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中信證券:低基數下高成長 24Q1電子行業利潤端增長更優

發布 2024-5-8 上午09:31
© Reuters.  中信證券:低基數下高成長 24Q1電子行業利潤端增長更優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總結2024年一季度,電子行業各細分板塊公司業績總體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下表現出高成長,其中利潤端增長更優,財務與基本面表現持續改善,信心逐漸迴歸,部分高景氣細分板塊(如安卓鏈復甦、產品創新、AI算力高景氣等)、國產替代邏輯公司業績表現相對亮眼。展望2024年,預計電子行業AI技術與產品創新共振,國產替代持續進行,基於行業復甦、業績改善的基準邏輯,建議重點關注復甦、創新、AI、國產四條主線。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電子行業2024年一季度整體表現:

根據中信行業分類,電子行業2024Q1總營收約6368.8億元,同比+18.2%;歸母淨利潤245.1億元,同比+68.3%;毛利率17.9%,同比+0.9pct。終端需求來看,一季度ToC端的手機、PC、TV等消費電子相關需求持續回暖,ToB端的工業、光伏等需求相對疲軟但已經明確觸底,且部分細分領域迎來長短料和補庫的需求,汽車電子價跌量增,整體跟着國產化和國內整車廠出海成長,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需求延續高增長。總結2024年一季度,電子行業各細分板塊公司業績總體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下表現出高成長,其中利潤端增長更優,不同下游及板塊表現有所分化。

消費電子:整體營收同比增長,其中海外、安卓鏈、上游零部件需求修復更強。

需求角度,據IDC,一季度蘋果出貨5010萬臺iPhone,同比-9.6%;安卓廠商出貨2.39億臺智能手機,同比+12.3%。

業績角度,一季度消費電子板塊標的營收多實現同比成長,其中,手機供應鏈受補庫存、產品創新等因素帶動業績表現優於終端需求,且安卓鏈表現由於果鏈。

安卓鏈中,傳音控股作爲消費電子出海龍頭業績表現亮眼(Q1營收同比+88%,淨利潤同比+210%),其他安卓供應鏈標的則主要受益於H迴歸、產品創新、去年同期低基數等因素,業績多實現同比成長,如電連技術(Q1營收同比+69%,淨利潤同比+244%)、歐菲光(Q1營收同比+72%,淨利潤同比+104%)、韋爾股份(Q1營收同比+30%,淨利潤同比+181%)。

果鏈中,立訊精密(Q1營收同比+5%,淨利潤同比+22%)、環旭電子(Q1營收同比+4%,淨利潤同比+21%)、鵬鼎控股(Q1營收同比+0%,淨利潤同比+19%)等典型標的業績均實現穩步成長。

展望未來,中信證券表示,在手機大盤總量基本穩定的背景下,建議關注安卓端格局變動帶來的投資機會,此外三折手機、AI Phone等手機端創新亦值得關注;手機之外,看好AI落地TWS&智能音箱等產品,以及MR/AR中長期的成長性。

半導體:存儲和國產替代延續高景氣,封測回暖,模擬、功率底部明確。

1)存儲和國產替代仍是兩大邏輯主線,其中:存儲方面,主流存儲價格24Q1持續上漲,海外原廠、國內模組廠盈利大幅改善,利基存儲價格企穩,國內部分利基存儲設計廠商24Q1業績超預期;國產替代方面,設備公司在手訂單充足,收入陸續確認保持高增速,利潤受加大研發投入等因素影響,中信證券預計後續隨新產品收入增長有望改善,如北方華創(Q1收入58.6億元,同比+51%,歸母淨利潤11.3億元,同比+90%)、中微公司(Q1收入16.1億元,同比+31%,歸母淨利潤2.5億元,同比-10%)。

2)先進封測逐步回暖,2024Q1產能利用率逐步回升,中信證券估算主流大廠達到7~8成甚至以上,部分公司部分產線出現滿產,典型公司通富微電(Q1收入52.8億元,同比+14%,歸母淨利潤1.0億元,因基數較低同比+2064%)業績均穩步回升,一季度爲傳統淡季,中信證券預計後續季度有望保持同環比復甦趨勢。

3)模擬、功率板塊底部明確,消費電子相關廠商業績率先回暖,如南芯科技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225%,艾爲電子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151%,力芯微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93%,當前融資環境驅動模擬芯片行業併購整合潮即將來臨,頭部廠商有望趁機整合市場實現份額加速提升。功率板塊裏中低端景氣先見底,部分廠商受益代工廠降價,毛利率有望逐季改善,中長期看SIC逐漸下沉滲透的產業趨勢。

電子零組件板塊:整體景氣有復甦,細分板塊節奏有分化,重點關注AI拉動、需求復甦、細分漲價環節。

1)PCB:其中AI算力高景氣帶動AI服務器拉貨,滬電股份等PCB公司業績表現強勁,其他PCB板塊Q1業績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下整體增長,覆銅板價格也有望走出底部,景氣度逐季改善。

2)面板:LCD領域,24Q1傳統淡季面板廠控產保價態度堅決,疊加TV需求端整體平穩,備貨節奏遷移,24年2月LCD TV面板價格提前開漲,面板龍頭淡季穩健盈利,業績超此前預期。OLED方面,小尺寸OLED供需同比持續改善,環比相對穩定,相關廠商24Q1營收同比大幅增長,利潤端減虧。

3)LED:行業景氣回溫下大部分廠商24Q1均實現利潤同比增長,盈利能力回升積極,環比則受季節性及春假影響有所分化,中信證券預計相關廠商後續業績有望呈現持續改善趨勢。

4)被動元器件:受益消費電子補庫,電感龍頭業績率先復甦;薄膜與鋁電解電容廠商相對承壓。

5)安防:23年需求逐季改善趨勢明確,看好24年延續溫和復甦趨勢。

風險因素:

全球宏觀經濟低迷,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產品創新不及預期,國際產業環境變化和貿易摩擦加劇風險,各子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匯率大幅波動等。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