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今夜之後,美聯儲陷入兩難?

發布 2023-9-13 下午05:04

Investing.com - 市場正在等待今夜的美國通脹數據,這將是美聯儲後市加息與否的關鍵數據。

根據華爾街經濟學家的公司預測來看,周三即將發佈的美國8月CPI數據料會再次上升,因汽油價格上漲,而住房成本也保持強勁,不過,核心CPI則有望繼續放緩。

FactSet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普遍認為,8月CPI料同比上漲3.6%,高於7月份的3.2%,標誌這整體通脹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上漲,主要是因天然氣價格的上行帶動。與此同時,不包括價格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數據的核心CPI,環比則可能會攀升0.2%,和7月份持平。而年化通脹率可能會從7月的4.7%降至4.3%左右。

首先,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是——持續的通脹壓力來自哪裡?

此前AAA的數據顯示,8月汽油價格環比上漲了6.6%,也就是說,通脹的上行壓力來自能源價格的上漲。不過,反過來,天然氣價格通常也無法提供廣泛的通脹走向信號。瑞穗證券的美國經濟學家Alex Pelle指出,到目前為止,天然氣價格上漲對其他行業的傳遞影響也較小,不過隨著能源價格保持在高位的時間越長,這種風險也會越高。

此外,8月份通脹上行的原因也可能是住房價格的上漲。7月住房價格戰整體指數增長的90%以上,但由於最近租金疲軟,這部分的價格驅動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顯著放緩。

其他方面,機票成本在過去兩個月中都出現了大幅下滑,不太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因而通脹指數中服務方面的數據可能會有保持在高位的壓力;另一方面,商品的價格則有望繼續下降,不過美國銀行的經濟學家預測,下降的速度會低於7月份;同時,醫療保險成本可能會上漲,此前新冠時期的異常現象,人為地降低了醫療保險通脹,而現在這個影響已經消失,價格可能會被推高。

總體而言,過去兩年困擾美國經濟的高通脹在持續放緩,但一些部分的價格仍然居高不下,美聯儲真的想要把通脹拉回2%談何容易。不過,Vanguard的高級經濟學家Andrew Patterson在報告中寫道,聯儲局的官員們對0.2%的核心CPI環比增幅感到滿意,他們仍然致力於實現2%的年度通脹目標。

無論如何,美聯儲(Fed)將會在本月19日召開FOMC會議,決定是否需要再次加息以遏制熾熱的通脹,而做出決定的關鍵仰賴數據之一就是今夜的重磅通脹數據——CPI。

(美聯儲利率觀測器來自Investing.com)

經濟學家目前認為,一份和預測相符的數據報告至關重要,將會鼓勵聯儲局再次按兵不動,把利率保持在目前水平。目前的利率穩定在5.25-5.5%,而且市場預測本月會繼續保持在這個水平,不加息的預期高達93%。

以Andrew Hollenhorst為首的花旗銀行經濟學家團隊發佈報告寫道,通脹將會繼續保持在高位,明年通脹也有上行的風險,將足以讓美聯儲在9月份的短暫加息後,在11月再次加息。

還需要注意的是,上文提到的高企的能源價格也會給美聯儲的工作複雜化,德意志銀行的策略師Jim Reid表示,油價的上漲讓後續9月和10月的通脹數據也承受較大壓力——借貸成本的上行本身已經給經濟帶來了很大壓力,然而,通脹趨勢可能會鼓勵Fed進一步加息。這位分析師還指出,這給決策者帶來了兩難的局面,多個經濟指標下滑,讓Fed需要在控制通脹和阻止經濟下滑之間做出抉擇。

【歡迎關注Facebook/@Investing.com中文網以及Twitter/@HkInvesting,分享更多新鮮觀點!】

最新評論

下篇文章載入中...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