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一家親北京的報紙呼籲長江實業集團取消與由貝萊德領導的集團簽訂的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的協議,這標誌着對億萬富翁李嘉誠的壓力活動升級。
《大公報》在週五(3月21日)的社論中表示,該交易將損害中國的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直接違反香港關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法律。文章沒有明確指出長江實業是涉事的香港公司,但確實提到貝萊德是買方。
長江實業預計將在4月2日之前簽署出售其兩處巴拿馬港口的協議。該交易是將價值超過190億美元現金收益的43個設施出售給海外買家的更大交易的一部分。美國總統特朗普稱這項交易爲從中國的影響力中「奪回」這一水道的勝利。
「停止交割,切勿打錯算盤、因小失大,」該報在文章中寫道,「那些一再強調今次交易全屬合同自由下‘合法交易’的說法,未免太過天真和糊塗。「
該報在之前的評論中曾猛烈抨擊長江實業「向特朗普低頭」的做法,指責其「出賣所有中國人」,這些評論曾被中國香港事務辦公室轉發,表明這些批評反映了政府的立場。此舉之後,香港特首李家超等幾位著名政治人物也發表了含蓄的批評。最新的文章目前尚未被任何中國機構轉發。
對李嘉誠重新考慮出售港口的呼聲日益增高,突顯了大中華區企業在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貿易緊張局勢上升的背景下所面臨的政治風險。到目前爲止,中國官員並未明確給李嘉誠及其公司下達任何要求或指令。但如果北京決定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可能會引發擔憂,認爲2020年以來實施的全面國家安全法可能會影響企業的資產和運營。
儘管長江實業總部設在香港,但其在美國和中國大陸的敞口較少。該集團註冊在開曼羣島,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收入僅佔其總收入的12%,而歐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佔據其收入的大部分。
在公司報告盈利低於預期並警告全球商業環境由於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局勢惡化後,長江實業股價在週五(3月21日)一度下跌 4.4%。
《大公報》在最新的社論中表示,巴拿馬運河「對中國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作爲該水道的第二大使用者,中國的對外貿易穩定性和物流成本直接受到其運營的影響。報道稱,巴拿馬政府已經開始考慮是否取消與香港公司的港口交易。
該報表示,出售這兩處巴拿馬港口可能會導致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增加,威脅到中國製造業和對外貿易的長期發展。該交易是美國通過控制關鍵港口對中國供應鏈施加壓力的「具體表現」。
該報稱:「可以說,這筆交易一旦完成,將給中國經濟和國家利益帶來無盡的麻煩。」
據彭博社本週早些時候報道,幾家中國國家機構已開始調查這筆交易是否存在國家安全或反壟斷違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