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泰證券發佈研報稱,就中期而言,穩健高分紅的國央企以及部分應收賬款佔比較高的央企龍頭(如:建築、環保等行業龍頭)以及市值“破淨”的地方國企纔是本輪市值管理、併購重組與財政大力度化債政策下最受益的方向。整體而言,當前建議配置上重點關注政策上有邊際催化的方向,包括以半導體/計算機/軍工爲代表的科技,兼顧化債(建築/公用事業)和資本市場(央國企)等。海外方面,市場出口鏈、港股科技等前期因特朗普當選預期而調整的板塊或出現“逐步逢低佈局”機會。同時,建議優選有色金屬、工程機械、電力設備等細分領域。
中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本輪市值管理下的併購重組有何特點?
今年以來證監會,國資委等部門推出多項市值管理要求,其中包括將市值管理納入央國企負責人考覈,對部分公司要求披露市值管理計劃,以及嚴格打擊非法“僞市值管理”等。政策層推出一系列政策高度重視市值管理一方面爲了穩定市場估值,另一方面擇是金融市場“擁抱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
本輪市值管理一方面通過嚴格的減持新規、量化新規、私募強監管、限制銀行信貸資金入市,且對於各路資金短期炒作進行嚴格監管;另一方面,本輪政策鼓勵通過回購專項再貸款利好分紅率較高的國央企進行持續的借貸回購以提升估值中樞,鼓勵國央企加大併購重組,通過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提升投資價值。與歷次併購重組新政策相比, 2024 年初以來的併購重組新政具備如下兩大特徵:
1、鼓勵產業併購,尤其是鼓勵那些處於行業龍頭地位的大公司通過併購重組進一步鞏固自身的行業地位。鼓勵行業龍頭及“兩創”公司高效併購優質資產,提高併購重組包容度,大幅簡化審覈程序,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聚集。
2、從嚴監管借殼上市和盲目跨界併購等行爲,堅決打擊“炒殼”行爲。
由於央國企是本輪市值管理的主導力量,而國資保值增值的剛性要求決定了央國企較難以過高的估值收購。故市場當前對於中小市值的追逐更多是短期情緒推動。就中期而言,穩健高分紅的央國企,部分應收賬款佔比較高的央企龍頭,以及市值“破淨”的地方國企或是本輪市值管理最爲受益的方向。
本輪“回購”政策爲何利好央國企?
回購通過提高每股盈利、彰顯管理層信心、優化股票供給與財務效率多個維度提升股價與公司市值。然而,過去我國資本市場對於回購的監管相對寬鬆,造成歷史上曾出現過大量公司“僞市值管理”情形。
就本輪迴購政策而言,“減持新規”等新規以“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對“僞回購”等短期收割散戶的行爲進行嚴格監管。
另一方面,當前利率較低的“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實際上是給了現金流分紅較好的央國企“類無風險套利”的機會,其可藉助這一工具,持續提升自身估值中樞。央國企整體盈利較爲穩健,且估值相對偏低,使得其整體股息率遠高於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利率,央國企回購收益相對可觀。隨着回購帶來的資金流入以及利好情緒釋放,央國企估值亦會得到一定提升。
風險提示:美國大選出現黑天鵝事件超跌,全球流動性超預期收緊,市場博弈的複雜性超預期,政策變化的節奏複雜性超預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