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JPM.US)是美國曆史上最著名、最大的銀行之一。然而,這並不能保證該銀行在未來繼續繁榮。衛生事件的影響極大的拖累了美國的經濟和銀行業,雖然銀行似乎更有能力應對這一事件,但未來的任何動盪都可能引發系統性的失靈。此外,還有一些出乎意料的風險掩蓋了潛在的回報。儘管如此,摩根大通仍是目前最好的銀行,短期內投資者可能會看到其股價回升。
公司概況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目前摩根大通的業務主要分爲四個領域;消費者與社區銀行(CCB)、企業與投資銀行(CIB)、商業銀行(CB)和資產與財富管理(AWM)。通過這四項業務,該行所提供的服務就涵蓋了當今大多數傳統大銀行所提供的所有業務。所處理的目標客戶和資產可能不同,但其活動大部分都是貸款業務。下面投資者可以看到有關摩根大通過去五個季度業績財務數據摘要。
數據來源:摩根大通財報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摩根大通的營收和利潤一直在逐步下降。此外,儘管利潤下降,但該公司未能減少其非利息支出。自19年第二季度以來,該行的淨利潤一直在下降,並且在今年一季度更是同比降低了68%左右。儘管這在很大程度上可歸因於信貸損失準備金的增加,由於衛生事件的流行,其信貸損失準備金躍升至80多億美元。就光看資產負債表而言,該銀行現在的槓桿率超過了13倍。
這裏的問題不在於摩根大通和其它銀行能否恢復元氣。問題是在另一場“黑天鵝”事件發生之前,他們是否有能迅速恢復。銀行業的表現與經濟的表現有着潛在聯繫,因此這就是理解銀行業未來趨勢的祕訣。
疲軟的經濟等於疲軟的銀行
經濟的“強度”可以作爲投資者對銀行活動增長預期的晴雨表。而衡量經濟是否強勁的標準是就業。因爲它們是財富創造的根源。簡單地說,更多的工作機會意味着更多的財富,更多的投資,更多的銀行貸款。
衛生事件就業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雖然大多數人會說美國經濟在衛生事件出現之前就已經很繁榮了,事實並不是這樣。
2019年,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統計的失業率爲3.7%,爲196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數據是基於美國擁有1.6億勞動力,其中1.53億人正在工作。然而,這還不包括兼職工作,最重要的是,數百萬身體健全的成年人不被視爲勞動力的一部分。換句話說,美國現在的勞動力參與率處於歷史低位。2000年美國的勞動參與率約爲67.3%,現在已經下降到62.9%。如果這些在過去20年裏消失的潛在工人重新算計就業統計,那投資者將會看到10%的“實際”失業率。
如果經濟是衡量銀行實力的一個指標,那麼當投資者再次看摩根大通的營收和盈利軌跡時,這種解讀似乎是有意義的。去年以來,摩根大通的營收和盈利一直在下降。
低增長和潛在風險
美國的經濟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形式。一方面基準利率處於歷史低點,10年期美國國債實際利率剛剛進入負值區間,儘管股市反彈,但經濟基本面仍疲弱,任何利率的解除或上調似乎都有可能使美國重新陷入衰退。投資者或將看到美國經濟將陷入日本式的10年或更長時間的低增長。
1989年,日本提高了利率以阻止資產泡沫的累積。金融機構也在那時得到了救助,就像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過的那樣,而且很可能還會再次發生。然而,剩下的是一個完全僵化的,由“殭屍銀行”領導的“殭屍”經濟。
上圖是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的股價。這是日本最大的銀行之一,通過上圖可以看到該銀行在2000年開始走下坡路。房此前地產泡沫提振了該股的股價,但自那以後該行股價繼續下跌,股價長期幾乎沒有回到頂峯。日本“失去的十年”的延續時間遠遠超過了10年,這體現在銀行的表現上。歐洲的情況沒有太大不同,除非政策改變,否則美國將來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
銀行業的另一個被忽視的問題和根本弱點是衍生品市場。雖然從表面上看,《巴塞爾協議》讓銀行擁有了更強的財務狀況,但衍生品的增長存在一個被忽視的風險。2017年,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美國五大銀行持有157萬億美元的衍生品。這一數字在一年內增長了12%。這還不包括已經轉移到第三方清算所的數萬億衍生品。美國貨幣監理署(OCC)估計,摩根大通在信用違約掉期上有1.2萬億美元的風險敞口。這只是冰山一角。其他類型的衍生品還有更多的萬億美元,量化它們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同行比較
但如果投資者不相信銀行業未來將面臨一些重大的長期阻力,那麼摩根大通似乎是未來前景和增長的最佳標的選擇。
以上是摩根大通、美國銀行(BAC.US)、花旗集團(C.US)、富國銀行(WFC.US)和高盛集團(GS.US)估值增長和盈利能力指標的比較。投資者可以看到,出去富國銀行外,摩根大通的市盈率最高。分析師認爲,摩根大通的復甦速度會更快,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其每股收益預計要到2022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此外,在除富國銀行以外的“大銀行”中,摩根大通的股息收益率最高。最重要的是,摩根大通的資產回報率遠高於其他任何銀行。
總之,摩根大通似乎是投資者最不想進入的行業中最強大的一家。這就是爲什麼它被稱爲最差中最好的選擇。
前景
銀行業將遭遇一些長期阻力,但這並不是說未來幾年投資者無法從銀行業中得到回報。銀行業雖然已被打壓,但排除長期風險,其估值仍具有吸引力。雖然對金融類股的前景持悲觀態度,但如果是一個靈活的投資者,未來12個月或能從中獲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