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證監會先後落地市值管理指引、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意見等文件,延續了此前資本市場改革“1+N”的政策思想。一方面,文件重點針對主要指數成份股公司和長期破淨公司做出要求,考慮到目前長期破淨公司市值佔比超過20%,預計相關公司市值管理動作或繼續加快;另一方面,文件重點支持新質生產力、產業整合等方向,並且強調優化支付、定價包容度等配套政策。結合國資委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等要求,建議重點關注央國企對戰新行業的併購機遇。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事件:
9月24日,證監會先後發佈《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徵求意見稿)》(簡稱《指引》)、《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是對9月24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政策的落實,後續建議繼續關注吳清主席在發佈會上所提出的證監會等部門即將制定《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
市值管理方面,《指引》重點就主要指數成份股公司和長期破淨公司作出專門要求,測算得到目前長期破淨公司市值佔比超過20%,或加快敦促公司開展市值管理操作。
一是主要指數成份股公司應當制定並公開披露市值管理制度,明確具體職責分工、內部考覈評價,以及上市公司出現股價異常下跌情形時的應對措施等,並在年度業績說明會中就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專項說明。其他上市公司可參照執行。由於其他指標難以定量統計,若“上市公司出現股價短期連續或者大幅下跌情形時的應對措施”這一條來統計,預計有660家公司可能會受到影響,市值佔比3.6%,影響相對有限。
二是長期破淨公司應當披露估值提升計劃,其中長期破淨是指股票連續12個月每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淨資產的上市公司。根據測算,目前符合標準的長期破淨公司數量達到274家,市值佔比約爲20.50%,其中52家爲指數成分公司,市值佔比17.42%。按照企業性質劃分,地方國企長期破淨數量最多,達到120家。民營企業和中央國企分別爲63家和53家,但從所有制佔比來看央企破淨數量達到11%,大幅高於民營企業長期破淨率。
此外,《指引》還對上市公司董事會、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等相關主體責任義務做出了明確要求,例如鼓勵董事會制定並披露中長期分紅規劃、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可以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制定、披露等,並實施股份增持計劃等。
併購重組方面,《意見》基本延續此前思想重點支持新質生產力、產業整合等方向,並且強調優化支付、定價包容度等配套政策,結合國資委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的指引,建議重點關注央國企併購機遇。
《意見》延續了此前證監會發布的《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關於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等文件的核心精神。
從方向來看,一方面,《意見》重點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例如支持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併購產業鏈上下游資產、支持運作規範的上市公司跨行業併購等。同時,《意見》提出對私募投資基金投資期限與重組取得股份的鎖定期限實施“反向掛鉤”,即基金前期投資期限越長,鎖定期越短,能夠便利資金快速退出;另一方面,《意見》提出加大產業整合支持力度,包括頭部公司加大對產業鏈公司的整合、私募投資基金以促進產業整合爲目的依法收購上市公司等。結合國資委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的指引,建議關注特別是由央國企集團主導的傳統產業專業化整合,以及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外延等併購機遇。
除此之外,《意見》也提到鼓勵上市公司綜合運用股份、定向可轉債、現金等支付工具實施併購重組,以及提高對定價、關聯交易等包容性,預計更多併購重組案例還將持續落地。
後續建議繼續關注即將落地的《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或從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完善“長錢長投”制度環境、持續改善資本市場生態三方面發力。
耐心資本的培育壯大與新質生產力發展密切相關,既促進產業長期持續發展,又利於穩定資本市場預期。根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權益類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各類養老金等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接近15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22.2%,但仍然還有提升空間。根據9月24日國新辦發佈會上吳清主席發言,預計後續將針對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完善“長錢長投”制度環境、持續改善資本市場生態三方面發力,例如全面落實3年以上長週期考覈、打通影響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制度障礙、加快建設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等。
風險因素:
經濟增速下行風險;政策不及預期;資本市場改革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