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 精選股票觀點,五一輕鬆解鎖財富密碼領取限時優惠

直男柔情,張坤也換了風格

發布 2024-4-17 上午08:39
更新 2023-7-9 下午06:32

“張坤不老、藍籌不老”、“今天也是為坤坤加倉的一天”。

          

2021年1月,這些為易方達基金經理人張坤創建後援會的iKun們,在微博頻頻喊話,好不熱鬧。如今有關#張坤#話題的熱度將突破千萬閱讀量。

          

在此之前,基金似乎是一種火不到微博的“小眾”行業,經iKun一戰後,人們發現原來資管還能這麼玩,基金圈和娛樂圈原來混得是同一個飯圈。

          

可明星基金經理人不止張坤一個,大器晚成劉彥春、晶片神童蔡嵩松,哪個不是自帶標籤,怎麼就白酒直男的他成了頂流?

          

張坤手上在管基金有四個,易方達藍籌精選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也是2020年淨值增幅最大的基金之一,作為該基金經理的張坤無可厚非的成了頂流。

              

          

但眾星捧月的藍籌時代,在市場被微盤股霸屏、被北交所掌權時就已經結束。今年開年,微盤是崩了,量化卻又拿著超額收益回歸,各種超預期事件讓主觀權益基金持續表現不佳。

          

2023年,易方達藍籌精選虧損113億元,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跌成-20.99%。大起大落後,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如今也不再年少。

          

一、不再年少

          

2020年,是所有明星基金經理喝酒吃肉的一年。



上證指數在這一年漲了13.87%,深證成指38.73%,創業板64.96%。白酒板塊全年漲幅更是高達114.06%,19只白酒股在2020年全部飄紅。

              

本就是歷史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白酒不僅市場規模龐大,作為地方重要的稅收來源,政府也有意給到行業更多的支持,以鼓勵消費。

          

醬香第一的茅臺,憑藉品牌文化和口碑擁有超過90%的毛利率,有能力將大部分收入轉化為利潤。其他頭部雖然不能與之媲美,但邏輯也都相似,清香的山西汾酒、濃香的瀘州老窖、地產的洋河股份以及仍有潛力的五糧液,它們在各自領域有壟斷性的優勢,能夠維持高利潤率。

          

這也正是張坤最喜歡的一點,按價值投資、藍籌為先的理念,這些頭部酒企被板板正正的碼在前十大持倉中。

              

          

2020年,憑藉對白酒的重倉,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實現淨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超1000%。一時間,張坤聲名鵲起,iKun們紛紛用實際行動應援,基金申購份額從2020年一季度的38億份,暴漲到2021年一季度的195億份。

          

但隨著白酒行業進入存量時代、大盤股成為市場棄子後,那些年在高位發行的基金產品,即使折讓三年流動性也依舊虧損,再怎麼相信價值投資,相信底部反彈的iKun們,終究沒忍住贖回。

              

2023年,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份額從淨申購變成淨贖回,淨值回撤超過40%,

          

(2023年財報)

          

當年幫助張坤逆襲成基圈頂流的茅臺,在這個虧損的年份裡,歷時兩年重回第一大倉位。其他分析會把這一現象歸結於:規模太大影響張坤發揮。事實上,張坤的操盤風格本就以換手率低、價值投資著稱,與其甩鍋規模不如從交易角度出發:在當時的市場上,買白酒反而還能少虧點。

          

例如,騰訊曾是易方達藍籌精選的第一大重倉股,但在這三年的時間裡,跌幅超過40%;被徹底清倉的海康視威跌幅也超過30%,只有茅臺是較為緩和的-12%。

          

只不過虧得少也是虧,“張坤不老、藍籌不老”的粉絲寄語終究還是破了。這些年下滑的收益、上升的贖回和後移的髮際線,讓這位紅極一時的基金經理人落了個口碑反轉、粉絲變毒唯的下場。   

          

但這並不影響市場對他的持續關注,近期人們發現,曾經這位只顧埋頭鑽進酒罈子、略顯直男的張坤,也露出難得柔情的一面,開始關注起女性消費市場。

          

二、直男柔情

          

2023年,易方達藍籌精選分別買入鉅子生物 (HK:2367)、新秀麗 (HK:1910)和歐舒丹(L'OCCITANE),占淨值比例排名分別為第15、16、18。

          

          

鉅子生物是國內重組膠原蛋白龍頭,在基於膠原蛋白的功效性護膚品市場中排名第一。目前,國內的重組膠原蛋白產品市場規模6年的CAGR 有 42.4%,2027 年可達到上千億規模,是個增速高的市場。   

          

