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股市迎來了自1970年以來最糟糕的開局,標普500指數在2022年上半年下跌了21%。
與此同時,許多專家警告說,美國經濟在第一季度折合成年率萎縮1.6%之后,可能在未來兩年內陷入衰退。
著名經濟學家、“末日博士”魯里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預言者之一,他本周表示:“下一次危機不會像前幾次那樣。”
他說:“在20世紀70年代,我們經歷了滯脹,但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債務危機,因為債務水平很低。2008年之后,我們經歷了一場債務危機,隨之而來的是低通脹或通縮,因為信貸緊縮造成了負面需求沖擊。”
魯比尼說:“今天,我們在債務水平高得多的背景下面臨供應沖擊,這意味著我們正在走向上世紀70年代式的滯脹和2008年式的債務危機,也就是滯脹性債務危機。”
在截至9月30日的2021財年,預算赤字總計占GDP的12%,為1945年以來第二糟糕(僅次于2020年)的比例。
“面對滯脹沖擊時,央行必須收緊政策立場,即使經濟正走向衰退,”魯比尼說。
這就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美聯儲自3月份以來已經將利率提高了150個基點,并承諾未來還會提高利率。
然而,不僅僅是美聯儲在實施更嚴格的政策。魯比尼說:“因為今天的高通脹是一個全球現象,大多數央行都在同時收緊貨幣政策,從而增加了全球同步衰退的可能性。”
隨著全球金融和經濟前景迅速惡化,政策制定者、投資者和家庭現在都在問,他們應該在多大程度上調整自己的預期,調整多長時間。
對此,魯比尼表示,這取決于以下六個問題的答案:
首先,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的通脹上升是暫時的還是持續的?這一問題在過去一年里引發了激烈的爭論,但現在已經基本平息了:“持久團隊”勝出,而“暫時性團隊”(包括大多數央行和財政當局)必須承認自己錯了。
第二個問題是,通脹飆升是由過度的總需求(寬松的貨幣、信貸和財政政策)還是由負面供給沖擊(包括最初的新冠疫情封鎖、供應鏈瓶頸、勞動力供應減少、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以及中國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驅動的。
雖然需求因素和供應因素混合在一起,但現在人們普遍認識到,供應因素發揮了越來越大的決定性作用。這很重要,因為供給驅動的通脹是滯脹的,因此當貨幣政策收緊時,會增加硬著陸(失業率上升和潛在的經濟衰退)的風險。
硬著陸還是軟著陸?
這就直接引出了第三個問題: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會帶來硬著陸還是軟著陸?直到最近,大多數央行和華爾街的大多數人都加入了“軟著陸團隊”。但共識已經迅速轉變,甚至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承認經濟可能會陷入衰退,軟著陸將“具有挑戰性”。
此外,紐約聯儲使用的一個模型顯示,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很大,英國央行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幾家著名的華爾街機構現在已經決定,衰退是他們的基線情景。在美國和歐洲,經濟活動、商業和消費者信心的前瞻性指標都在急劇下降。
第四個問題是,硬著陸是否會削弱央行在通脹問題上的鷹派決心。魯比尼指出,如果一旦出現硬著陸的可能性,他們就停止收緊政策,那么我們可以預計,通脹將持續上升,經濟要么過熱(高于目標通脹率和潛在增長率),要么出現滯漲(高通脹率和經濟衰退齊襲),這取決于需求沖擊還是供應沖擊占據主導地位。
大多數市場分析師似乎認為,央行將保持鷹派立場,但魯比尼不那么肯定。魯比尼此前表示,一旦硬著陸迫在眉睫,央行最終會退縮,接受更高的通脹——隨之而來的是滯脹,因為他們擔心經濟衰退所帶來的損害以及債務陷阱。
現在,硬著陸正成為更多分析師的基線情景,一個新的(第五個)問題出現了:即將到來的衰退是溫和而短暫的,還是會更嚴重,以深度金融困境為特征?
危險且幼稚的觀點
魯比尼表示,大多數姍姍來遲、勉強持有硬著觀點的人仍然認為,任何衰退都將是淺而短暫的。他們認為,如今的金融失衡不像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那么嚴重,因此衰退會伴隨嚴重債務和金融危機同時出現的風險很低。但這種觀點幼稚得危險。
魯比尼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下一次衰退將以嚴重的滯脹性債務危機為標志。作為全球GDP的一部分,私人和公共債務水平比過去高得多,其已從1999年的200%飆升至今天的350%(自疫情開始以來增長尤為迅速)。
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快速正常化和利率的上升將導致高杠桿的僵尸家庭、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破產和違約。
魯比尼指出,下一次危機不會像前幾次那樣。上世紀70年代,我們經歷了滯脹,但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債務危機,因為當時的債務水平很低。2008年之后,我們經歷了一場債務危機,隨之而來的是低通脹或通縮,因為信貸緊縮產生了負面需求沖擊。
魯比尼進一步寫道,今天,我們在債務水平高得多的背景下面臨供應沖擊,這意味著我們正走向上世紀70年代式的滯脹和2008年式的債務危機——即滯脹性債務危機。
沒有貨幣或財政政策的幫助
在應對滯脹沖擊時,即使經濟正走向衰退,央行也必須收緊政策立場。因此,目前的形勢與全球金融危機或大流行最初幾個月有著根本的不同,當時各國央行可以積極放松貨幣政策,以應對總需求下降和通縮壓力。這一次,財政擴張的空間也將更加有限。財政政策的大部分彈藥已經被使用,公共債務正變得不可持續。
此外,由于當今的高通脹是一種全球現象,大多數央行都在同時收緊貨幣政策,從而增加了全球同步衰退的可能性。這種收緊已經產生了影響:包括公共和私人股本、房地產、住房、米姆股票、加密貨幣、SPACs(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債券和信貸工具在內的各個領域的泡沫都在破滅。實際財富和金融財富在下降,而債務和償債比率在上升。
股市恐將大跌50%
這就引出了最后一個問題:股市會從當前的熊市(從上一個峰值至少下跌20%)中反彈,還是會至更低水平?魯比尼認為,最有可能的情形是,它們會跌得更低。
魯比尼寫道,在典型的普通衰退中,美國和全球股市往往會下跌約35%。但是,由于下一次衰退將伴隨著滯脹和金融危機,股票市場可能會崩跌約50%。
魯比尼最后總結道,無論衰退是溫和的還是嚴重的,歷史表明,股市在觸底前還有更大的下跌空間。在目前的情況下,任何反彈——比如過去兩周的反彈——都應該被視為“死貓反彈”,而不是通常的逢低買入的機會。
雖然當前的全球形勢使我們面臨許多問題,但沒有真正的謎題需要解決。事情在好轉之前會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