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來,“FAANG”所代表的這些大型科技巨頭都是很好的投資對象。然而,最近一個殘酷的季度表明,這些公司戰無不勝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FAANG”是Facebook、亞馬遜(AMZN.US)、蘋果(AAPL.US)、奈飛(NFLX.US)和谷歌(GOOG.US)這五家科技巨頭的簡稱。智通財經APP觀察到,在過去多年裏,盡管估值很高,但許多投資者認爲這些股票是安全的投資標的,因爲這些科技巨頭共同占據了從零售、娛樂到智能手機這些經濟增長的大部分領域,同時擁有強大的資産負債表和龐大的規模來抵禦競爭對手。
如今,盡管這五只股票仍占標普500指數市值的13%以上,但屬于它們的時代似乎已經永遠結束了。
當一只大盤股股價跳水時,就像Meta Platforms(META.US)在10月27日大跌近25%那樣,投資者通常會被敦促要從長遠來看它的表現。不過,這種建議已經沒什麽用了。如果投資者在五年前買入當時還被成爲Facebook的這只股票的話,回報率將是-49%,而同期內標普500指數則上漲了45%。在疫情讓社交媒體成爲一項重要技術的情況下,Meta現在不僅抹去了疫情帶來的紅利,還跌回了2015年的水平。
其他幾家巨頭的日子也不好過。在過去12個月裏,Meta跌去了72%,亞馬遜、奈飛和谷歌的跌幅也在40%到60%之間,只有蘋果屹立不倒。科技投資公司Loup Ventures創始人Gene Munster表示:“投資者正在經曆一場對增長的信心危機。大型科技公司的投資者正在接受一種觀點,即經濟放緩可能會持續多年。”
投資者對Meta的擔憂已經持續了幾個月。今年2月,在公布Facebook日活躍用戶數量下滑後,該公司遭遇了美股史上最嚴重的單日市值下跌,市值蒸發了超過2510億美元。
Meta在10月27日暴跌的催化劑則是另一份糟糕的財報。第叁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營收同比下降4%至277.1億美元,淨利潤更是直接腰斬至43.95億美元,意味着公司利潤連續第四個季度下降,爲2012年四季度以來首次。除了糟糕的財務數據之外,該公司還在財報中表示,將繼續加快對元宇宙的投資步伐,2023年資本支出進一步擴大至340億至390億美元,高于今年的300億至340億美元。在經濟前景不佳的情況下,Meta的支出遠高于投資者預期或認爲合適的水平是其股價暴跌的重要原因。
盡管Meta首席執行官紮克伯格試圖安撫憤怒的股東們,但股東們傳遞的信息一直很明確:他們不想把賭注押在下一個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獲得回報的重大項目上,他們希望公司的核心社交媒體品牌有更好的表現。
Meta股東們的做法符合常識,但並不總是適用于大型科技公司。隨着增長似乎見頂,這些作爲贏家的大型科技公司往往會從一個業務轉向另一個業務。奈飛從郵寄DVD做到流媒體巨頭,亞馬遜從圖書商做到綜合零售以及雲計算巨頭。就連Facebook最初也只是大學生主頁網站,如今則成爲了涵蓋消息、照片、視頻的移動社交媒體巨頭。
Front Barnett Associates首席投資官Marshall Front表示:“Facebook證明了自己是一家白手起家並獲得一切的成功公司。”“但問題是,他們還能這樣做嗎?有很多人持懷疑態度。”
對Meta的質疑部分源于該公司在元宇宙方面的投機性。與此同時,Meta的核心業務正在放緩。從2013年到2021年,Meta的年營收平均增長約42%,而根據分析師預測,該公司今年的營收將下降1%。來自TikTok的激烈競爭、以及對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導致廣告商進一步削減支出的擔憂,給包括Meta在內的社交媒體公司們帶來了壓力。
隨着美聯儲維持強硬立場以試圖控制居高不下的通脹,利率的飙升加劇了投資者信心的喪失。利率上升對科技公司的影響尤其大,因爲許多科技公司的估值都是基于未來幾年的預期利潤,而隨着利率的上升,這些未來利潤的現值會變得越來越低。此外,較高的利率也會使科技公司的融資更加昂貴。當利率較高時,投資者可能不願意花那麽多錢去押注不那麽確定、且離他們更遙遠的利潤。
當然,這不是科技巨頭的股價第一次遭受重大打擊。在2020年疫情初期,科技巨頭的股價跟隨市場一同暴跌,但隨後反彈至新高,因爲他們受益于居家期間消費者行爲的改變。美聯儲上次在2018年底加息時,由于人們對潛在衰退的擔憂,美股也受到了沖擊,但幾個月內就反彈。
當下這輪抛售已經持續了11個月,且幾乎沒有迹象表明已經接近尾聲。通脹仍然很嚴重,美聯儲已經暗示,在遏制通脹取得更多進展之前不會放松。Meta當前的估值較低,市盈率爲9倍,遠不及該公司剛上市幾年裏達50倍的預期市盈率。
在宏觀經濟形勢並不明朗的情況下,投資者保持謹慎。投資研究機構Third Bridge的全球技術部門主管Scott Kessler在談到Meta時表示:“投資者質疑該公司轉向元宇宙的決定是否阻礙了其將更多資金投入其他增長領域。Meta做出了巨大的承諾,但也許太多、也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