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美國大選落地,共和黨政策主張對於美股科技股整體偏利好,尤其是金融科技、美國科技巨頭等,但亦可能增加半導體&;硬件等板塊短期不確定性。短期維度,大選落地有助於市場不確定性的消除,美股科技股有望繼續保持上升勢頭,但特朗普獨特的行事風格亦可能推升市場不確定性;基本面仍是科技板塊中長期走勢的核心決定因素,大選更多屬於短期擾動,基於經濟軟着陸的基準假設,美股科技板塊仍處於業績上行週期,繼續看好科技板塊未來12個月的表現。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事件背景: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共和黨實現“橫掃”
根據市場消息,美國大選結果出爐,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並且共和黨在參議院、衆議院均佔據多數席位,實現所謂“橫掃格局”。共和黨上臺之後,相關政策主張料將對美股科技股產生多方面影響:
政策主張:兩黨在貿易、監管、稅收等方面分歧明顯,共和黨政策主張對美股科技股整體偏利好
企業稅收方面,共和黨主張延長2017年減稅法案,繼續美國國內減稅,通過加徵關稅來彌補財政缺口;民主黨主張整體加稅,主張將企業稅率從21%提升至28%,特別是針對企業和富人加稅。貿易&;關稅方面,共和黨主張通過對進口產品大幅增加關稅保護國內產業,平衡貿易關係,曾經主張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60%關稅;民主黨傾向於有針對的關稅政策。行業監管方面,共和黨主張大幅放鬆政府監管,讓市場發揮作用,民主黨主張保留必要政府監管。整體上看,共和黨政策主張對美股科技股偏利好。
關稅&;貿易:主要影響半導體&;硬件設備板塊,以及海外業務佔比較高企業
依據市場消息,特朗普提議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至20%的一攬子關稅,以及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徵收60%或更高關稅,並針對部分產品增加貿易限制。中信證券認爲,增加貿易限制不利於美股半導體設備板塊相關公司,以及部分芯片設計企業,同時提高關稅對於部分全球經營的科技公司,可能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共和黨以美國爲中心的政策,相對利好晶圓製造企業。
稅收政策:降低企業所得稅率,利好美國收入佔比較高企業
依據市場消息,特朗普表示希望削減所有稅率,使2017年的各項減稅政策永久化,並進一步降低企業稅。這意味着,北美本土收入比例高的公司將相對受益。根據2023年主要美股公司的年報,美股科技巨頭、軟件、互聯網板塊在北美本土的收入佔比相對較高,料將相對受益,而對於硬件&;半導體等海外收入佔比高的企業來說,整體受益程度相對低於互聯網、軟件等板塊。
行業監管:寬鬆的監管環境,科技巨頭、金融科技、M&;A活動等受益
共和黨2024年競選綱領也宣稱,共和黨將恢復特朗普任期內的放松管制政策,以下三類公司將持續受益:1)科技巨頭面臨反壟斷壓力明顯降低,2)金融領域監管放鬆,利好支付、信貸等板塊以及與數字貨幣關聯的相關公司;3)M&;A活動活躍度預計明顯上升,利好科技巨頭,以及部分具備被併購價值的中小市值企業。
其他影響:強美元、利率中樞上行等
特朗普後續政策主張可能進一步推高美國通脹壓力,並相應帶來強美元、政策利率中樞維持高位等影響。強美元不利於美國以外收入佔比高的企業,同時維持高位的利率水平,可能使得市場繼續延續過去兩年的風格,偏好資產負債表優質的企業,以及注重營收成長、利潤率之間的良好平衡。
風險因素:
宏觀數據導致美聯儲貨幣政策不斷調整風險;美債市場流動性風險;地緣政治衝突導致全球經濟走弱、技術自由流動受限風險;針對科技巨頭的政策監管持續收緊風險;AI領域技術進步不及預期風險;AI領域政策監管超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宏觀經濟波動導致歐美企業IT支出不及預期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