這家上市前就在“微商圈”小有名氣、積攢了用戶口碑的護膚品牌,借助新時代社交平臺抖音和小紅書,實現強勁的用戶轉化。截止2023財年,鉅子生物營業收入35.24億元,同比增長49.0%;淨利潤14.52億元,同比增長44.9%。

          

2024年中期,企業的重組膠原蛋白液體製劑/固體製劑有望拿證並上市。目前市面上類似的製劑只有錦波生物的薇旖美一款,僅這一款產品就占到錦波生物總營收的71%,在2023年,助力企業營收同比+99%,淨利潤同比+174%,推高估值至47倍PE。

          

2023年,鉅子生物的PE不到27倍,維持著80%以上的毛利率和40%以上的淨利潤,同行的表現證明企業也有不錯的發展前景,這些都足以成為張坤買入的理由。

          

而新秀麗和歐舒丹被“低估”的特徵則更為明顯。

          

旅遊行業的復蘇讓新秀麗的營收和盈利基本回到18年的高位,較十年平均17倍的PE,目前的估值處於低位。作為全球最大行李箱生產商,業績已經修復卻得不到市場認可的新秀麗,對私有化和潛在收購的意向日漸強烈。

          

最近停牌的歐舒丹,更是幾乎坐實了被黑石收購的傳聞。這家知名的法國個護美容品牌也不滿市場定價很久了。   

          

除了這些隱形重倉的新變化外,張坤在前十大持倉中也有不小的調整。

          

2020年第二大重倉的美團一路減持,降至如今第十位;2022年開始買入中海油,轉戰高股息;2023年被擠下一位的騰訊持倉權重依舊很大,至少騰訊的回購是一直在進行的,且回購越多就表明距離南非大股東減持利空落地越近。

          

(張坤在2020年二季度的股價高位買入美團)

          

從對美團擇時調整的倉位可以看出,減倉成本高的加倉更便宜的,張坤不是沒有組合管理能力。成立至今的易方達藍籌精選累積回報為72.03%,年化收益率還是有12.83%,只是連年負值的淨利潤依舊沒能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行業痛點。   

          

這樣的痛點,當然也不會是張坤一人造成的。

          

三、公募難養巴菲特

          

隨著基金規模越來越大,市場投機氛圍越來越重,自1969年開始,巴菲特,這位最討厭別人教自己做事的傳奇價值投資者,關閉了總規模約400萬美元的合夥人基金,告別了基金經理這一角色。

          

第三方廣告。非Investing.com產品或者推薦。點擊此處查看聲明或者 移除廣告

說到底,價值投資是一件很小眾的事。

          

當年,面對粉絲的狂熱追捧,張坤自己也現身說法讓基民理智申購,但追星和追高一樣都缺乏理智。國內的公募基金經理沒有權利,更沒有必要像巴菲特那樣解散和自己投資理念相悖的合夥人,關閉不為投資者造福的基金,只因他們的收入來源並非投資收益而是管理費。

          

在市場啟動費率改革、公募基金管理費率從1.5%降至1.2%後,2023年194家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費收入依舊高達1356.57億元,同時期的基民卻苦不堪言。2023年QDII基金、FOF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四類基金分別虧損33億元、81億元、3245億元和5725億元。

          

中國的公募養不出來巴菲特,張坤自然也做不了價值投資。

              

從連續三年減少集中度、重倉股屢次易主,到從未接觸過女性賽道卻一口氣買了三個消費品牌,張坤的擇時是美股價值投資者所鄙夷的,但在A股未必是壞事。因為如果不擇時投資,十年前買入跟蹤上證指數的ETF,如今的累計收益可能不到50%,年化回報沒有4%。

          

          

四、結語

          

2023年,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的淨資產較高位元的近900億規模,縮水近半。資產上算得上是洗淨鉛華,投資策略也換上新股,社交平臺還改了頭像的張坤,今年還能贏嗎?

              

以“股債蹺蹺板”理論判斷,2024年市場利率持續走低的可能性較大,無可厚非還是債券類基金走牛。重倉股方面,目前白酒行業存量博弈特徵明顯,24年行業回暖依舊難言樂觀,但頭部酒企將維持優勢,估值恢復至合理水準也為回撤鋪了一層安全墊。

          

          

在美聯儲2024年降息預期降至“冰點”、通脹和利率可能持續走高後,摩根大通策略師開始建議投資者買入港股指數看漲期權。這對前十倉位中,港股占比最多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來說,無疑是一種利好。

          

對於在隱形重倉的風格轉變下,“女性”和“低估”是兩個重要的主線,此外,影響基民收益因素之一的管理費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資風險,增加了基民申購意願。

          

所以,易方達藍籌精選今年的虧損幅度上大概率小於23年,但想贏下這場尚未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歷史難題的投資博弈,顯然沒那麼容易。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