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客戶連續2周買入美股,金融板塊吸金創歷史第二高

發布 2025-2-11 下午08:00
© Reuters.

Investing.com - 美銀數據顯示,其客戶上周繼續投資美股,淨流入36億美元,連續第二周淨買入。個股和ETF均獲資金青睞,其中ETF時隔五周首次獲得資金流入,個股則連續第五周吸金。

美銀表示,個人客戶連續第九周保持淨買入,對沖基金則時隔九周首次轉為淨買入。

同時,儘管估值和利率居高不下,企業回購力度依然強勁。上周企業回購規模占標普500市值比例接近歷史高位,創下自2010年以來第13大單周回購紀錄,延續了今年1月回購創紀錄的勢頭。

分板塊來看,金融板塊獲得歷史性資金流入,創下史上第二大單周流入規模,僅次於2009年5月。若按市值調整後計算,這是自2023年4月SVB倒閉以來的最大單周流入。

能源股繼續受到投資者青睞。美銀策略師Jill Carey Hall團隊指出:「自去年7月以來,能源板塊多數時間呈現資金流出,但最近六周已轉為持續淨買入。」

科技股和通信服務板塊同樣獲得可觀資金流入。

與此同時,儘管PMI數據向好,工業股連續第二周遭遇最大規模資金外流,已連續六周遭拋售。醫療保健、公用事業和可選消費板塊也出現資金撤離。

ETF方面,11個板塊中有6個實現資金淨流入,科技和必需消費品領跑。相比之下,醫療保健和通信服務ETF遭遇最大規模贖回。

從投資風格看,美銀客戶上周買入大盤股和價值型ETF,同時減持成長型、混合型以及小盤股、中盤股和大盤指數ETF。

--------

苹果、微软、谷歌、Meta未來三年增長潛力點樣?華爾街預測數據,InvestingPro一應俱全。即刻點擊搵詳情,領取超值優惠!

編譯:劉川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