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據媒體報道,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陳立武(Lip-Bu Tan)退出了英特爾(INTC.US)董事會,原因是他與該公司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和其他董事在公司冗餘的員工規模、厭惡風險的文化和人工智能戰略落後等問題上存在分歧。
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陳立武擔心英特爾的中層管理人員過多,影響了服務器和臺式機芯片部門的發展。知情人士還表示,英特爾一些團隊從事項目的員工數量是AMD(AMD.US)等競爭對手的五倍。
一位與陳立武關係密切的人士表示,隨着英特爾董事會沒有遵循他關於如何使製造業務更以客戶爲中心、並消除不必要官僚作風的建議,他變得越來越沮喪。
不過,陳立武本人則表示,退出英特爾董事會是他的個人決定,需要重新確定各項工作的優先順序。他還表示,將繼續支持英特爾及其重要工作。
資料顯示,作爲恢復英特爾全球領先芯片製造商地位計劃的一部分,陳立武於兩年前加入英特爾董事會。該公司董事會於2023年10月擴大了陳立武的職責,授權他監督製造業務。英特爾董事會主席Omar Ishrak曾指出,陳立武是半導體行業備受尊敬的全球領導者,他在軟件、半導體和風險投資上的專業知識、深厚的業界關係和豐富的上市公司董事會經驗將爲英特爾董事會帶來更多寶貴的視角。然而,這一任命還不到兩年就戛然而止,顯示出英特爾轉型計劃的不確定性。
逆風不斷
本月早些時候,英特爾公佈的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1%至128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29.5億美元;調整後的每股收益爲0.02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0.10美元。此外,該公司預計,第三季度銷售額將達到125億至135億美元,遠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43.8億美元;預計調整後的每股虧損爲3美分,而分析師預期爲每股收益30美分。
英特爾還宣佈將裁員逾1.5萬人,並暫停了自1992年以來一直實行的派息。該公司希望藉此推進運營模式轉型,扭轉芯片製造業務長期虧損的局面。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表示,公司計劃在2025年縮減100億美元開支,因而“必須調整成本結構,以符合新運營模式”。
這份最新的業績突顯出英特爾在努力實現雄心勃勃的轉型並在人工智能時代競爭時面臨的諸多不利因素。8月以來,英特爾股價已跌超34%,今年以來則累計跌近60%。多家華爾街機構也下調了對英特爾的目標價或股票評級。
同樣在本月早些時候,英特爾遭遇股東集體訴訟,指控該公司以欺詐手段隱瞞了導致其業績疲弱、裁員和暫停派息的問題,並導致公司市值在公佈最新財報後的一天內蒸發了超320億美元。提起集體訴訟的股東們表示,英特爾在8月1日披露其晶圓代工業務“舉步維艱”令他們感到措手不及,在營收有所下降的同時公司的額外成本卻高達數十億美元。股東們表示,英特爾在業務及其製造能力方面的重大虛假或誤導性陳述在1月25日至8月1日期間推高了該公司股價。
自Pat Gelsinger三年前掌舵英特爾以來,該公司一直以代工企業形象示人,製造其他企業設計的芯片,以尋求在高端芯片製造領域重獲一席之地。但近年來,英特爾在芯片製造領域始終落後於競爭對手。該公司在4月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其芯片代工業務2023年營運虧損達70億美元。
英特爾的投資者對該公司的轉型計劃已經失去了耐心,該計劃涉及在新的芯片和生產技術上大舉投資,而英特爾正試圖在收入萎縮的情況下這樣做。更重要的是,英特爾目前的產品並不是那些向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入資金的人想要的,這意味着英特爾正在失去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