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疲軟、價格暴跌,“鑽石恆永久”美夢幻滅?

發布 2024-6-5 上午11:23
更新 2024-6-5 上午11:45
© Reuters.

智通財經獲悉,鑽石巨頭戴比爾斯(De Beers)在1948年創造出聞名的口號“鑽石恆久遠”,給人的印象是安全和浪漫。但並不是所有的情懷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拋棄了這種寶石,轉而選擇實驗室培育的同類寶石、黃金和其他有色寶石。

戴比爾斯最大的股東英美資源集團在拒絕了必和必拓(BHP.US)的收購要約後,該公司計劃在重組業務時剝離戴比爾斯品牌。英美資源集團首席執行官Duncan Wanblad告訴名媒體,出售戴比爾斯將是該公司徹底重組中“最難的部分”。

獨立鑽石行業分析師Paul Zimnisky表示:“儘管戴比爾斯在英美資源集團的領導下留下了強大的遺產,但鑽石行業已經不再真正適應了。”他表示:“英美資源集團最終將按照股東的意願行事,他們似乎希望將重點放在支持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宗商品的長期戰略上,比如銅”。

鑽石需求減少

隨着鑽石在關鍵消費市場中國的吸引力逐漸減弱,對鑽石的需求也在下降。市場研究公司Daxue Consulting表示,結婚率的下降,以及對黃金和實驗室培育的寶石的日益流行,都壓低了中國對鑽石的需求。疫情限制的結束也使消費者將支出轉向旅行體驗,而不是鑽石產品。Zimnisky的鑽石原石指數顯示,今年迄今爲止,鑽石價格已下跌5.7%,較2022年的歷史高點下跌逾30%。

戴比爾斯曾經壟斷了鑽石市場,但其份額已經下降。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經濟狀況導致該公司在今年年初將價格下調了10%。英美資源集團公關主管Marcelo Esquivel告訴媒體:“去年對(鑽石)行業來說是一個更加艱難的時期,因爲經濟挑戰、疫情後的休戰以及實驗室種植鑽石供應的增長都影響了需求狀況。”

高級珠寶電子商務公司Angara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nkur Daga表示,對實驗室培育鑽石的偏好也在壓低天然鑽石的價格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Daga指出,核心問題是實驗室培育鑽石的快速增長。Daga補充說,在全球第二大鑽石消費國美國,今年一半的訂婚戒指寶石將是人造的,高於2018年的2%。

實驗室培育的鑽石比天然鑽石便宜85%,是在極端壓力和高溫的受控環境下製造的。這個過程重現了天然鑽石是如何在地幔深處鍛造的。Zimnisky提供的數據顯示,實驗室培育的鑽石銷售額從2017年僅佔全球鑽石珠寶市場的2%,飆升至2023年的18.4%。

此外,Daga指出,購買鑽石作爲投資的理由已經減少。他解釋說,在過去的50年裏,鑽石被視爲一種資產和通脹對沖工具。但隨着價格暴跌,這種投資理由已基本消失。

一個“陷入困境”的行業

Daga表示,鑽石行業陷入了困境;並補充說,他認爲天然鑽石的價格在未來12個月內可能會再下跌15%-20%。

不過,有些人更更爲樂觀。專業鑽石諮詢公司Gemdax聯合創始人Anish Aggarwal表示:“毫無疑問,鑽石行業存在一些挑戰,但這些挑戰並非無法解決。”

Aggarwal指出,鑽石是可自由支配的產品,這是一個“創造需求”的例子,就像高端手錶和手袋等其他奢侈品領域的情況一樣。Aggarwal表示:“這個行業已經有近20年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品類營銷了。我們看到了這一事件的後果。”他並補充說,鑽石行業將需要努力重新點燃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Aggarwal補充說,這需要一個有凝聚力的營銷方法。同樣,Zimnisky也表示,有意義的行業營銷可能會徹底改變鑽石市場。就在最近,全球最大的珠寶零售商Signet Jewelers宣佈與戴比爾斯進行營銷合作,以推動對天然鑽石的需求。Signet預計未來三年的業務將增長25%。

英美資源集團的Esquivel還指出,更高的參與度和不斷攀升的可支配收入將有助於緩解市場上的挑戰。Zimnisky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礦商和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零售商的合作,所以這是重要的,可以真正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