會讓消費者感到心裡不舒服。
即使有購買意向,但隨著輿論鬧得越來越大,消費者也會擔心買了之後,開在路上會遭人恥笑,或是投來異樣的眼光。另外,Mega除了主打家庭定位,另一個特點就是商務用車,當Mega被訂上“靈車”的標籤,商務用車接送客戶也顯得膈應,有些不尊重客戶的感覺。
那麼,考慮到在56萬定價或過高的基礎上,消費者買了可能還要遭人議論,所以先選擇不買或是觀望,因此在輿論惡化之下就出現了大量的退訂,而一些消費者可能直接尋找替代品,轉頭去買其他品牌的車,其他車企反而因Mega的設計受益。
據車fans資料顯示,在理想Mega上市後,基本確定小鵬X9(售價38萬起)、騰勢D9(售價33.58萬起)、問界M9(售價47萬起)、嵐圖夢想家(售價34-47萬)、極氪009(售價50-58.8萬)都出現明顯回流。
其中騰勢D9是最大贏家,進店訂單雙豐收,週末新增訂單1700+,訂單翻了2倍。小鵬X9則是進店量迎來大爆發,訂單漲幅對比穩態周度上漲至少40%以上。
由於今年理想要推出20萬元定位的L6車型,以及下半年還要推出3款純電動車型,首個純電動產品沒能取得開門紅不止,還受到這樣的評價,多多少少都會對全年80萬輛的銷量指引,以及4款純電車型帶來負面影響。
現在還會買Mega的用戶可能有三種,一是原本就看中Mega的用戶,二是認可理想產品的粉絲,三是個人觀念很強,百無禁忌不在乎這些輿論的家庭用戶。
實際上,之前特斯拉的Cybertruck也受到過這樣的評價,不少人覺得Cybertruck設計的很像一個棺材車,對於中國人來說非常不吉利。但輿論經過一段時間後,能吸引消費者還是看產品好不好,決定產品的絕不是短期的輿論惡評導向。
這些輿論會影響理想多久,其實理想可以考慮出面回應,例如現在大家看到價格之後觀望情緒比較重,可以多鋪設一些試駕車,再加大與消費者和媒體的正面溝通。若是銷量快報不披露,也不出面回應輿論,這多少都會令投資者感到擔憂,畢竟有部分客戶流去了最大競爭對手問界手裡。
結語
之前也有輿論認為小鵬X9和Mega長得相似,但小鵬X9卻沒有遭到一樣的惡評攻擊,這是個有意思的點,或許與Mega的高定價有一定關係?或是現在流量最大,指引最好的車企遭流量反噬?
理想的公關問題一直是新能源車企裡出現比較少的,而這次恰好是中國人最忌諱又最在意的點,的確不容易解決,期待理想後續會如何拆招,才能將今年衝擊80萬銷量的路,走的更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