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跌幅最大的5家公司,經歷了什麼?
今年,截止前11個月,港股跌去13%,表現不盡人意。在去年11月底到今年1月有一輪大反彈後,受到加息和匯率帶來的影響,市場也開始了現實弱復蘇的交易邏輯,導致與年初時所期待的經濟復蘇,估值修復行情,有很大的差距。
來源:富途
若現在的跌幅,放在年初1月時預測,幾乎沒人敢相信。而港股今年經歷的痛,可以透過跌幅最大的幾家公司來反映。
年初至今的跌幅排行,跌幅最大的是李寧(HK:2331),跌去了67%,若從年內最高點算起,至今跌去了73%,這也是今年跌幅最大的白馬股。
來源:富途
李寧的衰弱總結為,大環境恢復不好,以及管理層能力太差,品牌力已撐不起售價。
在過往幾年,阿迪(ETR:ADSGN)Nike(NYSE:NKE)衰弱,李甯吃到新疆棉帶來的紅利後,李寧提高了售價。然而,由於今年消費復蘇的不景氣,高價貨物賣不出,各家管道商都著急打折清庫存,出現管道竄貨亂價的問題,某些代理商的低價比李寧直銷管道和電商管道還要低,管道商的降價打亂了銷售端價格的平衡。例如,一雙鞋的官方售價是1500元,而管道商打折後可能只需500-700元左右。
鞋子服飾出現這種問題,即是公司管理能力差的體現。
在上月,李寧管理層稱要加大力度消化庫存,意味著還有加大折扣清庫存的可能性,管理層將2023年銷售額指引下調至同比增長10%以下,此前指引為同比增長15%,導致李寧在今年連續下跌的背景下,再度於一天內暴跌20%。
來源:富途
跌幅榜第二的是碧桂園服務(HK:6098),今年可謂是多災多難,跌去61%,地產行業與消費行業的處境都有些相似。
因為在年初時,市場對地產行業都抱有比較樂觀的預期來看,判斷今年大環境好過去年,至少不會再差。加上對政策預期都很樂觀,結果是出臺不少政策,還是難以逆轉大環境的趨勢,與年初時的美好預期有很大反差。
以往都是母公司賣房,再把社區給到自家物業公司,但在賣房大環境不好時,物業公司處在一個縮量,或是存量的市場裡,物管公司失去最穩定的增量收入來源,也失去了最重要的增長因素。
來源:富途
跌幅榜第三名的是中升控股(HK:0881),年初至今跌去52%,這也是近兩年大環境轉變的縮影。中升控股主要是開銷售賓士、雷克薩斯、奧迪、豐田等汽車的4S店企業。
從K線圖走勢來看,自去年6月以來,中升控股跌近70%。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去年中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扶持,加快了電車的滲透速度。
來源:富途
例如,今年10月,轎車銷量排名前十裡,燃油車僅占到4位。且其中3位燃油車品牌的同比增速都是在下滑的。
而當消費者買電車成為大趨勢時,賣燃油車的4S店也就遭到大衛斯雙殺,燃油車銷量減少,以及電車都是自己的銷售管道,沒有4S店的管道,商業模式與電車銷量高的大環境背離了,所以產生了那麼大的跌幅。
來源:乘聯車
跌幅榜第四的是京東(HK:9618),跌去51%,這是大家最意想不到的,也是被大環境改變,自身競爭優勢被弱化後,股價遭到重擊的一位。
京東的下跌為何,我們與拼多多(NASDAQ:PDD)的股價疊加來看,就很好理解,也就是京東被拼多多一刀一刀的砍倒了,京東跌51%,而拼多多卻漲45%,兩者股價走勢完全相反。
大家應該還記得,在今年2月時,京東還高呼要跟拼多多拼了,高調的在3月8號推出百億補貼活動,活動內的商品都要做到全網最低價,若不是最低價,就要給客戶賠錢。
當時,給到市場一些驚喜,似乎京東還能跟拼多多一決高下。
但我們當時也提到過,低價競爭這是京東未涉獵過的領域,這也是與京東降本增效策略相反的舉措,若正面對抗拼多多,擔憂著毛利率的下滑。而低價競爭則是拼多多成功的大殺招,隨著消費降級的趨勢下,京東最後還是沒有威脅到拼多多,反倒自身跌倒了。
來源:wind
跌幅榜的第五名是新奧能源(HK:2688),年初至今跌去49%,這家公司主要做的是零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車用燃氣業務。
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中報爆雷,上半年營收意外下跌7%,核心利潤下跌5%,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低單位數增長。營收爆雷的原因有兩點,去年公司通過LNG貿易獲得了增長,得到了一個高基數。
而今年上半年,公司公司調整了工業氣銷售結構,停止了向毛利率水準較低的自備電廠供氣。當收入減少,以及去年高基數的影響下,就導致了中報的爆雷,中報的當日暴跌16%。若撇除這部分影響,整體售氣量大約下跌1-2%的水準,不至於下跌7%。
來源:富途
由今年前五大跌幅的公司來看,無論是消費、地產、燃油車公司的慘澹,都與大環境的轉變有關。而在大環境有變化時,競爭對手強勁,公司自身還遇到瓶頸,那就很容易遭到市場的大衛斯雙殺。
另外,自恒生指數面世以來,最長的下跌時間是2000-2002年連續3年下跌。恒指今年暫時下跌14%,2023年還有一個月就完結了,要回升近乎是奇跡,那就註定今年將打破恒指連續下跌的最長時間,從2020-2023年。以上的5檔股票功不可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