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聯民生證券發佈研報稱,AI眼鏡經歷多年演進,實現了從“技術初始探索”到“AI 交互落地”的跨越。當前以拍攝和音頻交互爲核心的產品主導AI眼鏡市場,預計隨着MEMS微型投影和光波導顯示技術突破,未來將向 "AI+AR" 融合演進。但當前產業發展也面臨由物理定律與技術瓶頸構成的 “不可能三角”:重量、續航與功能多樣性之間存在天然制約。光學和芯片或是未來AI眼鏡產業鏈最有價值的環節,隨着AI眼鏡產業趨勢加快及市場擴容,光學及芯片環節相關公司或迎來發展機遇,建議關注相關標的。
國聯民生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AI眼鏡是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和智能眼鏡硬件的可穿戴設備
AI眼鏡是在傳統眼鏡的基礎上做加法,通過集成攝像頭、傳感器、麥克風、顯示屏以及內置大模型等,從而滿足用戶音頻、拍攝、AI交互等需求的一種智能穿戴設備。AI通過大模型爲眼鏡提供強大的智能屬性,搭配攝像頭,可支持語音交互、圖像識別、文字提取等功能。目前主流的產品形態有音頻AI 智能眼鏡、拍照AI智能眼鏡、AR+AI智能眼鏡;且AI眼鏡當前依託大模型已能實現多種AI功能。
AI交互落地使得AI眼鏡功能逐步升級,但也存在發展難題
AI眼鏡經歷多年演進,實現了從“技術初始探索”到“AI 交互落地”的跨越。當前以拍攝和音頻交互爲核心的產品主導AI 眼鏡市場,預計隨着MEMS 微型投影和光波導顯示技術突破,未來將向 "AI+AR" 融合演進。但當前產業發展也面臨由物理定律與技術瓶頸構成的 “不可能三角”:重量、續航與功能多樣性之間存在天然制約。
當前AI眼鏡重量超人體舒適標準、續航偏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AI眼鏡推廣
標杆產品、大廠入局、科技廠商與眼鏡廠商聯手助推產業發展Meta 和EssilorLuxottica合作推出的Ray-Ban Meta銷量激增,行業標杆產品出現,EssilorLuxottica已在財報會議中宣佈啓動產能擴張計劃。科技大廠們紛紛投身AI 眼鏡研發,小米、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三星等大廠玩家預計將在2025 年陸續發佈AI眼鏡產品。此外,科技廠商與傳統眼鏡企業的深度合作正成爲AI眼鏡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雙方合作可產生多重協同效應,推動AI眼鏡產業發展。
供應鏈優化、大模型迭代、標準化測試啓動,產業千億規模可期AI眼鏡廠商
近年來通過供應鏈優化+品類拓展實現產品性價比的提升。人工智能技術迭代的浪潮中,國產大模型正展現出強勁的追趕勢頭,大模型價格競爭激烈,尤其DeepSeek 的出現,其高性價比將促進AI 眼鏡的商業化落地。此外,中國信通院系統性評測爲AI 眼鏡行業建立技術標準與安全規範,推動產業規範化發展。
隨着產業趨勢逐步確立,預計全球AI眼鏡將迎來黃金髮展期,產業規模千億可期
國內AI眼鏡產業鏈日趨完善,各產業鏈環節均有技術儲備AI眼鏡產業鏈整合了光學、芯片、傳感器、AI等核心技術,形成高度協同的創新生態。其產業鏈上游聚焦光學、顯示、芯片等關鍵零部件研發,中游強化製造、軟件及AI賦能,下游則是品牌生態及渠道推廣。結合產業鏈圖譜及關鍵技術看,各環節均有國內企業佈局,國內廠商也具備一定關鍵技術儲備,中上游環節相對完善。雖然短期品牌較弱,但隨着國內大廠入局,整體終端廠商品牌力預計增強。
AI眼鏡價值鏈視角,建議關注芯片&光學等核心環節相關標的
Ray-Ban Meta成本構成表明AI拍攝眼鏡供應鏈價值集中在芯片。小米眼鏡BOM預測數據顯示其電變彩色版光學鏡片成本與主芯片持平。最後,華爲AR眼鏡BOM表顯示AR眼鏡中BirdBath光學模組成本佔比較高,而AI+AR眼鏡也需採用BirdBath或光波導技術來提供顯示,可推斷其光學模組成本或相對較高。綜合來看,光學和芯片或是未來AI眼鏡產業鏈最有價值的環節,隨着AI眼鏡產業趨勢加快及市場擴容,光學及芯片環節相關公司或迎來發展機遇,建議關注相關標的。
風險提示
產業發展不及預期,技術迭代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