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崔東樹:1-4月乘用車增速相對較好 商用車走勢相對平穩 主力車企集團表現均較好

發布 2024-5-14 上午06:59
崔東樹:1-4月乘用車增速相對較好 商用車走勢相對平穩 主力車企集團表現均較好
TSLA
-
CAAS
-
0175
-
000625
-

智通財經APP獲悉,5月13日,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發文稱,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面臨持續向好的基礎走勢。3月的汽車市場受到商用車啓動和季度末因素促進較大,乘用車市場因降價潮因素而下滑較大,但綜合表現還是較好的。因汽車出口較強增長,中國汽車市場的恢復較強。大集團格局鉅變,一汽(000800.SZ)、東風(600006.SH)、長安(000625.SZ)超強走勢。隨着國家層面針對汽車行業的政策指引加大,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加之春節因素的貢獻,1-4月的車市增長較強。近期乘用車出口貢獻較大,總體汽車市場持續走強,全年預計仍會創歷史新高。

1、2024年汽車乘商均開門紅

近幾年乘商分化特徵明顯。今年市場受政策和春節因素影響,1-4月乘用車增速相對較好。商用車春節後市場才恢復,3-4月商用車較強,1-4月走勢相對平穩。

2、2024年汽車市場開門紅

2024年1-4月累計汽車總計銷量899.66萬臺,累計增速9%;4月份汽車總計銷量233.24萬臺,同比增長8.6%,環比上月下降12.7%。

2023年汽車市場持續低開高走,年末透支明顯。今年2月銷量環比下滑明顯,3月回升較大的走勢,價格戰帶來市場低迷逐步恢復。

2019年累汽車總計銷量2576.87萬臺,累計降8.1%;2020年累汽車總計銷量2531萬臺,累計降1.9%;2021年累汽車總計銷量2627萬臺,累計增速3.8%,終於實現正增長,高於2019年表現;2022年累汽車總計銷量2675.57萬臺,累計增速1.9%;2023年累汽車總計銷量3009萬臺,累計增速12.4%。

3、主力車企集團的表現均較好

此圖是2021年圖,因基數偏低,2021年年初走勢高增長,主要是2020年的低基數的積累效果。2021年圖對比的是2019年數據。

2021年車市走勢不強,各集團因爲卡車與乘用車優勢板塊的差異化市場需求而走勢分化。

對比上面2021年圖表,2022年的部分車企強勢表現,行業增速分化嚴重。2022年年初的疫情導致傳統車企壓力較大,尤其新能源衝擊疊加疫情影響,國有大集團表現分化,廣汽和奇瑞表現優秀,其中奇瑞的商用車和乘用車版塊表現均很好。北方的一汽、長城、北汽等各家表現都有壓力。

2023年初新能源推動車市走勢分化。央企三強總體分化,部分國企掉隊。比亞迪等新能源企業的表現很好;奇瑞、特斯拉今年的表現相對較強。二線車企表現分化,因爲新舊動能轉換和新能源車持續虧損壓力,自主品牌中小企業分化嚴重低迷。

2024年的汽車集團的陣容格局全面變化,由於時間短和季節性銷售節奏安排,因此一汽、長安和東風表現的很好,上汽仍處於下滑中。新能源車的比亞迪和特斯拉走勢分化。

4月車市相對分化,節前車市消費較強,節後各家走勢分化。4月部分主力廠家環比上月出現較大下降,比亞迪環比3月走強。

4、狹義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2023年全年累計廠家銷量狹乘合計銷量2553.23萬臺,累計增速10.4%。

2024年1-4月累計狹乘合計銷量754.23萬臺,累計增速10.3%;4月份狹乘合計銷量194.86萬臺,同比增長8%,環比上月下降11.2%。

4月主力車企總體偏弱,不分自主車企4月下滑劇烈。吉利汽車2月領軍,奇瑞4月領軍。合資的一汽大衆較強。

乘用車主力廠家陣營迅速分化,新能源車爲主的廠家表現較強,自主表現分化尤爲明顯。

2023年全年廠家狹乘零售累計2170萬臺,累計增速6%;2024年的1-4月狹乘銷量合計636萬臺,同比增長8%,4月同比下降6%。

5、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新能源乘用車2022年銷量650萬臺,同比增長96%。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887萬,走勢平穩增長。

2024年1-4月銷量274萬的增長較好,4月廠家走勢比較謹慎。

4月新能源乘用車環比3月走勢基本都是小幅下降,但部分廠家隨着價格戰而同比低迷,總體新能源市場表現一般。

6、傳統動力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2023年傳統燃油狹義乘用車銷量1666萬臺,較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2024年1-4月傳統狹義乘用車銷量481萬臺,較去年同期同比增2%,4月同比降1%。

前期常規乘用車的持續下行帶來較大的市場壓力。近期傳統車的走勢相對回暖,但新能源劇烈降價的價格衝擊將持續體現,希望傳統車也能穩定並恢復增長。

常規動力乘用車合資車企爲主的局面逐步改變,奇瑞、長安、吉利和合資三強的市場仍是較強,一汽大衆在合資絕對領軍,而自主品牌相對合資的燃油車優勢不明顯,合資車企的燃油車技術底蘊仍是超強的。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