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拆解維他奶國際(00345)最新財報:瘋狂“卷”飲料?

發布 2024-5-21 下午09:38
拆解維他奶國際(00345)最新財報:瘋狂“卷”飲料?
2319
-
VNM
-

5月20日,喫喝板塊大幅走高,沉寂許久的維他奶國際(00345)也向投資者送上了“表演秀”——當日早盤,維他奶股價強勢拉昇,盤中一度飆升15.5%。截至收盤,股價大漲11.54%,報於7.25港元。

消息面上,維他奶公佈最新業績預告表示,集團預期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將取得港幣1.06億元至港幣1.26億元,同比大約上升132%至176%。公告稱,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內地業務的經營溢利大幅增加。

自2021年7月襲警事件後,內地營收顯著下滑影響公司整體業績已是行業心照不宣的共識。現如今,內地業務經營溢利大增是不是代表着公司已經走出此前不利影響了?

盈利大增≠收復內地市場

如何收復內地市場,一直是梗在維他奶心頭的“老大難”問題。這一點亦可以從它的最新財報窺出。

2021年7月,因爲“員工襲警事件”影響,維他奶一時之間陷入輿論漩渦,多年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付諸流水——國內大量商家紛紛下架其產品,內地兩位代言人在第一時間宣佈終止合作,廣大網友也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抵制運動。

然而,此次負面事件帶來的“蝴蝶效應”不止於此。

股價方面,智通財經APP注意到,維他奶股價自2019年6月創下46.2港元的歷時高點後,“長牛”走勢便戛然而止,處於波動起伏的狀態。而2021年7月襲警事件後,公司股價又開始邁入新的下滑通道,至2024年4月16日還曾下探至5.32港元的低點,距離最高點股價下跌近9成。

業績方面,因爲襲警事件,維他奶在內地市場品牌形象大跌,而內地市場自2017年起便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有一半的營收近乎是由內地市場貢獻。受此影響,近年來,維他奶的營收狀態一直萎靡下滑。

據財報數據顯示,2022財年,該公司營收爲65.01億港元,同比下降13.55%;淨利潤爲-1.59億港元,暴跌129%。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維他奶近20年來首次虧損。

2023財年該公司營收則爲63.41億元,同比下滑2%;淨利潤爲0.49億元,相對於2022財年虧損表現有所好轉,但不可否認的是營收則繼續處於下滑趨勢。其中,期內內地營收爲35.09億元,同比下滑9%。

而到了2024年財年中期,維他奶整體收入爲33.91億元,同比下滑7%,淨利潤爲1.63億元,同比增長15%。期內,維他奶國際內地市場收入依舊有所下滑,錄得營收爲17.98億元,同比下滑6%,但好在盈利顯現增長之勢,同比增長36%至1.90億元。由此可見,在品牌危機爆發後,雖然盈利有所扭轉,但營收增長則成了公司的一大難題。

(數據來源:維他奶財報)

在最新的業績預告中,維他奶對於盈利大增的表現歸功於——中國內地業務的經營溢利大幅增加所致,但說句實話盈利的增長並代表營收的增長,盈利的增長有可能是降本增效所致,從收入的層面來看,該公司並未真正的恢復內地市場。

“內卷”+低估的賽道 反彈空間有限?

雖然修復內地市場是維他奶解決營收放緩瓶頸的關鍵之處,但在越來越“卷”的飲料賽道,“談修復市場”並不容易。

維他奶國際旗下的飲品大多屬於軟飲料賽道,軟飲料主要是指飲料中的乙醇含量在0.5%以下的非酒精飲料,包括包裝飲用水、果蔬汁類及其飲 料、蛋白飲料、碳酸飲料(汽水)、特殊用途飲料、風味飲料、茶(類)飲料、咖啡(類)飲料、植物飲料和固體飲料。

近年來,消費者在選擇飲食時最首要的三個因素是“健康”、“多樣化”以及“均衡”,營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已成爲目前的食品消費趨勢。由於“茶文化”和“健康文化”的盛行,促進了軟飲料細分行業茶類飲料行業、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的快速發展。

從市場規模來看,當前的軟飲料賽道已經呈現“緩慢增長”的成熟階段。

據相關研報數據披露,中國軟飲料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3,726.1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4,637.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5.6%。未來中國軟飲料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較穩定,整體呈小幅度上升趨勢,預計中國軟飲料行業2027年市場規模爲4,719.0億元,2022年至2027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爲0.3%。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軟飲料細分行業數量較多,市場較爲分散,行業內競爭十分激烈。

就拿維他奶兩大主要產品“維他豆奶”和“檸檬茶”來說,亦面臨着激烈競爭。

據國海證券引用的中國報告網數據,2020年,豆本豆在中國內地豆奶市場份額爲20.7%,維他奶的市場份額只剩下16.9%。另據歐睿國際數據,截至2021年底,豆本豆在中國內地市場份額達到23%,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而不止於此,除了面臨“老對手”豆本豆的激烈競爭外,祖名、唯怡和伊利精選等品牌亦在分食維他奶的市場份額。

再來看“檸檬茶”市場,隨着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市場教育的成熟,無糖茶飲料以高增速成爲飲料行業新的增長引擎。紅極一時的檸檬茶也日漸式微,面臨各種無糖茶飲品牌不斷搶食市場份額。

受上述行業趨勢影響,維他奶也開始推出新品尋找新的增長可能性。譬如,近年來,試水高端豆奶產品"多營"植物奶系列、無糖飲料、咖啡大師茶藝大師系列等。但目前來看,並未形成規模效應達到助力業績增長的效果。

回到二級市場上,當前的飲料板塊則處於價值相對低估的狀態,估值企穩還有待時日。其中,國泰君安指出,2023年消費行業從年初欣欣向榮到Q2消費力轉弱,增長轉變導致估值屢創新低,啤酒、大衆品等估值已達歷史最低點,白酒估值也已達歷史30%分位附近,主流公司PE跌至2024年20倍以內,估值已跌破歷史最低點。短期看行業相對低估,但長期穩態估值仍待未來預期企穩。

綜上來看,在估值尚未企穩的當下以及越來越“卷”的賽道,內地市場尚未真正恢復的維他奶當前的反彈空間恐較爲有限。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