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即將開啓,港口庫存處於低位,春節後國內鉀肥價格上大漲400-500元/噸,原因包括國內氯化鉀庫存處於低位等。
鉀肥是寡頭壟斷格局,機構預計俄鉀、白俄鉀全年出口量將下降130-150萬噸,同比降低7%-8%,疊加東南亞、拉美等農業主產區的需求季節性增長,全球鉀肥供需呈現緊平衡態勢。
特朗普上任後宣佈將對從加拿大進口的商品徵收額外關稅,加拿大回應將採取報復性關稅,加拿大是全球最大鉀肥出口國,其中美國是加拿大最大鉀肥進口國,2023年美國進口鉀肥1170萬噸,其中87%來自加拿大,若美國、加拿大關稅衝突落地,或將拉動全球鉀肥價格上行。
五礦證券發佈研報稱,2025年以來,國內鉀肥價格持續上漲,春節後漲勢加大,據Wind和鹽湖雲聲數據,截至3月7日,國內鉀肥現貨價格從2565元/噸漲至3310元/噸,漲幅達29%。
智通財經APP獲悉,進口老撾氯化鉀價格從去年底2430元/噸漲至3150元/噸,漲幅達29.6%。
五礦證券認爲,鉀肥有望迎來新一輪週期的上漲,價格有望在波動中上行。短期看,國內春耕階段下鉀肥需求旺盛,國內庫存低位疊加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鉀肥巨頭減產,全球鉀肥價格觸底反彈,需求溫和復甦,中期價格拐點顯現。長期來看,全球鉀肥市場維持寡頭壟斷格局,隨着成本上升鉀肥價格重心或逐步上漲,中國鉀肥保供形勢仍然嚴峻,老撾憑藉資源稟賦、運輸距離優勢有望成爲國內鉀肥新的穩定供應源。
鉀肥企業相關港股:
米高集團(09879):米高集團擁有優質的客戶資源,成長空間大,未來三年銷量增速將保持15%左右增長。此外,中國鉀肥依賴進口,米高擁有稀缺的鉀肥進口權。米高集團於中國運營鉀肥業務超過20年,建立了全方位的氯化鉀採購渠道,可以以具競爭力的價格,從境外主要鉀肥生產商處獲得穩定的氯化鉀供應。
中化化肥(00297):中化化肥近日正式發佈“威得豐”系列首款生物鉀肥產品,標誌着中化化肥“生物+”戰略又邁出堅實一步。據悉,公司第一季度淨利潤約爲人民幣4.99億元,同比增加約1.63%,主要由於集團堅定不移的推進“生物+”戰略轉型,聚焦生物類核心單品,持續發力生物技術產品,帶動銷量與毛利水平穩步增長,抵禦行情波動對業績的影響。據悉,7月9日,中國鉀肥進口談判小組(中化、中農、中海化學)與食安供應鏈有限公司(迪拜)就2024年鉀肥年度進口合同價格達成一致,合同價格爲273美元/噸CFR。
中海石油化學(03983):公司是國內化肥和甲醇行業龍頭企業。公司成立於2000年,於2006年上市,是中國化肥和甲醇產量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主要從事化肥及化工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具體產品包括尿素、磷肥及複合肥、甲醇、丙烯腈等。作爲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公司具備有利經營條件。尿素價格波動對企業業績影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