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本週,英偉達(NVDA.US)召開了GTC 2025年度大會。瑞銀在GTC會議第三日報告中表示,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收入有望從2025年到2028年將至少增長2倍;並指出數據中心資本支出方面仍存在亮點。此外,人工智能智能體(AI Agents)的發展、三星的HBM4技術、人形機器人的進步以及液冷解決方案的優勢也被重點提及。
在分析師問答方面,瑞銀表示,雖然沒有給出具體的數據中心資本支出預測,但英偉達在會議上的評論得出的結論是,它相信其數據中心收入從2025年(瑞銀預期2150億美元,華爾街預期1800億美元)到2028年將至少增長2倍,這意味着在這段時間內每股收益將在12美元左右。
該公司還強調,許多數據中心資本支出的衡量標準往往忽略了目前正在開發的一些最大的集羣,包括xAl、OpenAl、主權和許多Neocloud公司。其他亮點包括:1)英偉達再次對算力強度的爭論進行了反駁,並強烈重申,推理模型的改進實際上推動了算力強度的提高,因爲機器必須“自己思考”來解決問題,並且需要快速推理;2)在較便宜的硬件上運行這些新模型的能力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在許多情況下,英偉達認爲這不是最經濟的方法,因爲會有速度和性能方面的權衡;3)英偉達強調,它是基礎設施業務,它是客戶在提前計劃大規模部署時唯一可以依賴的現實選擇(與自研ASIC芯片相比)。
在瑞銀亞洲技術團隊的半導體證券研究主管Randy Abrams的參與下,銳意重點介紹了一個非常受歡迎的關於人工智能的小組,來自Meta(META.US)、微軟(MSFT.US)、ServiceNow(NOW.US)和埃森哲(ACN.US)的高管強調了人工智能智能體(AI Agents)現在如何能夠構建自己的軟件工作流,而不是堅持以前由SaaS提供商編寫的腳本/計劃。瑞銀寫道,沿着美光科技(MU.US)小組的思路,三星介紹了其SOCAMM平臺並公佈了一些HBM4規格數據,包括利用HCB以減少堆疊高度約33%(相較於TCB)和降低熱阻效應約20%(相較於TCB)。
人形機器人的崛起再次凸顯了英偉達軟件堆棧的普及,因爲GRO0T的引入意味着加速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同時成爲物理人工智能的計算平臺。超微電腦(SMCI.US)關於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液冷的會議強調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在多年的時間內部署液冷解決方案(相對於空氣冷卻)具有TCO優勢(包括較低的前期資本支出)以及顯著提高算力密度的能力。在瑞銀與鴻海集團的會面中,該公司強調,其最近的庫存增加主要是由機架組件驅動的,而不是GPU。鴻海還證實,GB200的穩定性問題已經解決,並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仍將出貨3 -5萬臺機架(其中預計將有40%以上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