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月3日 - 中國人民幣2014年全年貶值2.42%,成為2009年之後首個下跌年份。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報導稱,盡管未來人民幣仍將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但繼續保持雙向波動態勢將是大概率事件,並不會出現趨勢性貶值。
報導並援引專家指出,人民幣當前走勢主要是由於國內經濟提質換擋、2014年末市場購匯意願強、美元走高等因素造成。
"市場人士普遍預計,在美元走強趨勢明確的背景下,考慮到中國貿易順差高企、外匯儲備豐富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中間價保持穩中偏強等因素,人民幣出現趨勢性貶值的概率較小。"報導並稱,未來人民幣將更多呈現出升貶交替、波幅加寬的雙向波動走勢。
該報還援引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指出,一方面,目前人民幣對美元並未有效跌破6.2這一關鍵支撐且部分跨境套利資金因急於平倉或鎖定敞口;另一方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出口競爭優勢依然存在,基本打消了依靠大幅貶值來刺激出口的可能。
"而‘一帶一路'和‘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等戰略的實施需要相對穩定的匯率環境,這進一步壓縮了人民幣貶值的空間。"他稱。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張煥波分析稱,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加快,離岸市場人民幣交易將持續增加。這意味著過去中國企業赴海外投資需要換外匯而現在則可以直接以人民幣投資結算,對人民幣的需求也將大幅提高。
他認為,人民幣在邁向國際化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各種市場力量博弈的戰場,隨之而來的"唱多"、"唱空"乃至"做多"、"做空"勢必增加,寬幅的雙向波動或將成為2015年人民幣匯率的"新常態"。
不過張煥波亦承認,未來人民幣仍面臨貶值壓力,而從長期看,人民幣國際化、幣值堅挺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但需要指出的是,當前中國還存在產能過剩、房地產等傳統行業疲軟等情況。雖然這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經之痛,但這期間實體經濟的狀態也不可能支撐一個非常強勢且大幅升值的人民幣。"他稱。
而針對近期人民幣匯率震盪走低的主要原因,報導認為是由於美元走強、年末購匯需求略占上風、市場因假期效應交投清淡等因素所致。
張煥波表示,一方面,在頁巖氣革命帶動下,美國經濟復甦提升了市場對美元的信心;另一方面,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明顯減少了美元的供應,"這就造成今年以來美元重歸強勢而一些新興國家貨幣需求反而走低。"
他並稱,從長期看,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提速後,人民幣實際上已經出現較大幅度的升值,一段時期內回調是完全正常的市場現象。
中國央行最新季度例會指出,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最新動向和國際資本流動的變化,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鬆緊適度;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完)
(發稿 侯向明; 審校 曾祥進)