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隨着專注于贏得大交易的叁年業務重組初見成效,美國銀行(BAC.US)在亞太地區投行業務領域正迎頭趕上其最大的競爭對手摩根大通(JPM.US)。
美銀亞太投行聯席主管Peter Guenthardt接受采訪時表示,該行在亞太地區産生的費用收入方面,已經縮小了與排名第叁的摩根大通之間的“巨大差距”,緊隨其後。他指出,“我們幾乎不相上下,”但拒絕透露具體細節。
美銀在亞洲地區的發展,勾勒出了該行全球企業和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Matthew Koder的全球抱負,即成爲各行業、地區和産品的行業前叁。在第二季度,該行的投資銀行手續費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21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叁。
據知情人士透露,投資銀行業務目前占美國銀行在亞洲整體業務的15%左右,較叁年前翻了一番。在該時期,投行業務交易正蓬勃發展,而低利率給其他業務帶來了壓力。
Guenthardt表示,該行已“顯著”增加了“高收費交易”的業務數量,其中包括爲百度和快手科技在香港進行的首次公開募股。
據知情人士透露,其亞太投行業務收入已增長至約7億美元。知情人士稱,該部門今年招聘了70多名銀行家,包括應屆畢業生,目前在該地區的員工總數達到了約300人。
另外,知情人士表示,高盛(GS.US)和摩根士丹利(MS.US)不包括日本在內的投行業務收入均超過了10億美元。
Guenthardt拒絕就招聘事宜置評。該行沒有公布亞洲地區的細分數據。摩根大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發言人均拒絕置評。
營收增長
美銀發言人援引Dealogic的數據稱,業務收益使美國銀行與摩根大通之間的差距不到2000萬美元,縮小了雙方在叁年前兩億美元的差距。摩根大通今年在該地區排名第叁,僅次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
根據彙編的數據顯示,在股票承銷這一關鍵指標上,該行目前在亞太地區的國際銀行中排名第五,比去年排名第叁的摩根大通領先一位。
另外,該行表示,其正着眼于東南亞和印度的科技公司上市規劃,並將更多精力放在中國的醫療保健和消費者行業的交易上。
Guenthardt表示:“許多全球投資者正尋找其他投資渠道,並投資于亞洲市場的增長,這將使中國以外的市場受益。”
Guenthardt曾擔任美銀在東南亞和新加坡業務的負責人。在2019年,他被Koder聘請,與摩根士丹利前頂級交易撮合人Alex To共同經營該地區的咨詢業務。去年8月,美銀還將資深銀行家Matt Basler和Craig Coben調往香港,擔任亞太資本市場的聯席主管。
在亞洲地區贏得業務非常重要,因爲該地區超過一半的客戶爲首次付費客戶,這是受估值高的獨角獸初創企業上市數量激增的推動。Guenthardt表示,回訪客戶集中在日本和澳大利亞。
Guenthardt最近在亞洲地區聘用了六名總經理,包括前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Winnie Ng,擔任亞洲房地産業務的主管和香港業務負責人;前花旗的Aayush Jhungunwala,負責覆蓋東南亞的科技行業;此前受聘于招商證券(香港)的Kevin Yang,負責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風險
當前,美銀仍在一個重要領域落後于大多數同行——該行在中國內地沒有證券業務。隨着中國向外資券商和資産管理公司全面開放其54萬億美元的金融市場,大多數華爾街銀行都在努力加強在華業務。
與此同時,美國銀行一直在慢慢擺脫2008年金融危機遺留下來的部分風險最小化策略。在不斷重複“負責任的增長”口號的同時,首席執行官Brian Moynihan在2018年表示,投行業務“有點太謹慎了”。目前,咨詢業務占該行總收入的比例低于其華爾街競爭對手,是因爲其企業銀行業務和財政服務業務在其收入中占了很大一部分。
Guenthardt表示,向全球市場發展的努力使其能夠繼續投入資源,在亞洲建立特許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