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的寒風依然在呼嘯,昔日規模再龐大的房企也逃不掉遍體鱗傷的困境。
短短幾年時間,很多房企從如日中天的日子中走到了「懸崖」邊上,特别是那些深陷債務泥潭的房企,往往被債權人祭出殺手锏——清盤呈請。
多家港股房企遭遇清盤危機
近日,港股地產板塊又新增了一家被清盤呈請的房地產企業。
4月15日,時代中國(01233.HK)接到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提出的清盤呈請,指控時代中國未能履行其財務責任,涉及金額分别為1.732億美元及7.31億港元。香港高等法院已將呈請的首次聆訊日期定為7月3日。
消息公佈後,時代中國股價連續兩日大跌,4月16日及17日分别跌36.97%及12.67%。
在時代中國之前,已有多家房企陷入清盤「拉鋸戰」,不少昔日的大型房企也在列。
據不完全統計,在最近2年時間,已有包括恒大(03333.HK)、融創(01918.HK)、花樣年控股(01777.HK)、祥生控股(02599.HK)、佳源國際(02768.HK)、旭輝控股(00884.HK)、龍光集團(03380.HK)以及世茂集團(00813.HK)等接近30家房企遭遇債權人的清盤呈請。
據悉,清盤可以簡單分為兩種類型,包括自動清盤和被動清盤。其中,主動清盤是出於公司股東成員(如合夥人、有限公司股東)的集體意願,主動選擇清盤;強制清盤,則是因一間企業的資金不能抵償負債,債主以民事法追討,最後由法院出強制清盤令,這也是債權人討債最後的手段。
被提出清盤呈請的房企基本伴有債務危機,在當下融資渠道尚未完全放開、銷售端疲弱背景下,這些房企償債的難度不可謂不小,多數被債權人提出清盤呈請的房企都是被發出強制清盤令。房企在遭清盤呈請時都是極力反對,因為清盤呈請可能會影響企業債務重組進程。
被清盤成功率高嗎?
根據香港破產管理署條例,法院發佈清盤令後,會任命臨時清盤人,臨時清盤人將接管該公司,處置可變現資產,如在扣除所有費用和開支後公司的產業仍有剩餘資金,清盤人會把該筆款項攤派給其申索已獲接納的債權人。
對於在港上市的房企來說,如果進入清盤程序,將是致命的。法院將會發出強制清盤令,任命臨時清盤人接管該公司,處置可變現資產,意味著房企生命的終結。總的來說,房企被強制清盤,對企業、股東和債權人帶來的影響是深遠和復雜的。
然而,在現實中,實際上很少有房企最終會走到被清盤的道路。
清盤呈請是債權人的權利,任何一個債權人都可以申請,但申請不代表一定會被清盤。房企在收到清盤呈請後,為了避免資產被處置,往往會與債權人積極協商處理債務問題,若能實現債務重組等方式維護所有利益方的關系,法院就會駁回清盤呈請。另一方面,債務關系不明確、法院不同意重組方案等情況,法院也會駁回清盤呈請。
在過去,已有一些上市房企成功撤回清盤呈請的案例。
例如,在今年2月,基於龍光集團積極推動境外債務管理所作出的努力及方案展示出的誠意獲得債權人認可,開曼群島大法院及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撤銷對龍光集團的清盤呈請。同樣,融創、旭輝集團等房地產企業也通過與債權人的有效溝通,成功撤回了清盤呈請的記錄。
這些案例充分證明,面對清盤呈請的局面並不可怕。關鍵在於積極應對所面臨的債務問題,並展現出充分的誠意。這樣做有助於獲得債權人的理解和支持,從而為解決問題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