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BCA Research重申對美股的悲觀看法,認為美國今年很可能陷入衰退。
然而,該行首席環球策略師Peter Berezin在周五的報告中列舉了五個可能扭转看淡預期並推動美股創新高的上行情境。
情境一)「美股制約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儘管關稅在其總統任期初期大幅上升,但BCA指出「投資者一直希望股市能夠抑制特朗普對關稅的偏好」。
目前這種情況尚未出現,特朗普表示「不會關注股市」,並承認經濟正處於「過渡期」。
不過,BCA策略師認為,支持率大幅下跌,而非單純的市場壓力,或能迫使貿易政策轉向。
他們寫道:「在特朗普支持率暴跌之前,投資者應該預期貿易戰會持續。」
情境二)「債市不會制約特朗普的減稅政策」:
策略師指出,儘管失業率處於低位,美國預算赤字仍超過GDP的6%,利息支出在未來十年料近乎翻倍。
若特朗普推動額外減稅——包括取消小費和加班費稅——經濟提振或可抵消關稅的負面影響。風險在於債市可能出現負面反應,推高收益率並收緊金融環境。
策略師表示:「投資者應關注國債期限溢價,以判斷債券風險溢價是否升至危險水平。目前尚未出現這種情況。」
情境三)「歐洲經濟反彈」:
歐股今年表現優於大市,部分原因是政策發展,包括增加基建開支及減少對美依賴的努力。然而,策略師警告,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債息上升可能收緊金融環境並威脅債務可持續性。
情境四)「增產降低能源價格」:
油價在今年初飆升後已回落至交易區間低位。
OPEC+計劃在4月增產,是2022年以來首次。BCA指出,雖然增產可能推低油價,但頁岩油生產商的盈虧平衡價格仍是關鍵因素,因為進一步下跌可能限制美國產量。
情境五)「人工智能帶來的生產力提升超出預期」:
策略師指出人工智能是市場一大潛在利好因素。報告將人工智能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與過往工業革命相比較,指出雖然人工智能應用已在數碼領域顯現,但何時能對整體生產力產生可衡量的影響仍不明確。
報告亦質疑人工智能帶來的收益究竟主要惠及企業還是勞工,並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投資具有資本密集及快速貶值的特點。該行認為,人工智能對生產力的影響可能媲美過往工業革命,但這些收益轉化為經濟增長的速度仍不確定。
報告指出:「人工智能要以能產生重大宏觀影響的方式滲透經濟,可能仍需一段時間」,並補充稱收益或不會如部分投資者預期般集中於企業利潤。
儘管存在這些潛在利好因素,BCA的宏觀量化模型仍對股市持悲觀態度,估計標普500指數較其合理價值高出41%。
目前,該行繼續建議減持股票,同時偏好現金及防守性板塊。
---------
美股大跌後,抄底的時候到了嗎?
InvestingPro公允價值工具,一眼揭曉美股估值:
1.發掘遭低估股票的良機;
2.避開估值過高的泡沫。
即刻點擊,了解InvestingPro更多資訊,超值優惠等你攞!
編譯: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